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1世纪能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起,石油能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采油技术的创新也成为了每一个石油企业必须要做的任务。只有不断发展新的采油技术,才能提高采油的效率与水准,从而能够带动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现状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石油仍将是世界主委能源之一。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物资,石油的仅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也不例外。未来15年内,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支柱产业的兴起,对石油及石油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会继续攀升。。我国是一个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1996年的石油产量已达1.57亿吨,居世界第5位。然而,由于石油不到2%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就使得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1993年始,我国从石…  相似文献   

3.
《江汉石油科技》2008,18(4):39-39
据剑桥能源研究会(CERA)的报告,世界石油生产在2030~2050年才可能下降。但为了推迟下降期,必须作出努力,如发现新的油田、采用新的技术、实施节能和开发替代能源。 石油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不过一个多世纪,但是在经过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低廉而又充足的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终结,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位剧烈震荡,油价居高不下(或暂时下降)和石油产量即将达到峰值的出现,后石油时代终究会来临,因此,21世纪的石油工业又可称为后石油时代的石油工业。  相似文献   

4.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阐述了 2 1世纪初中国的石油战略。他说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 ,2 1世纪初我国石油战略的方针和目标是 :适度提高石油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重 ,完善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 ;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自给能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 ;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保障体制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 ,发展石油替代能源 ,从而确保能源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 ,优化能源结构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张志刚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为实现目标将采取的措施 :(1)结合中国 2 1世纪初的…  相似文献   

5.
按照现在的能源结构和生产、消费增长趋势,预测在10年之后,我国石油需求中将有一半依靠进口。进入21世纪,如何保障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是我国未来经济安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优化能源结构,重新审视我国的石油发展战略和保证未来经济发展所需的石油供给的安全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综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探讨的观点。主要应采取下述十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21世纪的主导能源”, 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在世界一次能 源结构中,天然气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 的能源品种。第21届世界天然气大会把 21世纪称为天然气的黄金时代。 20世纪是“石油世纪”,而21世纪 已被能源界称为“天然气世纪”。在能源 “三雄”——石油、天然气、煤炭中,纵 观全球的能源结构,煤炭唱主角的时代 正在成为过去,石油的顶峰阶段正在缓 步结束,而天然气为主导的时代则在急 速到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可能快于 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市场发展迅猛。据 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天然气是21世纪消 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 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前后, 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超过 煤炭,2020年前后,将超过石油,成为一 次能源结构中的第一能源。  相似文献   

7.
能源在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石油能源,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石油工程采油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就探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我国石油工程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指出解决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逐渐位于世界前列,对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需要的能源量也日渐增加,我国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耗大国.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我国在各项能源的使用过程中,石油资源成为了我国最稀缺、最珍贵的能源之一,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石油能源的需...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1、 21世纪是天然气世纪。石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动力、速度和经济腾飞。天然气将是21世纪最重要能源,它将带给人类清洁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未来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预测了世界中长期油气能源需求将以低幅度增长.中国在能源发展中油气仍需保持必要的比例,认为100年来,石油地质理论经历了三个重大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对油气的不断需求,石油地质学面临着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挑战,从世界石油地质和勘探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地质和油气发展状况,提出了9个方面的石油地质理论问题,即跨若干重大构造期油气藏的形成、深层油气藏形成机制、大型油气田形成条件的有效配置、新构造运动形成的高成熟裂解气藏和生物降解为重油——沥青矿藏、未成熟原油的聚集规模、非构造油气藏聚集区带、天然气区的形成、构造与沉积对成烃与成藏全过程的具体控制和封盖层在油气聚集区对烃类相态和分布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11.
四维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维地质空间是由人们所熟悉的三维地质空间与时间轴共同组成。在四维地质空间中被记录下来的地质过程,是用于恢复地质空间的基础。在四维地质学的概念中,地质过程可用“时间链”来描述。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时间轴切片,就对某一时刻的地质意义做出解释.目前四维地质模型广泛应用了古构造、古地貌和沉积环境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27(1):157-157
西北石油地质研究所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位于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兰州市。我所拥有一批石油地质勘探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高中级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我国西北地区石油物探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石油地质综合研究、野外地质调查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3.
FMI测井的地质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符翔  高振中 《测井技术》1998,22(6):435-438
FMI(FullboreFormationMicroImage)测井是在FMS(FormationMicroSeanner)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解决地质问题的又一重要测井技术,它充分体现了测井的高分辨率与连续性的特点,对沉积相研究,储层评价和地层对比等多方面的地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在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经济地质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定量化经济评价的不足以及影响经济评价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构造聚集型水合物藏和成层分散型水合物藏两种天然气水合物藏赋存模式以及赋存地质条件下水合物的经济可采性,并针对布莱克海台对水合物藏经济地质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指出了目前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勘探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种能把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它既管理对象的位置又管理对象的其他属性,而且位置和其他属性是自动关联的。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  相似文献   

17.
略论石油地震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地震地质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整体化系统科学。 它把石油地质与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解释融为一体,是研究盆地发育史、沉积学、精细构造解释、储集层横向预测、烃类检测、油藏描述、地层压力预测等的有力工具,是一门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8.
油气有机成因说认为。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但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并未参与油气生成过程。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存在实验室中从岩样粉末中抽提出有机质所要求的条件。在地球深处有取之不尽的游离氢和挥发性碳化物它们在幔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烃类流体所有的烃类聚集。包括油田、气田沥青矿和可燃性页岩都是在晚第三纪由深部流体非生物生成的。提出了煤与石油一样.都是由深部热液而形成的观点。在 由地幔热液流生成油气和油气聚集的过程中。断至地幔的深大断裂(输导断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油气成因:煤:有机成因:无机成因:地幔: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油地质学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油气有机成因说认为,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但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并未参与油气生成过程,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存在实验室中从岩样粉末中抽提出有机质所要求的条件。在地球深处有取之不尽的游离氢和挥发性碳化物,它们在幔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烃类流体所有的烃类聚集,包括油田、气田,沥青矿和可燃性页岩都是在晚第三纪由深部流体非生物生成的。提出了煤与石油一样,都是由深部热液而形成的观点。在由地幔热液流生成油气和油气聚集的过程中,断至地幔的深大断裂(输导断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Ҵ������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的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地球”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整合地球科学数据资料的一项总体性的国家目标,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比碎屑岩储层更为严重的非均质性,裂缝和孔洞在油气运移和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裂缝和孔洞的渗透作用构成了碳酸盐岩裂缝一孔洞型储层,数字地球用来整合地下地质信息,测井信息,地震信息和遥感信息等,解释出的裂缝和孔洞系统与产油气带吻合性很子。“数字地球”为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