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某公司胶磷矿原采用正反浮选工艺进行浮选,共使用27台浮选机,通过技术研究,将浮选流程改为单一反浮选,使用了其中的17台浮选机,改造后精矿P_2O_5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闲置浮选机形成1套独立反浮选系统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负荷23 t/h时,对于w(P_2O_5)22.24%、w(MgO) 4.18%的原矿样,可得到精矿w(P_2O_5) 28.48%、w(MgO) 0.99%、磷回收率86.74%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陈强 《洁净煤技术》2012,(2):10-12,22
针对高灰氧化煤存在的细粒级含量大、灰分高、难浮选等问题,研究了浮选机、浮选柱对高灰氧化煤浮选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脂肪醇(乙醇和丁醇)对氧化煤的去氧化作用。浮选机试验表明:经促进剂处理后,煤样浮选效果明显改善,与空白试验相比,丁醇处理后煤样的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12.99%,精煤灰分降低了16.63%;丁醇改善氧化煤浮选效果的能力要强于乙醇,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1.30%~11.43%,精煤灰分降低了0.21%~1.46%。浮选柱试验表明:丁醇对高灰氧化煤的浮选柱分选效果较乙醇好,在循环泵压力为0.16 MPa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可燃体回收率为38.55%,精煤灰分为19.49%,比相同药剂条件下浮选机试验的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6.26%,精煤灰分降低了3.32%。因此,经脂肪醇预处理后,煤泥浮选效果明显提高,且浮选柱的分选效果要好于浮选机。  相似文献   

3.
旋流微泡浮选柱在涡北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涡北选煤厂煤泥粒度组成,发现煤样矸石存在泥化现象,高灰细泥含量较高,对浮选不利。进行了浮选机的单因素浮选试验、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及最优药剂条件下的分步释放试验,同时进行了浮选柱的煤泥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煤泥矿浆质量浓度为45 g/L,复合药剂为1.10 kg/t时,精煤灰分为10.97%,精煤产率为72.62%,浮选完善指标最高为53.43%,浮选机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浮选柱可以分选出各种质量的精煤,精煤灰分可调性大,可以适应市场变化。最后进行了浮选机和浮选柱的综合对比试验,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浮选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用浮选柱分选高炭粉煤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未燃炭含量超标问题 ,比较了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用的浮选机和浮选柱两种工艺。试验结果得出 ,双射流浮选柱浮选工艺的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大大优于常规浮选机浮选工艺。分离出来的精炭比表面积为 63m2 /g ,微孔含量高 ,可与其它工艺结合用来处理废水 ,其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商业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FXZ静态浮选柱与浮选机分选高灰细泥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孙村矿选煤厂浮选入料粒度细、细泥含量高的特点,采用FXZ静态浮选柱与浮选机分别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证明FXZ静态浮选柱比常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对高灰细泥的选择性高,精煤质量易于保证。  相似文献   

6.
应用射流浮选柱分选微细煤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细粒煤分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射流浮选柱具有的浮选速度快、分选精度高、综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特点。试验表明 ,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 ,射流浮选柱浮选微细煤泥的精煤产率明显高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在精煤产率相近的情况下 ,前者的精煤灰分比后者的低 2 0 %~ 3 0 %。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中国化工贸易》2012,(12):157-157,43
浮选是细粒分选的最有效的方法,浮选在选厂水处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浮选技术应用广泛,大部分国家都将发展浮选技术作为细粒矿物分选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浮选机是浮选的最重要的设备,浮选机的工作效率对浮选的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新型、高效、大型浮选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选择性絮凝浮选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利用浮选机与浮选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选择性絮凝浮选条件下,前者的精煤产率和灰分高于后者,而后者的浮选完善指标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喷射式浮选机和浮选柱等煤泥浮选设备的应用现状,从历史沿革、充气性能、搅拌方式、设备型号等多方面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性能,展望了各种煤泥浮选设备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浮选柱在胶磷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柱对云南某胶磷矿进行了现场分流半工业试验研究,在一段反浮选的工艺流程结构下,获得了精矿品位为P2O531.09%,精矿回收率93.27%的良好指标。与同期浮选机生产相比,在给矿品位和精矿品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P2O5回收率提高了7.43%。该技术的研究为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的分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邢台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通过分析入浮煤泥的粒度和密度,采用分步释放浮选、常规浮选和浮选柱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优于小浮选机的分选效果,当精煤产率>60%时,灰分可以降到10%以下,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浮选柱对高硅镁中低品位胶磷矿(P_2O_5 25.74%、MgO 1.31%、SiO_2 13.79%)进行反浮选脱镁实验,优化了反浮选脱镁工艺,并比较了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反浮选脱镁效果。确定最佳脱镁工艺条件为:捕收剂用量1.2 kg·t~(-1)、磷酸用量7 kg·t~(-1)、充气流量600 L·h~(-1)、冲洗水流量6 L·h~(-1)、柱径比8,在此条件下,得到P_2O_5品位为27.36%、MgO含量为0.64%的精矿,且精矿产率为92.65%,P_2O_5回收率为98.71%。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实例分析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几家选煤厂的浮选效果,从处理能力、电耗、药耗、浮选精煤数量指数、浮选完善指标等方面说明了不同类型浮选机对不同可浮性煤泥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粒度角度论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分离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煤的入料粒度出发探讨了粒度对浮选柱和浮选机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088~0.044mm 级别外,浮选柱的分离效率都比浮选机高。  相似文献   

15.
射流浮选柱的研制与分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新研制开发的射流浮选柱突破了传统浮选机和浮选柱设计上的基本概念,优化了浮选中捕集和分离这两个基本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射流浮选柱用于煤泥浮选时分选精度显著优于机械式搅拌浮选机,具有结构和配置简单、操作稳定、无运动部件和无噪音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邢台矿煤质变差、工艺相对不完善、分级设备磨损等因素,以及用户对精煤产品的要求提高,浮选过程回收率与精煤质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通过实验室小浮选机、单段小浮选柱及小浮选柱串联对邢台矿入浮煤泥进行浮选实验对比,证明了串联浮选可有效改善粗颗粒煤泥的分选效果。利用洗煤厂现有浮选设备构建了浮选机与浮选柱串联系统,进行一次浮选精煤精选的二次浮选的半工业性实验,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广西德保低品位磷块岩矿石使用改进后的高2.6m的浮选柱群,预选试验可以获得P2O524.98%,收率53.38%的磷精矿.由于原矿中有一部分易浮的细晶磷灰石先浮起.所以在流程中增加了浮选机选别,浮选机的尾矿再进浮选柱选别.流程改变前后精矿品位相同,但改后收率提高5%。浮选机和浮选柱联合机组的连续试验,精矿品位为22.61%,收率为72.63%。  相似文献   

18.
微泡旋流浮选柱在中梁山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微泡旋流浮选柱的工作原理;归纳了浮选柱的操作要点。与XJM-4型浮选机的生产技术指标对比表明,微泡旋流浮选柱适用于细粒煤泥浮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下降顺流浮选机的结构特征和分选原理.用该浮选机处理了东鞍山细粒红矿,以试验结果为基础,通过与机械搅拌浮选机和传统浮选柱的比较,阐述了顺流浮选机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村选煤厂针对浮选工艺现状及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浮选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浮选机与浮选柱联合二次浮选工艺,并采用高频叠筛回收精煤磁选尾矿,充分发挥了各设备的优势,降低了浮选精煤灰分,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