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4)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技术的教学工作更加重视。电子信息专业作为一门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对其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97-99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创新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且其教学重难点已经转移,此变化的根源在于教学创新内在推动与社会发展外在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等综合能力。此外随着教学重点迁移,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方式也得以优化,引进了现代化教学模型。项目教学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基于实际项目锻炼学生学习与操作能力,有利于实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对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实践教学能力过程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落后等问题,以沈阳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实践一体化、校企合作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系列改革,从教师基本实践教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此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为地方高校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8)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设计能力以及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新思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中提升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建设的质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构建一个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是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鉴于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设计领域较为广泛,实训的教学体系建立应该从专业特色出发进行建设和完善,文章将进行此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保障本科教学的核心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创新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希能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及提高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6)
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本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多维递进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实习实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及各类学科竞赛等多个维度出发,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近年来,我国高校为适应新课改不断优化教学监管机制、扩大师资规模,但教学问题也随之显现。学生审美水平、实践能力有所下滑,这制约了其综合发展。该文围绕高校装饰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供创新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对工程实践能力有特殊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文章介绍了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三所著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分析其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践课程在日本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日本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独特之处,以期为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
本文针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单片机实验教学现状,总结出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单片机实验的可实施性教学方法,可应用于单片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等教学实践环节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单片机开发设计能力,为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及以后从事单片机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0)
随着我国各行各行的快速发展,高数知识越来越普及应用到各个领域改革发展中,对社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有重要应用价值。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成为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发展,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由此可见,分析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进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5)
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等各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从而提出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以期对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4)
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一项标准,实践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目前社会对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重点转为对教学基地的建设。文章主要对高校平面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闫杰  郭瑞  李根  雍鹏  杨涛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4):135-141
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首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工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三全育人”理念的倡导,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设人才全过程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土木工程类专业具有很强实践性,实践性教学是保证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将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习基地资源相融合,构架一体化全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是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所在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等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的调研与分析,从全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实践平台体系的顶层设计、交叉融合综合实践平台构建、持续稳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团队组建及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设立等方面,探讨与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全过程培养实践平台体系的构建途径和方法,以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教育过程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一环,对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训目标意义重大。实践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内容,是学生获取并掌握实践技能的重要渠道。在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打造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为例,探讨了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等内容,最终得出该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4):101-103
我国在2016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简而言之也就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并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两者的对等,以能够为数量和质量匹配度起到保障作用。在这一目标引导下,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始积极展开转业改革以及课程优化,其中在工业机器人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以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文章重点分析高校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各6所共18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为分析样本,围绕实践教学的理念、目标、构成、特色、组织、师资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梳理、比对和总结,并与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比较,指出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在培养理念和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亟待完善和加强,以确保并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0)
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学习信息的接受与处理、电子产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且对职业技能竞赛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各种职业技能竞赛为了取得最终胜利,通常会要求参赛选手具有较高的电子信息专业水平。在职业技能竞赛的驱动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面临着改革。通过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等方法,进而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实现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对职业技能竞赛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6)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工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德国高校实践教学系和思想训练体系特征,引发对国内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
目前我国高校内工程实践资源比较缺乏,导致大学生的能力严重的不足,因此我们想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就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创立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教学模式。通过校企深度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有效的保障了在校学生综合素质质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中的实际生产、安装、设计、调试等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缩短了大学生培养的周期,实现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的无缝连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9)
项目化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目的就是转变高校固有教学模式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地转化成实践能力。文章以墙绘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了项目化教学的目的、模式以及意义,以期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