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加速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舒兰市水利局李平生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经济,农民致富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域内为半山区,地势复杂,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自1989年以来。我市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开展了以户包小...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小流域的治理中,我们要摆好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重视治理主体的经济利益,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趋动效应,调动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促使小流域治理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这就要根据小流域经济的特点,在做水土保持规划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这个因素,从而使小流域经济能够真正形成规模,产生效益。小流域经济是指在一条或多条小流域组成的区域内发展起来的带有产业化、商品化的经济。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我们要以小流域为依托,以开发性治理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有利于流域内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治理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河北省尚义县水利水保局王树清吉林省白山市水利局梁迎春几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证明:不论搞小流域治理规划,还是开展对验收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效益评价,进行小流域治理效益综合评价尤为重要。进行小流域治理效益综合评价有以下优点:一...  相似文献   

4.
东丰县新立小流域治理管护的经验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陈桂波新立小流域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属于低山丘陵区,流域面积12.6km2,有一个自然村,5个生产组,206户,1023人,511个劳动力,耕地2.96km2。尽管该流域治理年限较长,但由于过去治管...  相似文献   

5.
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是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典型分析,探讨发展小流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以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是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改造自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要建立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防护体系和高效稳定的水土保持经济系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必须走好以下几条路子。1水土保持产业化实践证明,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必须以支柱产业开发为目标,围绕支柱产业配置高效农业经济体系,以小流域治理开发为单元,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水土保持措施、农业措施和开发措施相结合的规模治理开发中,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体系,加快区域内水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  相似文献   

7.
结合北京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并将其推向市场的途径。指出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型转向开发型的真正出路在于促进小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8.
闹峪河小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库区,作为丹南项目区的重点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布局的基础,根据流域自然状况、社会现状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黄山子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与建设示范小流域、生态安全型小流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维护了生态安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水土保持工作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陇中地区马莲小流域乡村振兴型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项目为例,回顾水土保持成效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系统治理、规模治理、分区治理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多年来马莲小流域水土...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笔者就迁安市崇家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综合治理对策同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北京水务》1996,(4):14-15,19
昌平县经济沟模式浅析王平(昌平县水资源局)1986年昌平县在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经 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经济沟”的概念,并将经济沟的探索和开发工作列为县重点工程。在治理上集水土保持、经济效益、科学技术为一体,以小流域为单元,搞好规划.山、水、林、畜、...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的小流域分为3类:富资源型小流域、开发平衡型小流域、辽西丘陵区开发过度小流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规划经营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以及法律性措施。其布设特点是,“镶嵌治理模式”、“金字塔”型治理模式、区域经济与小流域开发治理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蔚县小流域治理从1983年开始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重点治理的29条小流域,总面积639km’,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4.2%,其中12条已通过国家验收,在小流域治理中,我们既重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自觉克服困难,参与竞争,适应市场需求开展水土保持,以经济分析和市场观念来衡量水土保持工作.显示了巨大活力。l树立水土保持参与市场经济的新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这对水土保持工作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既是动力又是压力。经过现状分析.我们认定,水土保持必须顺应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威宁县自1992年开始实施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治理过程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设计,进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建立水堡型生态农业。通过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场的技术辐射,实施责任制度,大搞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基本在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 合理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经过5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累计完成的治理面积81.6km^2,不仅解决了长期围绕流域内  相似文献   

16.
灵山县前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覃安培(广西水利电力厅水土保持处南宁530023)灵山县前进小流域按计划经过5年的治理,基本上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群众脱贫...  相似文献   

17.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实现水土保持与发展流域经济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水保产业化的基础,更是发展水土流失地区农村经济的一条捷径。水土流失治理可有效提高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华石大项目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概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项目区工程的效益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邻水县严格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规范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秀美邻水山川,致富一方农民百姓”为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打造出水土保持精品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治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把水土保持工程作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基础和载体,采取部门投入、业主引进、群众筹资等方式集聚资金。以发展经济果木林、生态旅游林和种草养畜为重点,集中水土保持、水利和国土整治等工程项目.合理布局.连片治理。寓开发于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浅谈圪塔涧流域治理模式李当云平陆县圪塔涧小流域于1988年列入黄河中游地区第三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试点期间,我们根据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积极探讨发展经济高效流域的有效途径,初...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是山丘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我省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水保产业有长足发展,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水土保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水保产业的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小流域开发治理,努力发展小流域经济是建立水保产业的基础;增强水土保持部门自身经济实力,稳定并壮大水保队伍,搞好自身建设是水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另外,结合实际情况应抓三个措施:1、抓好“四荒”拍卖,调动社会各界办水保的积极性。2、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投资力度。3、加快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