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客观上要求再一次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为此,调研了欧美国家在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前后天然气价格的运行方式和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建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13年门站价格管理在全国推广为起点,中国花费了数年时间完成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第一次重建;②较之于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的难度更大,与价格形成机制第一次重建相比,二次重建的难度也更大,但意义也更加重大和深远,是中国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在更高发展层次上的价格机制重建,是中国天然气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应将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形成机制的二次重建作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中心任务,并从下述5个方面平稳有序地推进:①由捆绑定价改为非捆绑定价;②理顺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即国产气气源销售价格、中间环节管道运输价格、地下储气库储气费、LNG接收站气化费、下游环节输配气价格等;③妥善解决进口天然气的定价问题;④改天然气体积计量计价为能量计量计价;⑤加快发展天然气市场中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阶段,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产、运、销将由原来的一体化逐步分离,整个天然气市场的竞争格局无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深入调查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格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市场数据与国家政策改革方向,分析和预测了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我国天然气市场竞争形势与贸易格局将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游政策性壁垒被打破,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些下游企业也将积极布局天然气生产、进口等业务,以保障自身的资源供应、提高市场话语权,上游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渐形成;②中游长输天然气管网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运营,区域管网公司将与国家管网公司并存;③在新增资源的冲击下,下游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④整个市场逐渐向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N+X”体系转变。进而向国家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加强对市场相关环节的监管;②短期内明确多头进口的规则,确保资源稳定供应;③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上下游疏导机制;④进一步规范供气、用气合同,鼓励签署长期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3.
白俊 《天然气工业》2020,40(5):117-125
中国目前多维度划分天然气市场化价格和非市场化价格的做法产生重叠交叉,导致以天然气基准门站价为基础的政府指导价管制体系事实上失效,引发价格不规范行为。为了推动中国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在系统分析改革进程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将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分为定向、非定向两种类型),剖析了市场化改革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以竞争作为标尺重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方案。结论认为:①中国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具有边际上寻求突破、渐进方式推进改革、针对性进行调整、改革思路渐次成熟等特点;②市场化改革存在着政策交叉重叠导致价格管制失效、竞争性市场结构尚未完全建立、改革的协调性和同步性不够、市场监管存在差距、终端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主要问题;③需要以竞争作为标尺重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理顺既有价格市场化政策,优化天然气门站价格制度设计和适用范围,同时加快上游市场和进口环节开放,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推动城市燃气行业体制改革,夯实竞争环节公平竞争监管体制,深化中间管网环节改革和监管,合理界定交易平台定位,积极为向价格全面市场化平稳有序过渡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奥林  董清 《天然气工业》2015,35(4):99-106
从2015年4月1日起,我国非居民用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实现并轨,同时放开非居民直供用户天然气价格,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总结分析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成果、天然气价格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施路径和近期天然气价格改革建议。结论认为,要实现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目标还任重道远.而近期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①调整居民用气出厂价格,理顺其与非居民用气价格的关系;②完善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③建立管输费和储气库费形成机制;④完善天然气价格体系,实行天然气差别价格;⑤推进天然气现货交易;⑥实行天然气能量计量和计价。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通过法律手段对天然气产业链进行结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欧盟的措施包括:①为去除上中下游一体化而引入的解除捆绑措施;②为推进改革进程而设定不同阶段的市场开放程度;③为使管网使用者获得无歧视的管输服务而采取的第三方准入机制;④为促进双边交易及提供高效的管输服务,建立虚拟交易点作为天然气买卖双方(亦为管网使用者)交易平台,并制定一系列管网规则。所取得的成效包括:①解除捆绑及第三方准入的实施,使得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欧盟天然气进口及批发环节,也促进了终端用户与进口商及生产商的直接交易;②虚拟交易点等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天然气短期市场的发展,在交易所进行的天然气现货及期货合约交易,进一步增加了天然气的市场流动性;③在短期市场形成的竞争性天然气价格,为天然气长协定价向"气—气"挂钩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挂钩气价;④进口商和批发商在下游以"气—气"竞争气价卖出天然气,倒逼其购气时也要求采取"气—气"挂钩的长协定价方式,油与气可替代性的减弱是转变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6.
