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CD显示器酷酷薄薄的样子,你一定很惊讶怎么又笨又重的显示器可以变得这么薄、这精巧。 当然,LCD和传统CRT映像管显示器的原理大不相同。这里提供你一些LCD液晶显示器的小常识,让你对LCD有基本的了解,以后选购时多一些概念,让你清楚的认识LCD显示器。  相似文献   

2.
要问近期PC配件市场最热的东西是什么,只要是了解市场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LCD显示器。随着LCD显示器降价大潮的全面来临,15英寸LCD显示器跌破2000元大关、17英寸LCD显示器跌破3000元大关,市场的火爆自然在预料之中。那么这些狂降的型号各有什么优点,它们分别适合什么人群呢?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3.
—休哥 《电脑》2004,(11):110-111
对于很多还停留在CRT时代的用户而言,LCD液晶显示器可谓既陌生又新奇。LCD究竟通过什么来展现稳定无闪烁的画面?LCD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LCD有哪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如果你正准备购买LCD显示器,那么了解这些知识将会选购有莫大的帮助,真正学会自己去辨别产品的内涵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大家购买LCD显示器时,往往会看到响应时间这个参数,它是衡量LCD显示器性能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最近的LCD市场上,一个更新的概念出来了——灰阶响应时间,这个概念很多朋友还很陌生,本文将给大家讲解灰阶是什么,什么是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有什么优势。  相似文献   

5.
刘泽申  王翔 《微型计算机》2006,(25):150-153
自2003年以来,LCD显示器便开始全面挑战传统的CRT显示器。要让LCD彻底统治市场,首先要求LCD的显示效果不逊于CRT。评价一款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一般有响应时间、分辨率.色彩表现力和对比度等参数。随着LCD技术的发展,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已经可以做到4ms甚至更低,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观感,而分辨率方面LCD也可以与CRT并驾齐驱。至于被人长期诟病的色彩表现力,EIZO推出的Coloredge系列显示器已经能够实现100%Adobe RG8色彩空间的表现力一。这已经大大超过了许多CRT显示器。之后,LCD当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对比度了。众多LCD厂商是如何不断提升LCD对比度的呢?  相似文献   

6.
吕华威  王晗 《个人电脑》2003,9(10):167-174
尽管从市场占有率上看,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份额还是明显低于CRT显示器,但是已经没有人怀疑,用不了多久,LCD显示器就会取代CRT显示器成为市场主流。诚然,LCD显示器在色彩层次表现,视角特性等方面的性能缺陷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不过对于要求并不苛刻的普通用户和商业用户,这些算不上是什么大问题,特别是当他们看到LCD清晰的画面效果以及轻盈的体态和时尚的外观,再加上其低辐射环保特性,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绝大多数人在采购新显示器时都愿意选择LCD。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分辨率LC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重  李浩  陈曦 《电子技术应用》2011,37(6):123-126
为了解决ARM等嵌入式处理器驱动大屏幕LCD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大屏幕LCD控制器解决方案.该控制器通过搭建合理的架构设计及巧妙的总线仲裁机制,解决了大屏幕显示所需的高刷新率和高更新率问题.同时,多个内部寄存器使其支持各种型号的LCD显示器,并成功地驱动了15英寸的LCD显示器.  相似文献   

8.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LCD显示器价格不断“平民化”,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LCD带来的那份惬意。然而,LCD和CRT毕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显示器,如果按设置CRT显示器的方法来设置LCD显示器肯定是不行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设置LCD显示器,让它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相似文献   

9.
《微电脑世界》2005,(8):122-135
绿色环保是目前人们追求的生活主 题,一款LCO显示器不但可以带来靓丽 的家居气氛,更为您的健康带来了坚 实保障。不过,您是否在为挑选一款 合适的LCD显示器而发愁呢? 短短一年时间,LCD显示器已经 从涨价,缺货等阴霾中走了出来,不再“高 高在上”了,这也正是LCD显示器市场逐步 规范化的表现。而在技术上,LCD显示器也 有了很大提高,相比之下,现在挑选一款物 美价廉的LCD显示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走向普及”,是今年LCD显示器厂商们的口号,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 这炎炎夏日里,也是暑期购机的旺季,我们PC World中国实验室也经过精挑 细选,迎来了市场上正在热卖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具有高性价比的35款主流LCD 显示器横向评测。通过对这些大众化产品的对比评测,我们将为您揭示2005 年主流LCD显示器的品质,性能表现,让 您可以轻松成为一名LCD显示器 选购专家。  相似文献   

