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个旧锡矿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个旧锡矿床的成因,过去多数人持“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观点。笔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个旧锡矿具有多期、多源成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即印支期海底基性火山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成矿系列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可归结为“裂谷环境—火山沉积—喷流热水沉积—花岗岩叠加改造”;在划分成矿系列的基础上,重点从矿床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方面来论证新的成矿观点。  相似文献   

2.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硼矿床赋存于辽河群里尔峪岩组富镁质大理岩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层岩石及控矿特征,火山-沉积作用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硼矿床中的硼质均来自火山源。混合岩化使里尔峪岩组中硼元素活化、迁移,与富镁质大理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硼矿:构造变形作用使已成硼矿体发生重就位-矿量增加:同时,由构造变形作用产生的含硼变质热液再造次交代容矿岩石、充填于矿石的构造裂隙中,致使矿石品位增高。硼矿床成因属火山沉积-混合岩化成矿-构造再次富集的层挖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叙述了扎木钦铅锌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化阶段、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对控矿因素、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系由火山喷发时火山热液携带了成矿物质,在凝灰岩与凝灰质角砾岩中形成了矿体。为具有层控特点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同成火山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阜新排山楼金矿位于锦州后三角山-瓦子峪-阜新大巴韧性剪切带中段,为典型的同韧性剪切带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蚀变糜棱岩内,透人性的铁白云石化一黄铁矿化是金赋存有利岩组,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南北两个韧性剪切糜棱岩蚀变带内的物化探异常集中区为主要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义县红石金矿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义县组次火山岩中,是辽宁省首次发现的典型火山岩型金矿床。矿区内有3条金矿体,走向近南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物角砾岩和流纹斑岩、蚀变岩型。矿床受NEE、NNw向两组断裂控制,构造、次火山岩的侵入及热液活动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矿石中S、Pb、H、O同位素及成矿温度表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地壳深部,成矿热液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混合部分岩浆水,成矿温度110℃~245℃,属火山岩型超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崔黎 《中国科技博览》2014,(47):349-349
辽宁省桓仁县柞树岭滑石矿集中分布于下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的白云石大理岩中,矿床明显受控制于层间挤压破碎带,围岩蚀变以滑石化、透闪石化最为发育,矿床属钙镁质碳酸盐岩中温热液交代成因。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确定已知矿体深部隐伏矿体和外围是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建宁石合金多金属矿成矿条件有利,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为基础,从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该区金多金属矿产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8.
丁屯金矿位于辽宁西部排山楼金成矿带南侧,经开展地质详查评价工作,提交332+333类金金属资源量1.55吨,为小型金矿床。该矿床赋存于太古宙深成变质岩中,受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控制,矿区内花岗细晶岩脉与糜棱岩外侵入接触蚀变带是重要的成矿有利部位。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变生热液蚀变糜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白乃庙金矿为动力变质~岩浆热液迭加型金矿床。近EW向断裂为控矿主干断裂,为导矿和赋矿构造;NW向和NE向断裂,为储矿和容矿构造;近SN向断裂,错断和破坏矿(化)体。成矿与动力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沿华力西晚期动力变质形成的糜棱岩化带和片理化带充填和交代;在燕山早期岩浆热液迭加作用下发生迁移、富集成矿,形成含金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0.
阜新排山楼金矿位于锦州后三角山一瓦子峪一阜新大巴韧性剪切带中段,为典型的同韧性剪切带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蚀变糜棱岩内。通过分析研究可知金矿物质来源为太古界糜棱岩系,矿体在空间上受韧性剪切系统控制,主要为早期成矿、中期的区域变质及晚期的韧性剪切作用三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果洛龙洼金矿床是近年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由早期形成的热水沉积建造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在后期动力挤压、变形、变质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含金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宁金矿位于猫岭—卧龙泉金矿床集中区,北西向和北东向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辽河群盖县组含炭质、泥质陆源碎屑沉积建造是金矿成矿的矿源层。中生代岩浆活动为矿床形成提供热源和成矿物质,促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定位,形成新宁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塔斯特金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准噶尔古板块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中东段,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晚期侵入的酸性杂岩体中,该杂岩体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发育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酸性杂岩体为金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后期的侵入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北西向断裂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同时也是金元素富集成矿的场所。塔斯特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苏宁  董德君 《硅谷》2013,(22):154-155
铅锌矿位于林东—乌兰浩特北东向岩浆构造带的西北侧,属于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成矿带上。矿脉受北北西向压扭性构造裂隙控制,沿走向方向显舒缓波状。围岩蚀变与二迭系大石寨组的安山岩接触带形成10余米宽的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矿化体的成因为火山热液脉状。  相似文献   

15.
仁差盆地为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断陷盆地。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且频繁,晚期火山活动形成的次酸性火山岩与铀矿成矿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大地构造环境、构造控矿特征、岩相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热液蚀变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陆角岭金矿位于太平岭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北端.断裂构造发育.多期构造叠加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有利空间.上元古界黄松群阎王殿组地层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富矿地层,多期岩浆活动为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源。陆角蛉金矿在土壤Ⅳ号异常地段见金矿化蚀变带3条.圈出6条金工业矿体18条金矿化体,具有良好的找构造破碎蚀变型金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三间房金矿区位于逊克县境内,与东安岩金矿床同属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北段,阿廷河中生代火山凹陷盆地与宝山隆起衔接带。此带为大陆边缘活动带,属拉张地球动力学环境,拉张断陷作用强烈,产生一系列的NE、NW、近SN和近EW向断裂和断陷盆地,导致了多期次岩浆和火山活动。区内蚀变矿化作用强烈,发育多条蚀变带、硅华(硅帽),具备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具有一定的岩金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苇塘金银矿为一小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金矿石为主。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张广才岭边缘隆起带的中北部,宁安盆地西边缘,南邻敦-密深大断裂带。区域内地层简单、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尤其是受北东向规模巨大的敦-密断裂带影响,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构成本区最基本、最重要的构造格局。该区矿化点多,找矿标志明显,通过了解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可望找到更好更大的金银矿。  相似文献   

19.
南澜沧江火山岩成矿带位于特提斯亚构造域(东段)之澜沧江晚古生代-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带。成矿带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和类型多,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带内铜矿类型有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型铜矿床;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热液脉状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铜矿床,以及复合成因的脉状铜矿床。介绍了区带内相继发现的一批以海相火山岩型(大平掌、三达山等)、热(卤)水沉积-改造型和斑岩-火山岩型(民乐铜矿)为主的大、中型铜矿床;展望了澜沧江火山岩成矿带具有寻找火山岩型铜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埔银山里铅锌银矿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带,地处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带的南部;矿点主要分布在岩浆岩的北西端,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保罗统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硫化物型矿床。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