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轶杰  顾亮  李雨 《机械制造》2008,46(3):29-32
针对自主研发的油气弹簧工作时油液温度对密封件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减振装置温升的重要性。建立了油气弹簧强迫对流情况下的热力学物理模型。给出了各表面相关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以及综合热量传递方程。分别以油液和氮气为研究对象列写了单位时间外力所做的功和内能变化率。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创建了油气弹簧强迫对流热力学数学模型。编程分析了外界环境和激励对油液温升的影响规律,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油气弹簧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气弹簧阻尼阀对油液节流使系统温度不断升高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减振装置温升的重要性.结合实物建立了单气室油气弹簧的物理模型.分析了油气弹簧的生热机理以及热量传递的方式,推导了适合缸体各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和热传导方程,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创建了油气弹簧不同节流方式下的热力学数学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激励频率作用下,小孔节流和缝隙节流时油液温度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温度平衡点的概念,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油气弹簧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全地面起重机底盘与车桥采用油气悬挂系统连接,其不仅具有一定的刚性以支撑整机质量使起重机具有较好的路面通过性,而且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可以有效减振使行驶更加平稳。但油气悬挂系统比钢板弹簧悬挂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且出现故障后维修难度较大。本文介绍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系统结构、常见故障排查和检修方法,并介绍维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油气悬挂系统结构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系统以液压油传递  相似文献   

4.
结合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系统,介绍了油气悬挂系统的组成。建立了全路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全路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系统的动态特性。推导了起重机油气悬挂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其刚度特性,阻尼特性是非线性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油气悬挂系统对高频信号具有较好的阻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通式油气悬挂装置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广泛采用的车辆悬挂装置是以钢板弹簧和阻尼元件为主的被动悬挂,其刚度特性是线性的或分段线性的,阻尼特性由减振器来实现.该装置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是分离的,钢板弹簧易损坏,减振效果达不到车辆运行舒适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车身高度也不可调.参考32 t全路面汽车起重机使用的悬架,设计一种集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于一体的油气被动悬挂装置,阐明其结构、液压系统和非线性变刚度变阻尼特性及减振等性能特点,对其应用及国产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油气弹簧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油气弹簧台架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温升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进行温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循环水冷却条件下,台架试验各工况油气弹簧内部温度可达到热平衡,且在密封件允许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全路面起重机底盘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8桥全路面起重机底盘为例,总结出全路面起重机的油气悬挂系统和多桥转向系统两项关键技术,并对全路面起重机底盘油气悬挂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多桥转向系统的原理及工作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转向架相对轨道梁的摇头角,在车辆通过曲线时,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辅助导向装置的输出力矩与二系悬挂摇头力矩相互抵消,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横向平稳性。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车辆运行速度,以及辅助导向装置油气弹簧预压力对转向架和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影响,确定不同预压力下油气弹簧对横向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横向平稳性处于优秀等级,受车速影响较大,受油气弹簧预压力的不利影响较小;随着油气弹簧预压力增加,横向振动功率谱密度的谱值均略有增加,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某新型油气悬挂总成的设计,针对该油气悬挂总成的使用特点,在常规油气弹簧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进,从而实现用户要求的承载减震、车体调高和下水后悬挂自锁的功能.该项产品在后续投入实际使用中,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0.
肘内式油气悬挂与传统油气弹簧相比,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和质量,提供更高的负载能力。将履带车辆肘内式油气悬挂单轮模型与半主动控制相结合,进行了半主动肘内式油气悬挂动态特性分析,提出了基于天棚算法的半主动双环控制策略,外环控制器计算目标阻尼力对应的阀芯位置,内环控制器控制阀芯跟踪目标位置,从而达到改善履带车辆平顺性的目的。探索了Virtual.Lab,AMESim和Matlab之间的集成接口,搭建了机电液耦合系统的联合仿真虚拟试验平台,并在该平台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肘内式油气悬挂半主动性能显著优于被动悬挂。  相似文献   

11.
陈德广  赵少汴 《机械强度》1995,17(3):101-104,100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为焊接结构,本文根据某新型国产装载工作装置的实际结构,模拟简化了七种焊接接头,试验研究了这些接头的疲劳强度,给出了不同接头的10条S-N曲线,同时还就焊脚尺寸对不同载荷形式下十字接头及丁字接产砂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载荷形式临界焊脚尺寸的大小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试验所得S-N曲线及国产装载机动臂的实际载荷谱,对三种机型动臂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超塑性力学方程式S (ij)=2/3K(ε e){sup}(m-1)ε (ij)对矩形断面条料在超塑性压缩状态下,采用主应力法与能量方程进行推导,得到变形力计算的理论公式。近拟地估计Zn-22%Al合金在250℃下的单位平均压力P (avc),与经验数值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工程计算法(即主应力法)对金属超塑性状态下反挤压时变形力进行推导,得到其单位平均压力,对锌铝共析合金作了计算,与试验所得值接近。可作为近似地变形力估算来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14.
毛君  王鑫  陈洪月  张瑜 《机械强度》2018,(2):274-279
为了研究牵引速度对采煤机滚筒工作载荷的影响,建立截割部与牵引部相互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并考虑截割阻抗为随机量,服从正态分布,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其求解,并对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采煤机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及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和方差随着初始牵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后经仿真值与实验测量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以提高吸能原件的抗撞性为目的,研究正方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长度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正方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构件长度和截面边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实际吸能原件的设计,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械强度》2017,(2):360-366
为研究采煤机端盘截齿的载荷特性,以MG500型采煤机滚筒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建立采煤机螺旋滚筒与被截割煤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斜切工况下端盘截齿的受力特点和截齿载荷特性随安装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斜切进割过程中,端盘截齿截割阻力和滚筒截割阻力矩随端盘截齿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端盘截齿截距的增大而增大;滚筒截割阻力矩的特征值均随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加其减小的趋势随之减缓,随截距的增大其增加的趋势也随之增强;为使滚筒拥有良好的截割性能,端盘截齿宜选用较大的圆周切向安装角和较小的截距。  相似文献   

17.
18.
紧固件柔度是飞机连接部位疲劳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常常作为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主要参数。通过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对紧固件的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假设和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取出了柔度计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不同材料和尺寸柔度值对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确定其待定系数,最后再利用紧固件柔度的试验值对有限元修正公式进行试验修正,得到更合理和准确的柔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强度》2017,(5):1092-1098
针对电火花加工复杂、时变、多参数的特点,在单晶硅Si放电成型加工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等工艺目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综合考察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对P型单晶Si放电成型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响应曲面法分别获得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二次响应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程度和适应性。以提高材料去除率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并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实验结果表明,料去除率的实验结果与优化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8%,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结果与优化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3%。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快速的实现P型单晶Si放电成型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20.
齿式联接不对中转子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