10.
PCPOP 《现代计算机》2005,(B08):46-46
显示器、PDA和数码相机的LCD上贴膜,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显示器贴膜可以提高显示器的画面质量,LCD贴膜可以增加LCD的寿命。但是,键盘也贴膜,你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11.
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 虽然LCD显示器正逐步成为显示器市场的热点,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尤其是从事3D动画设计的用户,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长的弱点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这些用户而言,大屏幕CRT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想必2001年的LCD大战没有人会忘记,但众多LCD厂商在去年的低端大战中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于是有些厂商在去年年底及时调整了总体战略,不再将眼光单单放在低价LCD市场,而是开始重视中、高端商用和专业用户市场,并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商用、专业用户的LCD显示器。 优派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推出了VX系列LCD显示器,它主要针对中、高端商业用户,VX500就是VX系列中的一款15英寸LCD显示器产品。此款LCD显示器在外型上超越了传统显示器单一的设计模式,优派更赋予其多元化、人性化的功能,是一款强调个性的时尚产品。  相似文献   

13.
旋转桌面     
吕华威 《个人电脑》2000,(12):50-50
Adi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家台湾显示器制造商,近日我们收到了它送测的一款15英寸LCD显示器MicroScan i600,它是“i”系列LCD显示器中的经济型产品。这款银灰色的显示器外观设计简洁,不多的几个按键放置于屏幕边框顶端,面板显得干净整齐。与许多显示器不同的是它没有底座,利用一个倾斜的支架作为显示器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大众硬件》2003,(10):39-43
平心而论,个人用户之所以选择LCD为替代CRT显示器的一种显示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LCD显示器具备无闪烁、低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当然对是否采用LCD显示器也有另一番说法:由于LCD的先天缺陷所导致的响应时间、亮度较低问题,所以在显示动态图像以及某些对色彩精度要求较高的静态图像时难如人意。这虽然是LCD显示器的不足之处,但客观来讲,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LCD屏幕并非沿未出现,  相似文献   

15.
对于LCD显示器而言,响应时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它是衡量LCD显示器性能的重要标志,从最初的40ms到目前主流的的8ms,乃自更快的4ms、3ms……响应时间数值的不断降低,意味着LCD显示器的性能在不断提高。然而灰阶响应时旬的提出,让LCD显示器获得了革命性的改变,那么什么是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有什么优势?它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给大家一揭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LCD显示器的普及,现在不少用户买电脑时都考虑选配LCD显示器。在LCD显示器厂商的宣传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响应时间”这个参数指标。究竟什么是“响应时间”呢?它的值要多少才合理呢?  相似文献   

17.
购买LCD显示器时,经常会听到以下说法:LCD显示器有3个坏点是合格的,某显示器保证无“亮点”(不是坏点)等。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18.
HQZ 《微型计算机》2006,(22):110-110
1500元能买到多大尺寸的LCD显示器?若在今年上半年,还只能买到15英寸LCD产品,如今已能买到l7英寸LCD产品。进入暑期后,不少厂商纷纷将17英寸LCD显示器降价到1500元以下,性价比十分突出。对此,不少DIYer选择了持币待购,他们认为17英寸LCD显示器在近期内很可能再次降价。不过,DIYer的这种想法恐怕将化为泡影。据可靠消息,由于面板紧缺导致价格上涨,近期17英寸LCD显示器的价格非但不会降,反而有可能上涨。  相似文献   

19.
刘晖 《个人电脑》2007,13(9):178-181
在前几年,LCD显示器还是一种比较奢侈的产品,售价很高,而且性能参数很差,属于低性价比产品的典型。然而技术的发展是很快的,短短几年时间,LCD面板的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大屏幕LCD显示器性能越来越好,售价越来越低,感兴趣的人则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和CRT显示器相比,LCD显示器具有节能、环保、占用空间小及可视面积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显示器时将目光投向了LCD显示器。随着第五代液晶面板的投产,LCD显示器的价格也有所下降,一些主流品牌的15英寸(38.1cm)LCD显示器已经降到了2500元左右,基本上已经接近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于是乎有人大呼:显示器的液晶时代来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