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含砷金精矿两段焙烧焙砂中金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目前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两段焙烧工业生产流程中的焙砂及烟尘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焙砂及烟尘中含有未分解的黄铁矿颗粒、分解不完全的FeS相以及未分解完全的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氰化浸出率及氰化物的消耗的主要原因。对焙砂进行氰化浸出,渣金品位为4.28 g/t,金浸出率为89.15%,当焙砂再焙烧-细磨-氰化浸出时,再焙烧焙砂金的氰化浸出达到92.61%,渣中金品位2.92g/t。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微细粒含砷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金回收工艺试验研究。矿石中金品位4.14 g/t,砷品位1.80%,金属矿物以赤褐铁矿、毒砂为主。矿石中金的粒度较细,以显微金为主,约占矿石中金的66.67%。通过对单一浮选、浮选—氰化浸出、全泥氰化浸出等工艺流程进行探索试验表明:采用浮选—氰化浸出流程处理该矿石,金总回收率达84.82%,但金精矿中砷含量超标,可采用冶金方法进行后续金精矿降砷试验;采用原矿全泥氰化浸出流程,金回收率73.61%,浸渣中砷质量分数1.71%左右,指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洛南某高碳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尾矿焙烧—水淬—氰化浸金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浮选闭路流程获得金粗精矿金品位42.14 g/t、金回收率61.88%,金精矿金品位16.26 g/t、金回收率11.49%;尾矿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为75.68%,金总回收率达到93.52%。  相似文献   

4.
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后,金精矿的金品位为87.23 g/t,经氧化脱砷脱硫后金精矿的矿物成分简单,对该金精矿样品进行硫氰酸铵浸出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氧化剂(次氯酸钙、高锰酸钾、硫酸铁)、氧化剂用量、浸出剂用量、浸出体系pH、浸出时间等条件进行试验,研究不同试验因素对硫氰酸铵浸出金的影响。在浸出体系pH小于2,浸出剂硫氰酸铵用量40 g/L,氧化剂硫酸铁的用量20 g/L,浸出时间5 h时,可获得金的浸出率为93.99%的良好指标。该氧化金精矿在常温常压下,采用硫氰酸铵浸出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某低品位含砷金矿石选冶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益林  陈晓青  杨进忠 《黄金》2011,32(11):56-60
某低品位含砷金矿石,通过浮选,金精矿品位达到12.80 g/t,回收率84.99%;浮选精矿经过焙烧、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到89.94%;金选冶总回收率为76.44%.  相似文献   

6.
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任洪胜 《黄金》2013,(5):54-57
对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原矿金品位12.00 g/t时,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金品位41.30 g/t,金回收率29.93%,浮选尾矿氰化金浸出率71.24%,金总回收率为79.85%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某含砷难选氧化金矿石选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潮 《黄金》1993,14(6):31-34
本文对原矿含砷0.65%,矿石氧化率为99.9%的难选氧化金矿石进行了浮选和氰化研究.浮选获得了金精矿含金品位285g/t,金回收率70.82%,砷脱除率达98.78%的浮选指标.氰化取得了浸出率99.37%的优异指标.  相似文献   

8.
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提金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直接氰化法、浮选—氰化法和碘化法处理某含铜难处理金矿,并考察了搅拌强度、浸出时间和矿浆温度对碘化浸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法在氰化钠用量为10kg/t时,金浸出率为82%左右,铜浸出率为40%左右;利用浮选—氰化法得到的浮选精矿中金、铜品位分别为36.9g/t和4.69%,金、铜回收率分别为57.41%和62.35%,浮选精矿中砷品位达到4.2%,浮选尾矿氰化金的浸出率为65.96%;碘化试验中金浸出率达到85.3%,铜浸出率低于1%。碘化法比较适宜处理该金矿,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强度400r/min、浸出时间2h、矿浆温度298K。  相似文献   

9.
高起方  段胜红 《黄金》2021,42(3):68-71
以某含金银铜复杂硫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沸腾炉焙烧—酸浸—氰化浸出联合流程研究,考察了焙烧、烧渣除杂及金、银浸出等作业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沸腾炉焙烧—酸浸—氰化浸出联合流程,可综合回收各有价元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焙烧硫回收率97.57%,酸浸铜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氰化浸出金浸出率89.61%、银浸出率43.74%;酸浸渣金品位5.10 g/t、银品位20.53 g/t、铁品位65.58%,试验指标较好;酸浸液可进一步回收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10.
李环  卞小冬  朱金超  李宁  熊宗彪 《黄金》2022,43(5):63-67
某黄金冶炼公司采用分级磨矿工艺处理高硫金精矿,磨矿细度-0.037 mm占95%,氰渣金品位在1.30 g/t左右。为进一步探索降低氰渣金品位的可能性,开展了艾砂磨机磨矿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经艾砂磨机磨矿后,磨矿产品在-5.21μm、-9.86~+5.21μm 2个细粒级的分布率增加,在+14.50μm各粒级的分布率降低,且艾砂磨机磨矿比较均匀;氰化浸出氰渣金品位从1.30 g/t左右降低至1.10 g/t,银品位从11.30 g/t降低至9.50 g/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西凤山某含砷含碳微细粒难选冶金矿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采用原矿浮选—浮选金精矿热压氧化—氰化炭浸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浮选粗精矿金品位12.32 g/t,金浮选回收率91.36%,砷、硫的氧化率均为98.68%,金的氰化浸出率92.42%,金的总回收率为84.43%。  相似文献   

