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蒽醌硝化制备二硝基蒽醌时,硝基主要进入蒽醌的α-位,生成α,α’-二硝基蒽醌(1,5-二硝基蒽醌和 1,8-二硝基蒽醌)部分地进入到β-位,生成α,β’-二硝基蒽醌(1,6-二硝基蒽醌和1,7-二硝基蒽醌)和β,β’-二硝基蒽醌(2,6-二硝基蒽醌);另外还有1-硝基蒽醌和未反应的蒽醌。在用于制备染料前,需要加以分离、精制,以达到满意的色光要求。各国染料公司相继发表了一批专利,提出各种分离方法,现将其归纳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直接从硝他介质中分离西德拜耳公司通过改进硝化方法来制备1,5-和1,8-二硝基蒽醌。在搅拌和冷却下,于10分钟内将蒽醌加入到98%硝酸中,混合物于35℃反应3小时,再在68~72℃反应1小时,在继续搅拌下冷却,  相似文献   

2.
在蒽醌二硝化时,除生成1,5-及1,8-二硝基蒽醌外,还生成一定数量的1,6-及1,7-二硝基蒽醌,两者的总量约17%左右,一般井不将其分离,而是将混合物直接加工利用,现将国外专利中用于制成染料及中间体者加以介绍。西德拜耳公司将1,6-和1,7-二硝基蒽醌的混合物与苯胺在100~105℃反应,得1-苯胺基-6和7-硝基蒽醌的混合物,染涤纶为耐晒的红光紫色。适用于载体染色及拚制蓝色,棕色及黑色染料。若将1,6-和1,7-二硝基蒽醌的混合物与对-甲氧基苯胺一起加热,则得1-对-甲氧基苯胺基-6和7-硝基蒽醌的混合物,染涤纶和三醋纤为坚牢紫色。该公司还将1,6-和1,7-二硝基蒽醌的混合物在环丁砜中与氧化钙在180~190℃加热5小时,得到  相似文献   

3.
选用迅凯专用雷尼镍RaneCAT-1000催化剂,进行1-硝基蒽醌加氢制备1-氨基蒽醌的工艺研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加氢的影响,得到优化工艺条件:50g1-硝基蒽醌,200gN,N-二甲基酰胺,催化剂添加量为硝基物的3%,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2MPa,反应时间1h,转速1000r·mi...  相似文献   

4.
前言1-硝基蒽醌是最重要的蒽醌衍生物之一,被用于合成各种药物、染料中间体,特别是氨基蒽醌。虽然可采用各种方法合成得到1-硝基蒽醌,但侧重点仍放在蒽醌的直接硝化法上。然而,用直接硝化法得到的产物包括1-硝基蒽醌、2-硝基蒽醌、1,5-和1,8-二硝基蒽醌以及未反应原料的混合物。人们曾对精制的方法作过大量研究。采用不同试剂处理直接硝化法粗制品可得到颇纯的1-硝基蒽醌。尽管已有数种合成硝基蒽醌方法的报道,我们发现这些方法的α-位选择性均欠佳。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一步法选择合成1-硝基  相似文献   

5.
尹志刚 《精细化工》2014,31(4):511-514
在1,2-二氯乙烷介质中,用混酸将1,5-二氯蒽醌选择性硝化,制备出1,5-二氯-4-硝基蒽醌,后者与过量二乙醇胺进行亲核取代,生成一种含蒽醌发色母体结构的可聚合染料单体:1-(N,N-β-二羟乙基)氨基-5-氯-4-硝基蒽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得到1,5-二氯蒽醌选择性单硝化的较佳工艺条件:使用混酸[n(H2SO4)∶n(HNO3)=2.0∶1.0],投料比n(HNO3)∶n(1,5-二氯蒽醌)=2∶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4 h,单硝化收率达到95%;在n(二乙醇胺)∶n(1,5-二氯-4-硝基蒽醌)=5∶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 h等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达81.5%,最大可见吸收波长(DMF)λmax 1=393.5 nm,λmax 2=514.6 nm。用MS、NMR方法表征了单硝化产物与目标分子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氨基蒽醌和1-硝基蒽醌为原料合成1-甲氨基蒽醌。通过优化合成条件,使1-甲氨基蒽醌的收率达到95%(文献收率88.5%),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二硝基蒽醌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以乙腈、水、二氧六环为流动相(体积比为43∶52∶5),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二硝基蒽醌和1-硝基蒽醌的精密度分别为0.36%和5.98%。该方法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8.
国内文摘     
78021 硫酸法精制1-氨基蒽醌生产试验报告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研究所吉染情报 1977年第4期1~7页工业上采用硫酸精制法,可以得到含量为90%以上的1-氨基蒽醌,其中1,5-,1,8-二氨基蒽醌杂质含量可降至1.5%以下。本法同目前85~#车间后处理方法比较,可省掉亚硫酸钠和保险粉处理两道工序,可减少硝基物的过敏现象。按小试提出的条件进行处理三废,三废可以完全得到解决。本分离方法的缺点是用酸量较大,易腐蚀设备。78022 硫酸法精制1-氨基蒽醌应用试验报告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利用1-氨基蒽醌生产废渣制造染料的方法,将原来的“废渣”制成有价值的分散红棕E-3R。此废渣主要成分为未反应完的蒽醌和1-硝基蒽醌,以及副反应生成的1,5(或1,8)-二硝基蒽醌。废渣中的蒽醌和1-硝基蒽醌进一步硝化转化为1,5(或1,8)-二硝基蒽醌,再将其和废渣中含有的1,5(或1,8)-二硝基蒽醌还原为对应得1,5(或1,8)-二氨基蒽醌,后者氯化为原染料氯代-1,5(或1,8)-二氨基蒽醌。原染料加入扩散剂,经加工后,制造成分散红棕E-3R。  相似文献   

