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坚持     
我有许多爱好,喜欢看电影,喜欢看足球,喜欢看历史书,喜欢看游戏杂志,喜欢玩游戏……2000年拥有第一台电脑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购买《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的时候。对于游戏方面的各种资讯,没有现在网络上那样丰富,所以到书报店寻找当时所有关于游戏的杂志,当然《家》也就进入了视线,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购买一直到现在。我有个收藏癖,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接触游戏机的玩家,我与作为国内游戏杂志领路人的《电软》自然有着不解之缘。第一次接触《电软》是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帮同学有说有笑地来到一家常去的小卖部买冰棒,突然问看到有一本封面新奇的杂志。拿来一翻.居然是一本专门介绍电子游戏的杂志。这期《电软》介绍了多篇光荣SLG的攻略,  相似文献   

3.
xisailuo 《大众软件》2008,(12):96-99
在第10期杂志上我曾说过“评游析道”栏目今后会更多地关注与国产游戏有关的话题,本期选登了一篇对国产游戏的分析文章,作者xisailuo将从进取精神上来分析国产游戏的衰败根源。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浏览上国内单机游戏论坛的读者,那你很可能见过xisailuo这个名字。对于喜爱某些国产游戏的玩家来说,xisailuo本人一向与他热衷谈论的话题一样具有争议性,各位读者是否赞同他在文章中的观点,欢迎来信与我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4.
异域晨风 《大众软件》2008,(11):129-130
林晓:这篇稿子在我手里有些时候了,作者也曾经百折不挠地数次投稿。其游戏背景是《潜行者》,一款备受某同事推崇的游戏,据说很阴险很变态。不过下面这篇小说,还是洋溢着英雄主义的乐观心态。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电脑》1999,(5)
你们好!看了贵刊99年第4期的“读编往来”后本人亦想说上两句,我是电脑杂志的老读者了,贵刊杂志我年年都订,想来也已有个四五年了,记得我曾看过一篇“侠客英雄传”的游戏攻略,之后不久“仙剑”就出炉了,当时的感觉,贵刊只不过是一游戏刊物,其他一些文章不过如此。 现如今,贵刊的封面也一变再变,靓多了,纸张以及印刷也提高了不少,读者更是与日俱增,真替贵刊高兴。 但高兴之余,我想贵刊亦要看到杂志确实  相似文献   

6.
手游行业的烧钱仍在继续,在我们刚刚制作完上一期杂志的时候,业内又曝出一则重磅消息:搜狐畅游宣布,于2014年1月启动“必赢计划”,设立十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手机游戏产品的收购。而且,不仅仅是搜狐畅游,触控科技、乐动卓越、盛大游戏、乐逗游戏和完美世界等厂商,在手游上的投资也可谓是大手笔。一时间,众多资本纷纷流入手游界。  相似文献   

7.
王建南 《大众软件》2008,(24):127-128
林晓:夏天的时候我收到这篇作品。在空气中都是赛场硝烟味道的夏天,游戏中的战争纵然波澜壮阔,却怎样都不能掩盖真实体育竞技比赛的魅力,于是这篇文章悄然被我收藏在文件夹中,等待在清冷的日子中点燃玩家的回忆,重温电脑前激情澎湃的那日日夜夜。年终,就以这篇散文为“游戏剧场”拉上大幕吧。  相似文献   

8.
在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想需要重申一下游戏评分对于中外玩家的不同意义。这可能是老生常谈,但的确是国内、外玩家面对一个评分时出现不同心态的根源。在我的手边有很多本欧美游戏杂志,随手翻开,你会看到除了个别大篇幅的前瞻(Preview)之外,评论(Review)在内文中占据的比例到了何种夸张的程度。PCGamer杂志曾经用“内含XX款游戏评论”作为封面标题之一,这表明欧美游戏媒体上游戏评论和评分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这些媒体上的评论至今停留在故事、声光、游戏性等游戏指标的点评上,实际上等于我们通常说的“评测”。如果老外必须付出49.99美元去买一款游戏,事先看一看这些细致的评测倒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9.
一直想说说电软的事,不过之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未能在UCG的关联刊物上提,如今既然UCG都做了电软专题,我也便释然了。看到这篇专题很有感触,在那个只能靠杂志获取资讯的年代,游戏杂志于我们普通玩家而言,代表了游戏文化的全部。  相似文献   

10.
暑期到了.随着《街头霸王4》、《三国无双5》等游戏大作纷纷上市,相信学生朋友们花在电脑娱乐上的时间也变得多起来。但是对于喜欢格斗、竞技类等游戏的学生朋友们来说,传统的鼠标和键盘操作实在没有什么快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款手感舒适的游戏手柄了.只需花费几十元就能让自己畅享游戏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庄表伟 《程序员》2007,(3):78-79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Blog,叫做《小游戏,大道理》。是关于一个叫做“Color Linez”的小游戏的。虽然表面上是总结的游戏策略,而我心里一直在琢磨的还是开发管理的事情。这回《程序员》杂志向我约稿关于项目管理的经验,我就想到拿这篇文章来做基础,谈谈我对软件开发风险管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初步进阶篇     
序篇 12月05号,无数的ouaker为之震撼的一天,大家期盼了将近两年半的ouake ⅢArena正式版终于推出了,一个普通的玩家是无法体会出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早在QuakeⅢ Arena Demo发布的时候,一时间凡是可以下载到Demo版的网站全部堵塞(这里也有笔者的“功劳”),每个Quaker都期盼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QuakeⅢArena的味道(血腥味?),对于一个Quak-er来说,那是无比的光荣……前不久《电脑》杂志的完治来找我,让我写一篇03A的专题文章,想想玩Quake游戏也已经有…  相似文献   

