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环境测试舱进行了25 d跟踪测试,包括甲醛本底浓度测试、甲醛释放、甲醛浓度衰减、通风换气和舱内表面吸附甲醛重新释放各阶段,考察环境测试舱内甲醛吸附消耗量及重新释放规律,探索有效控制措施. 结果表明,环境测试舱中甲醛浓度C的变化符合对数函数C=Alnt+B [舱内甲醛释放时A>0, B>0,舱内甲醛衰减时A<0, B>0,t为时间(h)],其中A与舱内吸附甲醛释放后再次达到相对平衡的浓度密切相关;采用抽气式通风换气系统有利于舱内残余甲醛的消减,关闭此通风换气系统后,舱内甲醛浓度初期浓度快速递增,在相对较低的甲醛浓度(0.3203 mg/m3)时再次达到相对平衡;环境测试舱内吸附程度与基体表面吸附比q和撞到基体表面的吸附质的物质的量U有关.  相似文献   

2.
Cu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杂Cu的TiO2光催化剂,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可见光下的室内环境,光催化降解其中的甲醛气体,最佳掺杂Cu量为2.0%(mol). Cu-TiO2光催化剂用量为1.5~2.5 g/m3、甲醛气体初始浓度为1 mg/m3时,降解环境测试舱内甲醛气体的效果最佳. 与商用P25光催化剂相比,Cu-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降解甲醛的效果好,且重复多次使用后仍保持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测定其中的细木工板的甲醛释放浓度,考察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其释放的影响;分析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扩散机理,并进行实际室内环境中细木工板释放甲醛实验,与模拟室内环境对比;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际室内环境中细木工板甲醛释放规律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板材释放的甲醛浓度增加,且温度对甲醛释放活跃期影响更显著,低温和低湿度时板材中甲醛释放更易达到稳定;细木工板释放甲醛浓度与室内外温差呈正相关性,热压渗风作用对室内细木工板释放甲醛浓度的变化有重要影响;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0007 mg/m3,相对误差为0.208%~5.981%.  相似文献   

4.
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特征及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测量细木工板中甲醛的释放浓度,考察细木工板结构、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交换率对甲醛释放的影响,分析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扩散机理,并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对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峰值后的过程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细木工板中甲醛散发通道主要为端面,端面的甲醛释放量是平面的3倍;细木工板中甲醛气体扩散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始快速释放、稳定释放和长期缓速释放);空气交换率对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率影响不大;相对湿度和温度升高,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率也增大;预测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率仅为3.717%,适合进行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5.
细木工板结构对甲醛释放规律的影响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JC-1型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测量细木工板中甲醛的释放浓度,考察了细木工板结构对甲醛释放的影响,用活性炭、甲醛封闭剂、光触媒和空气触媒控制细木工板中甲醛的释放. 结果表明,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通道主要为端面,且板材内部结构疏松时甲醛释放剧烈;甲醛封闭剂和活性炭吸附控制细木工板中甲醛浓度的效果理想,平均效率分别为56.05%和52.83%,甲醛浓度在短时间内降到低于Ⅱ类和Ⅰ类民用建筑工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指数平滑法在光催化涂料效果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朱庆明 《涂料工业》2012,42(2):49-52
通过自制Cu-TiO2光催化涂料,针对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气体效果与光催化时间的关系,利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可见光源下的室内环境,从而获得甲醛气体浓度实测值。根据甲醛气体浓度实测值采用指数平滑法中的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建立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气体效果的模型,对其光催化效果进行预测,为光催化涂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茶叶吸附法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应用性与有效性,考察温度、湿度及气流对茶叶吸附甲醛速率的影响。在密闭舱模拟出封闭的室内甲醛污染环境,将一定量茶叶装入吸附袋,置于密闭舱内,采用甲醛分析仪实时监测密闭舱内甲醛浓度的变化,利用一级指数衰减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在18~32℃的范围内,相对湿度在44%~75%范围内,茶叶吸附甲醛的速率与温度、湿度成正比;气流可以提高茶叶吸附甲醛速率,但当甲醛浓度低于0.05 mg/m3时,气流对茶叶吸附甲醛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甲醛的物理性质、甲醛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采用二氧化氯祛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效果。对新装修的办公室、居室,经过三次处理后,空气中的甲醛由0.87mg/m31.12mg/m3均降至0.03mg/m3,新购轿车经二次处理后甲醛含量由0.43mg/m3降至0.02mg/m3。  相似文献   

9.
利用环境气候舱模拟室内环境,检测不同品牌细木工板中甲醛的释放浓度,分析甲醛释放趋势,并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释放浓度及散发关键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木工板散发的甲醛浓度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环境舱内甲醛浓度在实验初始阶段(0~12h)升高较快,随后浓度变化趋于平缓。通过对甲醛散发关键参数的拟合发现,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细木工板的甲醛初始可散发浓度C_0和扩散系数D_m均增大,分配系数K受温度影响而不受相对湿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按照EN 717-2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的试验方法,确定了甲醛释放-吸收仪的关键技术参数,研制了符合标准要求并适用于实验室测试的仪器,该仪器在空气流量控制,试样舱加热和温度控制、试样舱空气清洗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内饰中存在一定量的挥发性气体,这些气体中常含有甲醛、苯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对汽车内饰材料有机挥发性物质的测试包含整车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测试和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测试。介绍了常用采样袋法、检测舱法、顶空法、热分析法和甲醛挥发法对车辆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五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所引起的TVOC释放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目前材料的TVOC释放量几乎都是通过TVOC环境舱来进行测试的,而环境舱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测试的结果,以JG/T 481—2015对环境舱的性能要求为例,对环境舱的温度、湿度、空气交换率、空气流速和回收率等性能的评价方法做出科学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组分甲醛标准气体发生装置对光电光度法甲醛气体检测仪示值误差,重复性,线性范围及相关系数做分析。研究了环境温湿度变化对光电光度法甲醛气体检测仪示值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检测浓度小于0.80 mg/m3范围内,光电光度法甲醛气体检测仪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比较测量总不确定度(ROU)为16.5%。光电光度法甲醛气体检测仪可用于室内环境检测。  相似文献   

