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电力网络调度电话发令模式逐显弊端。为此,本文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等优势,建立了电力调度操作的网络发令系统;通过对电力调度操作网络发令系统的组织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阐明电力调度指令如何安全且自动地送至受令单位。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其能够确保电力调度指令操作的安全性,并能有效提升电网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天津电力公司为实现合理调配电力资源并确保其网络高效运行、透明管理,应用网络运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将网络基础设施的功能内置到电力网络的每个部分之中。  相似文献   

3.
电力是指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完整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简称“工控”)作为电力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确保其网络安全,使其始终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状态,对于保障电力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由于大部分网络都是高度互联的,因此都易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虽然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将入侵警告和安全响应进行很好的结合,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攻击变得越来越普遍且难以检测,其中逃逸技术就是这类技术的一个代表,它可以通过伪装修改网络数据流以此来逃避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结合所学知识和电力工控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工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融合神经网络和Q-learning的方法来对网络中的异常现象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使系统能及时地检测出入侵行为并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电力变压器故障气体和故障类型之间的关系,利用SOM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对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诊断建模。实例分析表明,SOM网络能很好的对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化的要求,将网络控制引入电力电子领域,采用网络控制方式不仅能有利于电力电子模块化,还能提高系统性能。以电力电子领域常用的Boost升压变换器为例,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其网络控制模型,分析了为保证系统控制要求的系统最大时间延迟,并给出了最大延迟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电力-天然气级联故障和系统间的关联性对基础设施脆弱性的影响,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以华中地区某城市电力-天然气网络为例分析了关联基础设施网络在级联故障下的脆弱性.通过对电力、天然气网络的功能特性以及网络之间的关联关系与接口设计标准进行建模,得到了网络的全局脆弱性和最优接口.同时利用网络的关键组件辨识方法,得到了网络的脆弱性指标,为控制基础设施系统的级联故障、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微型机与应用》2014,(23):68-71
分析了电力光通信网络现状和SDN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指出了目前电力光通信存在的问题,并对SD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电力光通信网络的特点提出了SDN技术在未来电力光通信网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力工控系统的运行特征,深入分析电力工控系统入侵攻击的攻击机理和特点,在对电力工控系统攻击特征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工控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构建电力工控系统网络入侵与攻击模型,实现攻击者所能够实施攻击行为的准确刻画,为电力工控系统的攻击行为分析监测预警提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建模工作量大、时空联合表征不足、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网络(GC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GCNLS-STLF。首先,利用LSTM和自注意力机制将原始多维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包含序列间关联关系的电力负荷图;然后,通过GCN、LSTM和图傅里叶变换(GFT)对电力负荷图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全连接层对特征进行重构,并利用残差进行多次预测,以增强原始电力负荷数据的表达能力。在摩洛哥与巴拿马某电站的真实历史电力负荷数据上进行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实验结果显示,与支持向量机(SVM)、LSTM、混合模型CNN-LSTM和基于注意力的CNN-LSTM(CNN-LSTM-attention)等预测模型相比,GCNLS-STLF在摩洛哥全部电力负荷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降低1.94、0.90、0.49和0.37个百分点;在巴拿马电力负荷测试集上的3月份MAPE分别降低1.39、0.94、0.38和0.29个百分点,6月份MAPE分别降低1.40、0.99、0.35和0.28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GC...  相似文献   

10.
考虑DoS攻击对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电力网络控制系统脆弱节点的检测方法和防御策略,采用分布式控制架构设计传感器和RTU的传输路径.通过求解最稀疏矩阵优化问题,提出一种识别并保护电力通信网脆弱节点和边的方法,保证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出一种可以抵御DoS攻击的电力网络控制系统拓扑设计方法,研究系统遭受DoS攻击时能恢复稳定的电力网络控制系统拓扑连接方式. IEEE 9节点系统用于仿真验证,充分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针对该9节点电力网络控制系统,给出了具体的网络攻击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将可视化分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由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海量电 力数据分析及显示等问题,从而辅助电力部门进行决策。针对城市电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 图的电力数据可视分析方法。首先对城市供电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城市供电网络进行建模; 最后根据可视化原则针对城市供电网络中的多种电力数据设计不同的可视化方法进行可视化与 分析。根据合肥市某区域的电力数据的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某一区域的电力 系统运行状态和电力客户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电力传输网络中攻击者常采用多种手段监听电力调度信息,而传统的信息加密方法保持密钥新鲜性的能力较弱,导致电力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和自愈性较低.为此,利用神经网络自学习和自适应的特点,设计了新的电力调度信息加密传输方法.基于神经网络设置混沌序列,并计算连接权矩阵,然后根据行列代换规则对电力调度信息序列实时加密.在此基础上,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电力调度监控力度弱、运行安全差的问题,采用方案设计出一种电力调度安全监控网络,提高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通过设计电力调度系统,总体把握电力运行过程,实现调度指令集中控制;建立DOS运行模型,对电力输送路径进行更新,为电力输送提供安全保证;建立安全监控网络,通过在运行节点设立监控设备,对电力运行实时监控,随时传达设备运行状态;采用生成对抗网络(ACGAN)算法,根据设立的电力安全标准,结果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优化设计;最后根据实验报表将电力调度安全等级分为三级,安全性达到Ⅲ级,允许并网;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本研究安全指标达到90%以上;电力调度中波动频率在40~60 Hz,整体稳定性较好;从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优越性,证实了本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瑞梅  庄其仁 《福建电脑》2010,26(12):56-57
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弥补了传统SDH系统的不足,正逐步成为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主流技术.本文介绍了目前电力光传输网络的一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ASON的特点和技术优势,通过晋江电力建设ASON的实例,论证了ASON在电力通信应用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光传送网络(OTN)是由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发展而来的,并继承了SDH网络的所有优点。针对大颗粒业务传送对SDH网络进行改进。基于OTN在电力通信网中得到广泛应用,阐述了电力OTN网络和设备运维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故障处理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OTN光传送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指导电力通信OTN运维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筠  胡聪  王伟  项旭  李志鹏 《微型电脑应用》2023,(2):179-181+193
针对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中存在的评估专家主观性强、评估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方法。提取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指标数据特征,并采用贝叶斯网络对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指标进行分类,形成典型的电力信息项目评估指标集,并根据专家经验进行初始值赋值;根据区域电力信息项目的建设特点,采用熵权法对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对某区域的238个电力信息项目进行评估,其结果验证了所提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信息项目后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电力移动终端面对现今多种通信网络,存在多通信网自适切换应能力不足的情况。为此,设计基于电力现场的校验系统的移动终端设计。在原有移动终端的基础上,选择TU-30作为GPS模块的核心模块,实现对电力现场的定位,设计移动网络和WiFi网络融合的通信模块,并修改原有的供电电路,防止供电电压过低,利用电力现场校验系统处理现场校验数据,通过XMPP协议和Openfire服务器实现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至此基于电力现场校验系统的移动终端设计完成。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电力移动终端相比,设计的基于电力现场校验系统的移动终端多通信网自适应切换时间缩短了3倍左右,大大提高了多通信网自适应切换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PM 的石化厂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监测系统 ,PM 是基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 ,它与 PLC、上位机等设备共同构成电力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单/双机电力负荷监控系统连入Novell信息网的两种方式:远程工作站方式和本地工作站方式。并对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测控数据共享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力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通讯方式是微波和光纤,其中,微波由于自身的性质,容易受到干扰。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电力网络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