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压扩底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施工方便、经济和环保等特点,采用静压法施工,兼具预制桩和夯扩桩的优点.工程实践证明,该桩型十分适合软土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的各种规范在计算预制桩的承载力时都不考虑打桩方式的影响.但在实际施工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同样条件下锤击法施工比静压法施工得到的桩基承载力要低.从沉桩机理、挤密作用、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对施工后强度恢复的影响、土体等方面对2种方法造成的预制桩单桩承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目前华东地区常用的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等几种桩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桩端后注浆工艺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相结合的工艺,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该工艺既能提高单桩承载力,节约成本,又能够弥补钻孔灌注桩施工噪声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介绍了这种组合工艺的设计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压桩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关系,以及利用压桩力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在试桩阶段,位于饱和软土的摩擦桩,压桩力较低,桩的承载力主要来自土体恢复后桩侧的摩阻力。根据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用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压桩力,引出一个系数,称为压力比,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昆明地区的正常压力比,静压预制管桩在1.3~2之间,静压预制方桩在2.5~5之间。用压桩力乘以压力比,可以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还简要介绍了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对桩的承载力的影响。在工程桩施工时,地层中的土体和孔隙水被挤压,形成孔隙水压力,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导致已施工的桩上浮,单桩承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发现,软土地基中的微型预制方桩在受力时Q—s曲线表现为陡降型,桩端呈刺入(冲剪)破坏,并且300mm×300mm、L6.0m和260mm×260mm、L6.0m及200mm×200mm、L6.0m三种桩型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实测值大于估算值70%~90%,而且前2种桩型的极限承载力差异性不明显。实践中,可根据承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桩型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海金鼎花苑1~5号基础采用现场预制钢筋砼方桩,单桩设计极限承载力1300kN.介绍了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周边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措施、放样定位、桩机选型、沉桩方法、接桩等.施工结果整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7.
当天然地基土质软弱,地基处理不经济或时间不允许时,结构设计人员往往采用桩基础。常见的桩基础类型有预制桩、钻孔灌注桩、大直径人工挖土桩、沉管灌注桩及夯扩沉管灌注桩。它们因施工方法不同而各持特点,对桩身的质量、承载力及经济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1预制桩预制...  相似文献   

8.
昆明新南亚风情园基础设计为静压预制管桩,试桩承载力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但工程桩施工完毕,进行检测时发现浮桩.通过分析浮桩的原因,采取复压处理方案,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总结了静压桩施工和浮桩处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根据笔者所收集到的桩基施工及检测资料,就横截面上砼强度差异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其产生的原因及改善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妃甸某大型工程在工程桩施工前进行试桩,通过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三岔双向挤扩桩、支盘灌注桩3种试桩的竖向承载力试验、桩身内力试验、低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及水平承载力试验等项目进行分析,检验成桩的可能性与可靠性,为工程桩桩型的选择及施工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