12.
以某硫金矿选金尾矿为试样,采用磁选-优先浮硫脱砷工艺流程.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为:磁选硫精矿中硫品位39.32%,回收率27.97%;硫精矿中硫品位49.78%,回收率43.97%;砷金精矿含砷18.42%,回收率89.47%,金品位12g/t,金回收率68.72%.  相似文献   

13.
李环  陈明泽  朱金超  杨新华  李宁  许新跃 《黄金》2023,(9):75-78+83
某黄金冶炼公司高硫金精矿浸出给矿细度-37μm占93%,氰渣金品位1.30 g/t。为进一步降低氰渣金品位,在前期艾砂磨机半工业试验验证成功基础上,在生产现场安装ALC-3900L型艾砂磨机,对高硫金精矿进行再磨浸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细度-37μm占比由92.42%提升至98.80%,细度-20μm占比由70.56%提升至89.29%;氰渣金品位从1.30 g/t降低至1.08 g/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某硫金矿选金尾矿为试样,采用磁选-优先浮硫脱砷工艺流程.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为:磁选硫精矿中硫品位39.32%,回收率27.97%;硫精矿中硫品位49.78%,回收率43.97%;砷金精矿含砷18.42%,回收率89.47%,金品位12g/t,金回收率68.72%.  相似文献   

15.
林舒  王婷  熊玉宝  吴雅睿  李绍卿 《黄金》2007,28(10):29-32
某含砷硫铜金精矿用HOPF-防膜剂预处理3~5h后,氰化浸出尾渣中金品位从3.5~4.3g/t下降至0.7~1.2g/t.在氰化过程中,金精矿中的一些单体金粒表面上形成的红褐色薄膜得到抑制,缩短了氰化浸出时间,提高了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6.
吕良  岳铁兵  王威  郭珍旭 《黄金》2021,42(3):56-59
非洲几内亚某氧化型金矿石中金以微细粒形式嵌布于脉石矿物裂隙,针对该矿石性质,在阶段磨矿的基础上,采用重选—浸出工艺,获得了较好指标:金总回收率达到96.60%,其中尼尔森重选可获得金品位129.82 g/t、金回收率62.03%的精矿;重选尾矿经环保浸出剂浸出,尾矿金品位降至0.12 g/t,金浸出率34.58%。研究结果为中资企业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回收河北某矿石中的元素金,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氰化浸金及混汞试验研究。在原矿金品位23.6 g/t,磨矿细度-200目含量为91.2%,NaCN用量为2.5 kg/t,浸出时间24h条件下,获得了浸渣金品位0.403 g/t,金浸出率为98.29%的氰化浸出指标。混汞金回收率为48.86%。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某高硫含砷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选别指标,分别采用尼尔森离心重选和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金精矿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障金精矿冶炼净返系数等级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条件为重力倍数60G、反冲洗水量4 L/min、给矿速度400 g/min的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30.97 g/t,金回收率为19.97%的重选精矿;采用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20%、沉砂口直径22 mm的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获得金品位为26.02 g/t,金回收率为12.50%的溢流。尼尔森离心重选、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可使最终精矿产品的金回收率分别提高1.6%~1.9%和0.7%~1.0%。考虑到尼尔森离心重选工艺成熟工艺少、后期投资高,故推荐高效旋流器分级工艺进行该金精矿分选试验,以提高该金精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难处理复杂金矿循环流态化焙烧提金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300 t/d循环流态化焙烧提金示范工程投产运行状况及提金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流态化焙烧含金物料时,气固混合剧烈,物料温度分布均匀、停留时间长,碳燃烧充分完全。对含金平均品位在4~8 g/t的复杂含砷低硫精矿尾渣,通过循环流态化焙烧——氰化浸出后,渣金品位下降至平均1.5~2.5 g/t,金回收率75%~85%,焙烧温度750℃,煤耗3.5%左右。  相似文献   

20.
邹来昌 《黄金》2014,(4):58-61
针对某含铜金矿石进行了氨氰法浸金及浸出贵液脱铜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浸渣金品位0.38 g/t,浸出贵液金、铜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7 mg/L、61.94 mg/L,渣计金浸出率为89.44%;采用双氧水除铜,铜沉淀率为85.85%,氧化沉淀渣铜品位超过50%,可以铜精矿出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