促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加快推进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步伐,在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与前景,结果认为:未来10~20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显著增长,成为全国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保障全国天然气供应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①过去的垄断体制不利于资源开发市场方兴未艾的竞争;②非常规天然气矿权问题突出,监管政策明显滞后;③财税扶持政策不完善,不利于页岩气开发;④缺乏核心技术体系,技术瓶颈突出;⑤天然气价格偏低,制约非常规气开发利用;⑥管网建设滞后,缺乏公平入网机制;⑦基础工作薄弱,资源情况不清楚;⑧环境约束明显,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思考和建议:①深化改革,稳步有序放开上游市场,强化市场监管;②明确页岩气新矿种地位,实行一级管理;③落实好现行扶持政策,调整完善优惠政策体系;④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尽快突破技术瓶颈;⑤加强基础工作,制定规范和标准;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产业化示范区建设;⑦未雨绸缪,加强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环境保护;⑧加强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⑨深化气价改革,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施训鹏 《天然气工业》2017,37(4):143-149
由于和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能反映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其他国家天然气市场的基本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东亚地区的国家都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天然气基准价格。为此,分析了建立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应有的动力,厘清了交易枢纽的基本概念,并提出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基本条件,即:①具备供买卖双方交易合同的交易所;②具备明确交割地的交易枢纽;③具有标准化的交易产品;④具备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包括足够数量的市场参与者。基于上述条件,分析了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现状:①中国目前仅仅建立了功能不全的现货交易所,仍缺乏明确定义的交易枢纽,不具备形成天然气中国价格的必要条件;②多个重要骨干管网的交汇地,或者管输能力充足的主要市场,都有望在未来成为基准枢纽。最后针对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提出建议: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形成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是形成基准价格的前提,在当前改革仍旧不到位的环境下,有关部门可以从理顺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的关系、建立交易枢纽着手,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期间,市场化依然是我国天然气价改的主旋律,政府应完善监管体系。上月,全国非居民用天然气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正式并轨,其中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直供用户用气门站价格同步放开。这标志着天然气价格改革正式破冰。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决定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西气东输供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同时,《通知》要求福建省物价局要完善天然气销售价格管理机制,合理安排销售价格;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要求,减少供气层级,加强省内输配价格监管,努力降低用气成本;研究制订应对天然气气源价格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11.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付舒  张鹏程  董振宇  董聪 《天然气工业》2021,40(12):159-167
中国天然气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新的形势与国家新的要求,既给天然气价格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又给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准确把握发展方向、不断深入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系统梳理了当前天然气价格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门站价格管制阻碍市场化改革进程、市场现状不满足价格放开条件、交易中心价格发现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基于今后一段时期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点内容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对策。结论认为,由于上游供应高度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化的基准价格缺失等条件的制约,“十四五”期间仍然是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过渡阶段,改革的重点应该聚焦在以下方面:①根据市场竞争条件分批取消门站价格管制;②合理确定管道、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收费价格,执行两部制定价;③利用价格设计和政策刺激,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④引导企业通过签订长期合约实现价格市场化;⑤建设天然气交易枢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基准价格;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要深刻理解国家对行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大方向,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在降本增效、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变化、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3.
孙仁金  邱坤  马杰 《天然气工业》2009,29(7):116-118
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垄断与竞争并存,随着国有企业进入下游市场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实施,城市燃气市场活跃着地方国有企业、港资企业、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城市燃气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①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偏低;②各级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③城市燃气定价机制制约其发展;④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隐患;⑤城市燃气市场管理不规范,监管不严。为此,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为基准、满足民用气市场为目标、避免行业垄断为原则,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的竞争格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鼓励城市燃气市场竞争、完善城市燃气行业法律体系和机构建设、建立合理定价机制;②国企应深化企业改革,承担责任,坚持一体化发展,避免不正当竞争;③民企应加强市场开发,做到有序竞争,保证稳定供应,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4.
In 2018, the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Oil and Gas System was implemented,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one after anoth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oil and gas market.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etitive transfer of mining rights has continued, and Xinjiang has for the first time sold the exploration rights of fiv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blocks through list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air opening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s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oil and gas infrastructure will be opened to third parties. Market access for oil sales has been further relaxed, and restrictions on more than 30 foreign-funded chain gas stations requiring Chinese ownership have been lifted.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oil and gas import and export has been improved, and non-state-owned trading enterprises in the free trade zone have for the first time been granted the right to import crude oil.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the pric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gas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highest gate station price management to reference gate station price manage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idential gas and nonresidential gas reference price levels. The promotion of the successful listing of Shanghai crude oil futures will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sian pricing power for crude oil and enhance China's influence on pric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oil market. In addition, the state has issued the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which is conducive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he incomplete natural gas production, supply, storage and marketing system, and unbalanc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Focusing on enhancing domestic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uch fiscal and taxation support policies as shale gas tax cuts and the proposed extension of subsidy years have been introduced so as to slow down the excessive rise in oil and gas dependence on foreign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ensur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相似文献   

15.
周璇  董秀成  周淼  麻林和 《天然气工业》2018,38(10):135-142
英国国家平衡点(NBP)开创了以虚拟交易枢纽为核心的市场运行和定价机制,并为欧盟构建一体化的自由天然气市场提供了区域市场的范本,研究英国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可能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交易枢纽的构建提供启示和借鉴。为此,分析了英国国家平衡点、天然气市场和容量市场的运行机制,重点剖析了容量市场的监管和定价模型,并得出英国经验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启示:(1)立法先行,管网独立,分拆纵向一体化在位者,强制让出市场份额和培养新的市场主体等改革措施值得借鉴;(2)建议将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与行业内相关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3)深入研究规制经济学理论及其模型在英国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对输配气管网的监管水平;(4)我国一些省内天然气管网适合发展为以虚拟交易枢纽为基础的区域市场定价中心。结论认为:(1)虚拟交易枢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实现了天然气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透明度、流动性和公平性;(2)虚拟交易枢纽的运行和交易较为简单,但输气管网容量市场的定价理论相对复杂,监管难度较大;(3)虚拟交易枢纽的价格仅能反映区域市场内的供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