10.
据专利介绍由1,5-二硝基蒽醌(可任(乙心)有无1,8-二硝基蒽醌)一锅法制造溴化的二氨基二羟基蒽醌(分散兰2BLN)。 10份1,5-二硝基蒽醌溶于100份95%硫酸中,温度≤2℃,然后用含有25份硫的50份18%  相似文献   

11.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hydroxynitroanthraquinones such as 1,8-dihydroxy-4,5-dinitroanthraquinone over either palladium-carbon or platinum-carbon catalysts proceeds readily in 75% sulphuric acid at 125°C during 6–12 h at 100 kPa pressur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aminohydroxyanthraquinones in high yield. Catalyst recoveries are excellent. A combined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to give diaminochrysazin in 93% overall yield by a combined nitration of chrysazin and in situ catalytic reduction of the nitration liquors.  相似文献   

12.
以1,8-萘二酸酐为原料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制备1,8-萘二甲酸二钾盐,后在萘为传热介质下异构化合成2,6-萘二甲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确定反应的收率以及酸值;用核磁、质谱和红外光谱鉴定反应产物,并探讨了催化剂选择与浓度、萘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亨克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碘化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碳酸锌好,但其在反应过程中会转化为碳酸锌;在萘添加量为反应原料的3倍,碳酸锌摩尔分数为10%,碘化钾摩尔分数为20%,反应温度450℃,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2,6-萘二甲酸的收率可以达到44.1%。  相似文献   

13.
刘春生  李哲武  罗根祥 《当代化工》2012,(2):114-115,119
研究了在维生素B1催化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1,8-二氨基萘与丁酮反应合成2-乙基-2-甲基-2,3-二氢-1H伯啶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磁搅拌下,当1,8-二氨基萘用量为0.1 mol,丁酮与1,8-二氨基萘的摩尔比在1.2∶1,催化剂用量为2.0%,反应温度为35℃,反应30 min时,最佳产品收率可达到85.2%。维生素B1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合成2-乙基-2-甲基-2,3-二氢-1H伯啶的良好催化剂。产品经熔点、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桉叶素的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雨 《精细化工》2006,23(1):35-37
对云南某香料公司生产的某批桉叶油进行了全组成分析,结果为桉叶素、柠檬烯、对聚伞花素、γ-萜品烯、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芳樟醇、松油烯-4-醇、α-松油醇和未知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98%、9.10%、0.89%、0.79%、0.57%、0.54%、0.27%、0.39%、0.16%、0.02%、0.03%和0.12%。物性分析表明,主要杂质与桉叶素具有相近的沸点和溶解性质,而熔点相差较大,因而确定采用管式熔融结晶技术对桉叶素进行纯化。40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w(桉叶素)≈80%的桉叶油为原料,通过二次重结晶,即首先将原料在-20~-30℃结晶,缓慢发汗至0.5℃,得到w(桉叶素)≥95%的中间产品;再重结晶一次,可得w(桉叶素)≥99.5%的最终产品。实验结果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许东芳  柳清 《应用化工》2006,35(10):779-780
设计合成了3,4-二氨基-1,8-萘酐,以苊作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乙酰化、氧化等七步反应合成的3,4-二氨基-1,8-萘酐,其总收率为11.2%。并用HPLC验证纯度,纯度为98.95%。该化合物作为前体化合物,可继续合成一系列新型萘酰亚胺类抗肿瘤药物。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和GC-MS等表征。  相似文献   

16.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白千层枝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追踪测定白千层扦插苗在移栽过程中精油的得油率、4-松油醇和1,8-桉叶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扦插繁殖后栽培的白千层中提取的精油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各项指标依然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200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1,8-萘二酚和乙酰氯为原料,以三乙胺为吸收剂合成了二乙酸-1,8-萘酚酯,采用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逐一归属。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吸收剂用量等因素对二乙酸-1,8-萘酚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二乙酸-1,8-萘酚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8-萘二酚0.1 mol,n(1,8-萘二酚)︰n(乙酰氯)=1.0︰2.4,三乙胺吸收剂为60 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0 h,在此条件下,二乙酸-1,8-萘酚酯收率可达88.4%。  相似文献   

18.
尹辰  樊君  刘恩周  沈妮  胡晓云  魏嵩 《精细化工》2011,28(3):289-292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经过亚胺化和取代反应合成4-烷氧基-N-十二烷基-1,8-萘酰亚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亚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即n(4-溴-1,8-萘酐)∶n(十二胺)=1∶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中间产物4-溴-N-十二烷基-1,8-萘酰亚胺的产率达79.4%。采用IR、1HNMR对目标产物4-烷氧基-N-十二烷基-1,8-萘酰亚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吸收图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目标产物在无水乙醇中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分别为357 nm和342 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85 nm和490 nm。目标产物在DMF中的荧光量子产率达0.6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锑铅阳极泥真空还原除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在真空气氛下,高锑铅阳极泥还原除锑新工艺。添加3.5%聚乙烯树脂作还原剂,阳极泥蒸发率可达64%(锑脱除率大于98%)。此工艺具有流程短,处理温度低,消耗少,回收率高,劳动强度低,无三废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