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丙烯同少量丁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合成了丙烯同少量下烯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进料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此体系存在“共单体效应”。对所得聚合物用^13C-NMR、IR和DSC等方法进行了表征。^13C-NMR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是单个玎烯单元孤立地分散在连续的聚丙烯链节中。通过DSC发现随着共聚和扣丁烯含量的增加,γ-晶型增多,共聚物的熔融温度下降,熔融范围变宽。  相似文献   

2.
HDPE/PS/HDPE-g-PS合金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接枝共聚物GR-Ⅰ、GR-Ⅱ相容剂研究其对HDPE/PS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MA、DSC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表明在HDPE/PS共混中加入这些相容剂其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3.
AM-DEAM-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丙烯酰胺(AM)、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丙烯酸(AA)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通过IR、NMR、DSC和TG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73℃和240℃,共聚物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开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  相似文献   

5.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膜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乙烯基吡啶-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乙烯基吡啶)(PISIP)五嵌段共聚物,并用IR,NMR,GPC,DSC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AM—DEAM—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然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通过IR、NMR、DSC和TG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和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73℃,240℃共聚物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剪切切性,耐盐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接枝共聚物GR-I、GR-Ⅱ相容剂研究其对HDPE/PS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MA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表明在HDPE/PS共混中加入这些相容剂其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的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行分解;EP的加入使乳胶膜的吸水性降低;在乳胶粒的测试过程中,由于分散程度不同还观察到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丙烯腈-酪素接枝共聚物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广角X光衍射(WAXD)、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对丙烯腈-酪素接枝共聚物(AN-g-Casein)的形态结构、构象、序态及特征放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尖接枝共和物中酪素主要以无定形存在,接枝前酪素大多以β折叠构象存在,接枝后酪素转变为以无规线团及α螺旋构象存在于接枝共聚物中;溶胀DSC表明,以准晶存在于接枝共聚物中的支链聚丙烯腈(PAN)〈其序态随酪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自制接枝共聚物GR-1,GR-Ⅱ相容剂对LDPE/PS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MA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表明在LDPE/PS共混中加入这些相容剂后,其相容性有一定提高,共混物结构形态呈精细分散结构。3  相似文献   

11.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镶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甲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甲基苯乙烯)三元五嵌段共聚物,并用FTIR,^1H-NMR,GPC,DSC,TEM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MsISIMs是制备镶嵌荷电膜的理想膜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由DSC、DMA及TG热分析方法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MA方法能更好地表征N-PMI组分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它一方面可以确定玻璃化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测定材料模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研究自制接枝共聚物GR-Ⅰ、GR-Ⅱ相容剂对LDPE/PS共混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MA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表明在LDPE/PS共混中加入这些相容剂后,其相容性有一定提高。共混物结构形态呈精细分散结构  相似文献   

14.
EVA-g-NIPAAm中接枝链亲水性对热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气氛下预辐射接枝的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亲水性单体丙烯酰胺(AAm)或丙烯酸(AA)混合接枝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上,研究了亲水性单体对接枝反应和接枝产物溶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TMA)等热分析手段来表征其热敏性。结果表明,接枝链亲水性提高,其热敏性转变温度LCST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含二氮杂萘结构聚醚砜酮酮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4-二(4-氯代苯甲酰基)苯及4,4'-二氯二苯砜单体与4-(4-羟基苯基)-2,3-二 氮杂萘-1-酮单体经来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中含有C-N键的杂环聚醚砜酮酮三元共聚物 PPESKK,用 FT-IR、1H-NMR、DSC、 TGA、 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 果表明,PPESKK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可溶性无规共聚物,巨随着砜基比例的增加,共聚物玻璃化温度 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曲章洪 《中国包装》1999,19(4):83-85
国外PVDC工业的发展和垄断我们所指的PVDC是以偏二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由于纯PVDC难以加工应用,均聚物一直无法工业化。本世纪30年代,美国DOW化学公司研制成功VDC-VC共聚物,并取名为“SARAN”,80年代又推出VDC-MA系列,因...  相似文献   

17.
MCS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获得MCS树脂。本文着重考察了MCS树脂的化学结构及胶粒形态。结果表明,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CPE用量、RSH含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溶胀时间及聚合转化率对MCS树脂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均有影响。MCS树脂是接枝共聚物、MMA/S共聚物与MMA均聚物的混合物,橡胶相CPE在MCS树脂中的分散情况为“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EPIPNs。由DSC、TMA和DDV研究表明,IPNs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s的相行为与其粘接剪切强度相关。并确认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增强了IPNs的互穿效应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相行为与粘接剪切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EP IPNs,由DCS、TMA和DDV研究表明,IPNs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s的相行为与其粘接剪切强度相关,并确认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增强了IPNs的互穿效应。  相似文献   

20.
吴大兴  周海 《真空》1992,(3):15-21,8
用不附加另外电源的DC-PCVD装置沉积Si3N4薄膜,,XRD TEM检查出这种Si3N4是非晶态、IR,AES验证这种薄膜的主要成分是Si3N4、TEM与OM研究 薄膜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