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公司2003年5月接受菏泽高速公路局2万吨缓凝水泥的订单,要求终凝时间在6~8小时。公司根据以往生产经验,适当提高萤石掺入量、提高饱和比,从而提高了熟料强度,借此条件,将普通水泥混合材掺量14%再加上12%的混合材生产缓凝水泥,其产出的水泥终凝时间都在6∶48~7∶33之间,受到  相似文献   

2.
汪勇刚  屠平  李新善 《水泥》2002,(12):17-18
我公司年产60万t规模的水泥生产线原使用邻县火力发电厂的沸腾炉水淬炉渣作混合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2002年该发电厂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为摆脱被动局面,公司决定改用淮南平圩电厂粉煤灰代替炉渣。1问题起因2002年3月,我公司用小磨进行了对比试验,当混合材掺量均为24%时,水泥数据见表1。表1掺加不同混合材水泥性能对比混合材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h:min)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初凝终凝3d7d28d3d7d28d炉渣3.127.62:584:284.15.67.820.527.639…  相似文献   

3.
赵尚卿  王振芳  刘新辉 《水泥》2004,(11):25-26
2003年4月某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施工时,急需大量32.5级缓凝水泥,要求水泥的初凝≥5h、终凝≥6h,而我公司熟料初凝约为3.5h,终凝约为4.5h,难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水泥。为此公司决定采用外加剂生产缓凝水泥,经过一系列试验,最终用糖滤泥作缓凝剂,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水泥。  相似文献   

4.
贺兰东 《水泥》2007,(4):26-27
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因其施工的特殊性,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等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方面要求初凝、终凝时间较长,初凝时间在5:30以上,终凝时间在6:00以上;另一方面要求使用大型回转窑厂生产的水泥,水泥的3d和28d富余抗压强度必须稳定在4.0-7.0MPa之间。我公司在借鉴同行生产缓凝水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3个月的摸索和多次的配比试验,利用磷石膏和硬石膏双掺作缓凝剂,已连续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缓凝水泥,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缓凝水泥需求量逐步增长,为满足用户需求,我公司于2001年5月份进行缓凝水泥生产的有关试验,获得成功。1 小磨试验 根据用户要求,缓凝水泥终凝时间6:00~8:00h,我公司依据原燃材料质量情况,用同一熟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采用4.0%~5.5%旁路放风窑灰作为混合材进行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窑灰掺量增加,水泥的强度变化不大,线膨胀率增大,初凝时间变化不大,终凝时间变长,水化热降低,窑灰的掺量在4.0%~5.5%最为适宜,水泥质量合格且固废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陶瓷抛光砖粉作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陶瓷抛光砖粉作水泥混合材对水泥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抛光砖粉作水泥混合材时,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初凝时间缩短、终凝时间略有延长;水泥28d胶砂强度活性指数可达82%;抛光砖粉掺量在30%以下,随其掺量增加,Marsh时间明显延长,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变差;抛光砖粉的掺入基本不影响水泥与聚羧酸类减水剂MB—SR3的饱和点,但影响水泥与萘系减水剂FDN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采用4.0%~5.5%旁路放风窑灰作为混合材进行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窑灰掺量增加,水泥的强度变化不大,线膨胀率增大,初凝时间变化不大,终凝时间变长,水化热降低,窑灰的掺量在4.0%~5.5%最为适宜,水泥质量合格且固废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1问题的提出随着西部开发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等级公路成为必须。由于道路施工拌料、铺平、压实等时间较长,必须在水泥凝结前完成,因此用于公路建设的路基缓凝水泥一般要求初凝时间≥270min终凝时间≥390min。而我公司常规生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180~240min终凝时间一般控制在270~330不符合用户对路基缓凝水泥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山东济宁有几家水泥粉磨站3月出现水泥缓凝现象,初凝时间长达5—6h,终凝时间达到7-9h,用户反应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凝固慢,凝结时间变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缓凝现象。原来正常隋况下初凝时间为140min左右,终凝时间为220min左右,现凝结时间延长约2—3h,造成水泥停发,水泥磨停机。经试验对比,查找原因分析,是粉煤灰质量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1.
吴华 《水泥技术》2000,(3):42-44
如何解决粉煤灰作混合材,水泥凝结时间较长、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是提高煤灰中量的技术关键。德州大坝集团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粉煤灰混合材的掺加量:改变熟料矿物组成,提高熟料中早强速凝矿物含量;控制水泥的比表面积〉310.0m^2/kg。其吨水泥粉煤灰混合材的中量,425号水泥年平均达到22%,325号水泥年平均达到28%,加上糇煤灰代粘土配料的部分,吨水泥粉煤灰的掺加量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河南省高速公路的大量开工建设,作为路面垫层用的水泥(以下简称垫层水泥)需求量增大。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调整生料配料方案,改变立窑煅烧方法,调整水泥配料方案等技术措施,在立窑生产线上生产出了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的垫层水泥。同时,也增加了混合材的掺加量,提高了水泥磨的台时产量。截止2004年12月份,共生产垫层水泥12000多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缓凝微膨胀型的路面基层稳定专用水泥中石膏掺量、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并研究了这种水泥的涨缩性能以及稳定粒料的强度。研究表明:(1)这种专用水泥具有凝结时间长的特点,终凝时间大于6h,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在侧(S03)在4.0%-4.5%有最大值;(2)粉煤灰掺量增加,该水泥的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逐渐降低。当掺量大于50%后水泥的水化过程明显延缓;(3)这种水泥具有明显的微膨胀性并且干缩率较低,但采用这种水泥配制的路基稳定粒料的强度比采用通用水泥稳定粒料的强度有明显提高,达到相同的设计强度可以节省水泥用量15%左右。  相似文献   

