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7月11日上午,陈耳东厅长在太原调研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二坝和汾河三期治理工程,现场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建设。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汾河新二坝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一期全部振冲碎石桩施工作业,正在进行一期高压旋喷桩防渗墙施工;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北起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南延工程末端,南至晋祠迎宾路南2000米,全长约12公里,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蓄水。调研中,陈耳东分别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就新二坝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整体面貌及城市品位,实施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结合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就施工条件、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等,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汾河流域面临的典型水资源与水生态问题,提出运用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汾河流域系统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流域内河流水系的原有形态,推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改善,使汾河流域成为带动山西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的核心区,带动山西全省以及其他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修复,立法保护。10月11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由该厅主持编写的《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有序稳步推进,目前草稿已经形成。对山西而言,治汾之重不言而喻。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适时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并于今年7月11日印发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纲要》,随即要求建立健全法规及政策体系,坚持依法推进汾河流域  相似文献   

5.
<正>8月2日,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检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情况。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副厅长白小丹陪同调研。郭迎光先后深入汾河一坝综合治理工程、太原段三期治理工程建设现场、汾河修复工程中游核心区干流工程1号坝建设工程建设现场,听取了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有关工程情况的汇报,查看拟建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汾河新二坝工程坝址,详细了解工程规划思路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新华网、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综合广播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到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汾河一坝综合治理工程进行采访。汾河一坝段综合治理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部分,工程位于太原市上兰村西南汾河峡谷出山口处,主要利用汾河一坝现有枢纽工程建闸蓄水,增加干流水域面积,增大地下水入渗量,利于兰村泉复流,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该工程主要由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山西省内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等七大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以下简称"‘七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力争恢复河流"造血功能"。省水利厅和沿"汾"6市政府将成立汾河流域投资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一场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攻坚战正式打响。摊开中国水系图不难发现,山西境内不少河流是华北各河流的源头。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中有四条发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从源头上扭转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可为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汾河新二坝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工程概况、工程总布置,阐述了工程主要建筑物设计情况。汾河新二坝建成后,可抬高河道水位,在河道内形成壅水水面,实现汾河三期与汾河二坝之间水面连续、汾河公园至汾河二坝之间游船通行,同时可增补地下水,将汾河流域建设成为全省的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汾河流域面临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表径流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污染无明显改善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可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通过分析,认为此次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地基处理中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工艺控制及质量检测。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初春寒峭,滴水成冰。2018年2月9日,平遥县南良庄村南,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的汾河三坝库区清淤现场,十多台挖掘机排成一线,紧张作业,十几辆装载车来回穿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乍暖还寒的初春带来了热情与活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以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汾河三坝是汾河中游干流上主要的水利工程,起着重要的调蓄水量作用,同时作为汾河自流灌区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担  相似文献   

13.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蓄水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拦蓄洪水,为堤外蓄水湿地提供水源,同时河道内形成蓄水水面,增补地下水,修复周边生态环境。文中从设计、运行的角度进行介绍,呈现了汾河中游生态修复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4月18日,时任山西省省长孟学农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工作实施方案》。5月23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1日,《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施行,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为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建立起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条例》对汾河治理究竟有何意义?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将如何贯彻实施?围绕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笔者: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主要目标任务是什  相似文献   

16.
正汾河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基础部分,建设范围始于汾河二坝,止于文峪河入汾河口,途经太原、晋中、吕梁3市5县(市),全长82.2 km。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向堤外湿地补水,利用雨洪资源,增大水域面积,增强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2015年12月,省水利厅以水规计[2015]570号文批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总投资82 533万元。批复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治理段干流上布设蓄水闸坝15座,修建湿地进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指导和合理规划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基本的出发点和任务依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水的需要更为迫切,对生态文明的要求愈来愈高。汾河流域存在地下水位持续降低,地表径流量持续变小,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植被破坏退化加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以及河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等生态问题,通过节水、工程、制度、管理等方面综合性、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思路,实现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汾河中游核心区干流1~5号液压坝坝基地层结构相似,其中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上拟建15座液压坝中坝基地质条件最差,存在工程地质问题最多,地基处理最具代表性的有5座液压坝。对1~5号液压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描述,查明了1~5号液压坝坝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最后采用网格状水泥搅拌连续防渗墙对地基进行了处理,从而保证了1~5号液压坝按期开工和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0.
预制液压坝底板首次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可解决冬季施工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的问题。采用预制底板,实现了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工期的目标,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