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保银  庞林元 《工业加热》2016,(10):880-884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行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的MOJ患者136例,其中经ERCP途径53例(ERCP组),经PTCD途径83例(PTCD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结果 ①低位梗阻中ERCP组和PTCD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7%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位梗阻中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PTCD组(77.8%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93.2%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有效率明显低于PTCD组(66.7%和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RC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TCD组(7.5%和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中和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4.5%和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梗阻中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TCD组(22.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3.67±2.25) d 和(19.75±3.7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PTCD组的手术花费分别为(23 764.23±2 437.76)元和(24 863.45±2 983.37)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和经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而言经ERCP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经PTCD途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由肝门部胆管癌(HACC)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MOJ)行介入支架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收治36例因BismuthⅡ ~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高位梗阻表现MOJ而行胆道支架植入术(PTCS),术后出现再梗阻而行胆道外引流术(PTCD)的有完整资料的病例。记录2次手术当天及术后第5天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数值行统计学分析,了解PTCS及PTCD对缓解MOJ的短期疗效,并通过2次入院时的CT和(或)MRI、术中胆道造影图像的比较及引流物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再梗阻原因。结果 本组再梗阻时间为31 ~ 468 d,平均132.8 d,PTCS、PTCD解除梗阻有效率分别为77.8%、75.0%,再梗阻原因有胆泥、胆沙形成、急性胆管炎、肿瘤生长等。结论 HACC引起的MOJ行PTCS起到解除梗阻作用,但术后再梗阻发生率较高,肿瘤生长是其主要原因,再次行PTCD可以改善肝功能、控制胆系感染、迅速解除硬阻、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胆道引流术(PTCD)术;将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 ~ 10 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露出体外部分或者包埋于皮下。结果 38例胆道恶性梗阻的患者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植入术,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 < 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观察发现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在胆道梗阻段同时植入支架和125I粒子条(联合治疗组),27例仅植入支架(传统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至黄疸进展时间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125I粒子条和支架植入均获成功。传统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术后7、14 d血清胆红素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支架组术后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单纯支架组和联合支架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和2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腔内近程放疗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疗效较单纯植入支架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及十二指肠支架置入联合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恶性胆道及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先后行胆道支架及十二指肠支架植入。20例行双支架植入,2例行胆道外引流的同时行十二指肠支架植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十二指肠支架植入,20例成功行胆道支架植入。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胆道及消化道梗阻情况解除,术后随访6个月,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胆道及十二指肠支架同时植入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陈柱  徐克  肖恩华 《工业加热》2015,(12):1119-1122
【摘要】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和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式,但胆道支架再狭窄明显影响疗效及预后。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percutaneous intraduc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能够与胆道支架联合应用,延长胆道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对狭窄段的局部肿瘤进行控制,提高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性尤其重要,本文就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RFA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梁松年  苏洪英  冯博  徐克 《工业加热》2012,(11):927-930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总结诊疗经验,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29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PTCD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58例患者(19.6%)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胆道感染29例、肝动脉出血6例、急性胰腺炎15例、胆心反射6例、肾衰竭1例、再发胆道梗阻2例。其中2例胆道出血患者、3例胆道感染患者及1例肾衰竭患者经治无效死亡,余患者均病情好转。结论 PTCD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死亡。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积极处理, 可有效防止多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患者2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并胆道支架植入。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胆道开通时间分别为(8.7 ± 0.7)和(6.2 ± 0.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4 ± 0.8)和(8.7 ± 0.5)个月,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两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但是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及胆道开通时间明显延长,对于125I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高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9月接受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治疗的失去或放弃行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比较患者在行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酸氨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差异。结果 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肝功能出现显著的改善,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3和6个月血清中ALT、AST、TBIL、DBIL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半年生存率70.8%,1年生存率23.1%。结论 经皮胆道双金属支架植入针对恶性高位胆道梗阻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段,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易于操作,手术禁忌证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 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 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