14.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等释放的甲醛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污染物。通过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发现,未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与室外甲醛浓度无显著性差异;新装修和有新家具的居室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而且污染程度与装修程度正相关,装修程度越高,污染越严重。活性碳对甲醛的平均吸附量为:5.83×10-3mg/m3.g。臭...  相似文献   

15.
孙茜  杨继红 《广东化工》2012,39(5):191-192
为建立室内生物污染物动力学模型,研制了30 m3可控通风生物学实验舱,为研究室内气体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在室内气候环境下的动力学提供了实验平台。采用不锈钢及钢化玻璃为主体框架搭建长4 m、宽3 m、高2.5 m的长方体密闭舱;舱内配备防护器材、气体发生及采样设备、消毒设备、排风净化装置及控制装置等设备。运行30 m3可控通风生物学实验舱进行室内多种适合人居住气候的模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研制的大型环境测试装置,内壁全部为抛光不锈钢钢板,密封材料为吸附性小的聚四氟乙烯条及硅酮密封胶。舱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安装多功能空气滤清器,既能去除颗粒物又能清除甲醛、苯和甲苯等化学污染物。该舱采用精确控制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气密性良好,能够很好地模拟受污染的室内环境,在统一的测试条件下,智能集成激光尘埃粒子测试仪和气态污染物分析仪等分析仪器,实现在线动态分析,对空气净化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可以有效评价空气净化器对于化学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建材VOC散发过程模拟与传质参数测定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伟  孔庆媛  李洪枚 《化工学报》2013,64(3):912-923
建材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散发是一个复杂传质过程。为准确把握传质特性,首先建立了一套描述干建材散发行为的显性完全解析模型,适用于模拟对人体最不利的无换气情况;代入有关文献中的传质参数预测了环境舱浓度,与文献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及数值算法预测值吻合良好。然后基于对模型的分析提出一套简便快捷的实验方法,能够利用不同VOC背景值下干建材在密闭舱中散发的平衡浓度或逐时浓度,求取预测散发过程的4个重要的传质参数:可散发浓度C0、扩散系数D、分配系数K和对流传质系数hm;实验部分测算了两类密度板中甲醛散发的C0、D、K、hm,代入数值算法预测了密闭舱和直流舱的环境舱浓度,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该套模型和测定方法能够应用于建材散发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12):3378-3383
采用修饰共沉淀法制得铈锰氧化物MnO_x-CeO_2催化剂,采用环境舱法,模拟太阳光在贴近真实夏季车内环境的低温低浓度工况下,考察太阳辐射强度、甲醛初始浓度对MnO_x-CeO_2热催化甲醛的性能影响,并进行催化动力学探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孔道结构丰富,光热转化能力优秀,与单独的铈锰氧化物相比氧化能力有明显提升。在太阳辐射强度为450~650 W/m2时,初始浓度为0.5 mg/m2时,初始浓度为0.5 mg/m3的甲醛降解率可达76.2%~82.1%,且E-R模型更贴近该实验数据。在太阳辐射强度为550 W/m3的甲醛降解率可达76.2%~82.1%,且E-R模型更贴近该实验数据。在太阳辐射强度为550 W/m2,初始浓度分别为0.2,0.5,1.0 mg/m2,初始浓度分别为0.2,0.5,1.0 mg/m3时,降解率分别为63%,70.6%,78.3%,降解效果明显。此外,5种催化剂(MnO_x-CeO_2、MnO_x-CeO_2-TiO_2、TiO_2、Bi-V-O、CuO-MnO_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甲醛催化效果表明,MnO_x-CeO_2降解率最高,为78.3%。该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表明该催化剂在车内等低温低浓度环境下的甲醛催化氧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制出了一种常温深度甲醛净化剂,研究了温度、空速、进口甲醛含量、相对湿度等条件对甲醛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常温深度甲醛剂适合于在相对湿度10%~90%,温度0~40℃范围内,快速、深度净化空气中的微量甲醛,净化深度≤0.03 mg/m3,远低于国家标准0.1 mg/m3,在上述条件下工作甲醛容量≥12%。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制Cu-TiO2光催化涂料,针对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气体的效果与光催化时间的关系,利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可见光源下的室内环境,从而获得甲醛气体浓度实测值。根据甲醛气体浓度实测值,分析GM(1,1)预测模型所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指数平滑技术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新的EX-GM(1,1)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实测值的随机性,还可以将实测值序列变换成规律性强的呈指数变化的序列,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其平均误差为-0.507%,尤其提高了Cu-TiO2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效果预测过程后期(420~510 min)的精确度,其平均误差为-0.168%。EX-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将为光催化涂料性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