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Zetasizer Nano 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硫酸钡的粒度进行了测定条件研究,首先考察了超声时间对粒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分散剂、分散剂浓度、分散介质及纳米硫酸钡固含量等因素对粒度测定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测定纳米硫酸钡粒度的最佳条件,即在超声分散15 min,选用质量浓度为1 g/L的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蒸馏水作分散介质,纳米硫酸钡质量浓度为0.35 g/L时,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实用、准确和快速的阻燃剂级氢氧化镁粉体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采用M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待测样品质量、泵转速、分散时间、分散介质、分散剂种类以及分散剂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阻燃剂级氢氧化镁粉体粒度分布测试结果的影响。适宜条件:以700 mL水为分散介质,洗洁精为分散剂,分散剂质量浓度控制在0.1~0.3 g/L,氢氧化镁粉体样品质量范围为0.020~0.035 g,泵转速为1 400~2 000 r/min,超声波分散时间为2~5 min,超声波分散后立即测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Malvan Nano--ZS9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超细白炭黑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样品的分散时间和质量浓度、分散体系的稳定时间,以及粉体材料的折射率和吸收率等因素。确定了超细白炭黑粉体粒度测试的最基本工作条件,即含固相质量浓度在0.05~1.00g/L的水体系,加入0.1~0.3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分散剂,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600s。该检测体系具有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Malvan Nano—ZS9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超细白炭黑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样品的分散时间和质量浓度、分散体系的稳定时间,以及粉体材料的折射率和吸收率等因素。确定了超细白炭黑粉体粒度测试的最基本工作条件,即含固相质量浓度在0.05~1.00g/L的水体系,加入0.1~0.3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六偏磷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分散剂,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600s。该检测体系具有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详细研究了激光粒度分析法测量氧化钇粉体粒径的条件。结果表明,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氧化钇粉体用量、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时间等对粉体平均粒径的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纳米级或亚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的粒度测量,适宜的条件:用p H为8.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1.0 g/L的多聚磷酸钠溶液作为分散介质,氧化钇用量100 mg/L,超声波功率为300 W,超声时间为10 min,测试折射率为1.65。  相似文献   

6.
探讨折射率、遮光度、样品质量、采集时间、泵速等因素对铝粉粒度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测定铝粉粒度的最佳条件,即折射率为2.5,遮光度在10%~20%之间,采集时间20 s,泵速2 000 r/min,水为分散介质,加入6 m L质量浓度为4 g/L的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激光粒度仪测得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数据重现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光散射仪对纳米氧化铈的粒度做了测定条件研究,首先考察了超声时间对粒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考察了分散介质、分散剂及其用量、纳米氧化铈固含量等因素对粒度测定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测定纳米氧化铈粒度的最佳条件,即超声处理时间为10 min、分散介质为甲醇、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为0.4 g/L)、纳米氧化铈固体质量分数为0.015 g/L。在此条件下,氧化铈样品动态光散射的测试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及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纳米腐殖酸浓度等对纳米腐殖酸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测量条件为:最优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超声温度为冰水混合物温度(15℃),超声时间为15 min,分散质质量浓度为0.2 g/L,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同时,在最优测量条件对防止腐殖酸团聚,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最优条件下,D_(25)为50 nm,D_(50)为60 nm,D_(90)为70 nm,比表面积达到104.97 m~2/g。经扫描电镜检验,该测试条件下粒度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使用激光粒度仪对自制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粒径分析。考察了超声分散时间、分散剂浓度、纳米碳酸钙溶液浓度等因素对纳米碳酸钙粒径测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除超声时间、分散剂浓度外,碳酸钙溶液浓度对粒径的测量影响也很大,确定了针形纳米碳酸钙粒径的最佳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快速测量混凝土用硅灰的粒度分布,以中位径(D50)和粒度分布曲线为评价指标,采用激光粒度仪系统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浓度、硅灰在介质中浓度、超声分散时间、分散温度以及超声分散频率对硅灰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粒度分析仪适用于硅灰粒度分布的检测,且具有高度重复性.六偏磷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硅灰具有显著的分散效果,六偏磷酸钠作为硅灰分散剂的最佳浓度为0.5~1.1 g/L.未使用分散剂时,硅灰最佳分散条件为5 ~ 15 g/L分散浓度、10 min分散时间、40℃分散温度和40 kHz分散频率;六偏磷酸钠加入后,硅灰最佳分散条件为5 ~30 g/L分散浓度、5 min分散时间、20℃分散温度和32 kHz分散频率.  相似文献   

11.
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以质量分数为2%的六偏磷酸钠溶液为分散剂,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自制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进行粒径测定。考察了超声波分散时间、超声波分散功率、分散剂添加量、超细氢氧化镁加入量等 因素对超细氢氧化镁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准确测定超细氢氧化镁粒径的最佳分散条件:超声波分散时间为 20 min、超声波分散功率为400 W、分散剂添加量为15 mL、超细氢氧化镁加入量为0.50 g,超声波分散后立即测量,测得超细氢氧化镁的粒径(D50)为303 nm。  相似文献   

12.
通过激光粒度仪仪器参数设置和不同样品加入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测量PVC树脂粒径分布的Mastersizer 3000型激光粒度仪最佳仪器参数:搅拌速度2 700 r/min、超声时间60 s、遮光度7.0%~9.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某种微细粒级荧光粉运用不同的样品循环运动速度和加载超声波进行粒度组成与分布的测量。通过正态曲线叠加比较获得:该微细粒级荧光粉颗粒平均直径为4.128μm,中值为3.145μm,标准差为3.930μm,变异系数为95.10%,众数为4.048μm,并测得不同粒径颗粒所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粉末粒度及粒度分布测量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永辉 《河北化工》2014,(11):11-12,16
研究了超声波法制备纳米硫酸钡,考察了反应物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EM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比为40%、反应物浓度为0.25 mol/L、超声反应15 min时,超声反应温度30℃为最佳条件,硫酸钡粒径最小。  相似文献   

15.
以SiO2为载体、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为相变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细粒径SiO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以中位径(d50)为评价指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溶液溶质浓度、超声时间、超声频率及分散介质对材料粒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激光粒度分析仪可用于检测SiO2基相变调湿复合材料的粒度分布,水对材料的分散效果比乙醇好,以水为分散介质,材料最佳溶质浓度为5~10 g/L,最佳超声时间为15 min以上,最佳超声功率大于400 W.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某企业生产的气相氧化法二氧化钛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气相氧化法二氧化钛的粒径分布,研究了折射率、吸收率、遮光度对测定二氧化钛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折射率与物料的晶体结构相关,应根据晶体结构选择合适的折射率;随着吸收率变大,残差值先变小后变大;遮光度大于20%时,平均粒径明显变小,且残差值变大。通过实验,确定了激光粒度仪测定气相氧化法二氧化钛最佳设定参数:折射率为2.71、吸收率为0.1、遮光度为10%,在上述最优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平均粒径为0.329 μm,粒度分布呈较好的正态分布,通过SEM对粒径分布做表征,结果与激光粒度仪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超细粉体粒度测试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细粉体粒度测试的几种主要方法(激光衍射散射法、离心沉降法、颗粒图像处理仪和库尔特颗粒计数器)的测试原理及性能特点,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粒度测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重点分析了测试条件不同对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分散介质、分散剂、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等是影响粒度测定的最主要的因素;指出了重复性、真实性、易操作性、量程和动态范围是评价粒度仪测试性能的几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