14.
郭玉华 《水泥》1998,(1):15-18
1引言1996下半年,自治区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向新疆水泥厂提出了生产93万t325号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的供货要求,用于建设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的高等级公路。根据道路施工规范要求,除水泥的终凝时间必须大于6h外,该产品的其它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GB...  相似文献   

15.
代家聚  艾建立 《水泥》2002,(7):30-31
2001年,河南省洛三高速公路建设需要用终凝时间大于6h30min的水泥作路基。我公司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在生料中掺加萤石的办法生产缓凝水泥。1试验情况将萤石在生料中的配比按2%、2.5%、3%、3.5%和4%5组进行试验,在窑上煅烧。原燃材料化学分析见表1,熟料物理化学性能见表2。根据试验结果,将萤石配比确定为3%,终凝时间符合要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表1原燃材料的化学分析%名称LossSiO2Al2O3Fe2O3CaOMgOSO3K2ONa2OΣ石灰石40.025.501.830.9848.0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造气炉渣灰粉作为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炉渣灰粉的水泥随着其掺量的增加,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掺量小于30%时,水泥的凝结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当掺量在30%~50%时,水泥终凝时间不超过5小时,满足一般结构工程施工快凝的要求;当掺量小于40%时,水泥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均能达到32.5强度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桑逢桐 《水泥技术》2006,(4):87-88,90
1前言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高标号优质熟料的市场占有量逐步增大。优质高标号熟料为提高混合材掺量,生产复合水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提高混合材的潜在活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混合材掺加量,同时充分考虑高掺量水泥的施工使用性能等,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燕  赵勇康 《水泥》2023,(8):17-18
本文对近几年来公司生产中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熟料中氧化镁含量、混合材品种变化、助磨剂中缓凝组分加热变质、水泥SO3控制等因素会对水泥凝结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总结出凝结时间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为稳定水泥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分别粉磨"工艺实施后,通过优化熟料粉和矿渣粉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水泥中混合材掺量,改善了水泥性能,可以生产不同品种的水泥。通过提高水泥中混合材的掺量,能大幅度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水泥产量,为公司创造可观的效益。矿渣粉的活性高于粉煤灰,水泥中混合材应优先掺用矿渣粉。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以电石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熟料)水泥,由于电石渣本身成分的影响,熟料中的A1203含量在6.5%左右,熟料的凝结时间(初凝:80min,终凝:120min)相对较短,直接影响了出厂水泥的使用性能。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我们增加了水泥中石膏的掺加比例,将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企业内控指标确定为2.9%±0.2%和2.6%±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