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WiMAX——超级连接世界的真正无线宽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WiMAX技术一直得到国内外通信界的关注。WiMAX技术定位于城域级无线宽带接入,以其覆盖范围广、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快等特点得到国内外众多厂商和专家学者的青睐。起初,WiMAX仅定位于固定的宽带无线接入,作为xDSL、Cable等有线接入的补充,提供对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而后,WiMAX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移动业务市场。2005年12月,WiMAX移动版本的标准IEEE802.16e得到批准,2006年2月正式发布,这无疑又推动了WiMAX商用化的进程。可以预见,WiMAX在未来的无线宽带移动通信领域将占据相当重要的主导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马鑫 《电信快报》2008,(4):40-42
WiMAX是以IEEE802.16系列协议为基础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可替代现有的xDSL和有线连接方式,提供面向互连网的固定和移动形式的高速连接,符合未来通信发展趋势。文章从技术角度分析WiMAX技术,介绍WiMAX标准的进展,将其与其他主流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比较,探讨WiMAX在中国的发展及部署状况,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黄芬 《通信世界》2007,(20B):16-19
电信网发展到今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呈现出宽带化、IP化及业务融合化的趋势。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近几年,为了适应网络和业务宽带化的要求,接入网的宽带化加快了步伐,正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凸现出区别于其他专业网络最鲜明的特点。宽带接入技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接入技术的主流是基于电话线的数字用户线(DSL),基于光纤的宽带光接入技术,基于铜线的HFC和基于五类线的LAN。这几年市场上应用的主要是有线接入,其中主力技术是DSL。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普及,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也驶入陕车道,其中Wi-Fi,WiMAX等技术已经风靡全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无线城域网WiMAX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茜  王岩 《电信科学》2004,20(8):27-30
作为宽带无线接入的新生力量,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WiMAX的技术标准IEEE 802.16系列规范出发,分析了WiMAX技术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并对其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无线技术领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集中于3G与WiMAX技术的竞争以及WLAN、WiMAX、UMA等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是加快了各种无线技术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各种无线技术也在竞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融合网络架构顺理成章地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宽带通信市场发展迅速,无线化成为宽带接入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在发展无线接入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当前移动接入与固定接入的界限正逐渐变的得模糊,认为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推动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而且任何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必须支持话音业务.接下来剖析了WiMAX的发展情况,分析了WiMAX与3G的关系.最后提出应重视短距离低速率无线接入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面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由于在标准化、规模量产、改进信价比及促进固定与移动运作的集成与融合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最终限制了它的发展,而WiMAX作为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因具备以下一些重要背景而备受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分析了其中的WiMAX、UMTS、TDD、FLASH-OFDM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信世界》2007,(16B):M0001-M0001,2
第一,技术定位不明确。WiMAX最初的定位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WLAN技术的升级;之后又想发展成广域的移动通信技术,显露出与3G竞争的意图;最近又把重点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WiMAX的这种模糊定位对运营企业的网络部署是很不利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贺鹏 《电信科学》2005,21(10):36-38
当前,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电信业普遍关注的话题,各种技术标准及应用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介绍WiMAX的相关技术及其测试,并针对WiMAX等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应用中的测试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Mobile WiMAX systems: performance and evolu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bile WiMAX was successfully adopted by ITU as one of the IMT-2000 technologies in November 2007. Since then mobile WiMAX (a.k.a. IP-OFDMA) has officially become a major global cellular wireless standard along with 3GPP UMTS/HSPA and 3GPP2 CDMA/ EVDO. Mobile WiMAX is an OFDM-based technology available for deployment today, and new WIMAX devices come to market at much reduced cost than that of current 3G solutions. Currently over 260 service providers are deploying fixed, portable and mobile WiMAX networks in 110 countr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obile WiMAX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under various configurations, channel conditions, and types of data traffic.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mobile WiMAX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2.
随着WiMAX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WiMAX仍然没有寻找到一个全球统一的可用频段,这使得WiMAX很难在全球市场获得突破,更加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WiMAX阵营决定加入ITU-R的3G及4G标准,无疑使WiMAX与现有各个3G技术将展开全面的竞争。目前,移动WiMAX产业仍然不算成熟,但商用进程却在逐步加快。最值得关注的仍然是移动WiMAX今后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地位。移动WiMAX已经不满足定位于3G的补充技术,而是直接与其进行正面交锋,这给今后的移动通信市场格局增加了很多变数,尤其是很多设备厂商在发展3G的同时也涉足于WiMAX产业,而运营商也将在众多移动通信技术中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biquitous network servic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MAX is widely used to solve the last mile in network deployment. To enhance the mobility, mobile WiMAX is launched to support the mobile usages. Due to the limited power of mobile devices, power saving becomes a key issue for mobile WiMAX applications. Though plenty of efforts have been proposed to save power on the mobile devices, the problems are partially solved. Among others, sleep mode operations are widely adopted to save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enerally, longer sleep time can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at the cost of increased packet response del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an adaptive power saving scheme for mobile WiMAX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arameters related to power management are dynamically set according to current network traffic load. The analyse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resents superior power efficiency and packet response delay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 WiMAX.  相似文献   

14.
韩德勋 《通信技术》2007,40(12):222-225
文中讨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介绍了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切换技术。最后详细分析了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接力切换技术和WiMAX系统的切换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对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无线接入互联网和无线多媒体数据业务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宽带化、IP化、移动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Wi-Fi和移动WiMAX技术.本文从市场、技术、运营的角度来分析移动WiMAX和Wi-Fi的定位,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是移动WiMAX核心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分别从Client Mobile IP(CMIP)和ProxyMobile IP(PMIP)两种方式阐述移动IP在移动WiMAX网络中的实现原理,并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从移动WiMAX网络运营的角度,对移动IP的具体实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WiMAX作为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融合的宽带无线解决方案,具有宽频无线接入技术和灵活的网络结构,在宽带移动网络的演进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了移动WiMAX采用的无线技术,介绍了波束形成、空时编码和空间复用技术,分析了具有自适应MIMO转换技术的自适应智能天线系统,为了保证边缘用户的连接质量,引入了有别于传统频率复用技术的部分频率复用技术,最后简单介绍了移动WiMAX支持的多播和广播业务。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on Mobile WiMAX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EEE 802.16 standard, commonly known as WiMAX, is the latest technology that has promised to offe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over long distance. Since 2001 WiMAX has evolved from 802.16 to 802.16d for fixed wireless access, and to the new IEEE 802.16e standard with mobility support.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mobile WiMAX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We focus our discussion on QoS provisioning and mobile WiMAX specification.  相似文献   

19.
移动WiMAX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阐述移动WiMAX与其他宽带无线技术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标准进展、产业发展和运营状况等方面对移动WiMAX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针对WiMAX的应用方案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移动WiMAX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冯志红  李珊 《世界电信》2006,19(12):39-42
本文对WiMAX的最新标准进展及技术热点进行了介绍.对移动WiMAX商用进展进行概述,并分析了移动WiMAX产业链发展趋势.总结了移动WiMAX的优势与挑战.并对其今后在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中国3G许可证未发,寻找移动WiMAX的可用频率比固定WiMAX更为困难;技术上的选择可能影响中国整个电信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