13.
当很多人还沉湎在夏日的啤酒和大呼小叫的世界杯的时候,我洗洗睡了,说实话,当我说足球不好看的时候,这段文字是如此的不应景。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对于一个游戏的从业者来说,E3显然更符合我的胃口,感谢CCTV,即便在绿茵场上“乌乌祖拉”的喧嚣声压倒一切的时候,还能够在新闻联播,一句话新闻中,对大洋彼岸的游戏者的节日E3保持了10余秒的关注。E3何时才能真正走向公众,虽然还要假以时日,但对于游戏业界来说,这一最重要的展会,对未来1年乃至更远的游戏行业发展趋势都有着颇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直到现在我一直还在惊叹,NDS上诞生了一款如此强大的3D动作游戏。我想在游戏出来之前有不少人会非常统一地认为这是一颗雷,但是现在,当游戏被放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相信那些曾经对于这款游戏有着偏见的家伙们都会自觉地闭上嘴了。《忍者龙剑传龙剑》以自身无可厚非的高素质赢得了一片掌声。就像胜负师说的那样:这款因为坂垣儿子的意愿而诞生的游戏并非“儿戏”!  相似文献   

15.
寂静岭 暴雨     
其实在上期杂志的时候我有点冤枉这个游戏:它还是有一些水平比较高的谜题的.但是都在支线任务里。说句实话如果这些谜题能够在主线剧情中出现的话我觉得还是能够给游戏加分不少的。其实我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16.
当你在此刻翻开这本杂志,读到这段文字,我敢断言,你心中某一个小角落里,总是藏着一个属于玩家们才会有的梦想,那就是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这永远是个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遥远,还要困难的梦,只有少数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更多的人选择了放弃,把这份爱变成了一种私人的嗜好,又或是像此刻正在键盘上默默打字的我那样,用另一种方式米表达着自己对于游戏的爱。但其实成力一位游戏从业者是否真的那么艰难,而成为一个游戏制作人又是否真的是遥不可及的梦?在和各位读者久违的访谈栏目当中,我们有幸地请来了一位资深的游戏业人士,让我们来听他讲迹一下真正的国内游戏业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如果玩家们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游戏开发者——一个真·游戏人,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经过什么样的锻炼。或许在看完这篇访谈之后,你就会发现,实现自己梦想的路,其实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17.
玩游戏是我最开心的事,只要爸爸不用电脑,我就cd、cd、exe地进入到游戏的天地里.爸爸有时候和我一起玩,有时候见我玩就发脾气,说我没有做作业,其实我早就做完了.他自己经常写完一篇稿子也进到我的游戏世界中驰骋一番,可是手臭得很,一会儿就被踢死了还一个人傻乐.要知道,他玩我的游戏可没有得到我的授仅,我可从来没向他发过脾气(我也不敢).当然啦,我玩他的电脑也不向他申请,作业不多,爸爸妈妈又不在的时候我就“上机”了.有一次,一位叔叔给了我一套他的英国朋友送给他的游戏,叫《M erlin》,模拟直升飞机在驱逐舰的平台上着陆的过程.游戏的量不大,装在一张三寸高密盘上,但难度很大,而目没有什么趣味.游戏总共有三种难度,一种是军舰停在离海不远的地方,你操纵飞机去着陆;第二种是军舰在向前  相似文献   

18.
《微型计算机》2014,(26):68-69
每年的这个当口·都是游戏大作扎堆上市的好时节。这也难怪.平白无故多出两个月的假期(当然不是说的我)不玩玩游戏简直对不起自己。不过·好日子总是要到头的·在你拿到本期杂志的时候·这种不平等待遇已经结束了。当然.回到校园并不意味着不能再玩游戏·相反.对于一群名叫“大学生”的群体来说·这恰恰是一个新的开始——如同WoW中满级才是游戏真正的开始一般。  相似文献   

19.
美国CGW杂志(Computer Gaming World)被公认为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权威的游戏期刊,它所刊登的文章都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和代表性。这篇刊登在98年3月份杂志上的文章概括了去年欧美游戏的精华,我们将它编译出来,谨供读者参考。 最佳游戏:《死星战将Ⅱ:杰迪骑土》(Jedi Knight)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几乎全体CGW编辑部成员(除了一位‘盖兹堡’迷)都将年度最佳游戏的选票投给了由LucasArts出品的《杰迪骑士》。这一奖项是授予那些在游戏风格上有所突破,制作技术方面有所创新,能给玩家带来一种全新感受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大众软件》2010,(6):158-158
发帖 低成本,高回报的时代 软粉 xmengke06 我打游戏算起来也打了很多年,走过了曾经国产游戏比较辉煌的年代,之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现几乎所有关于电脑的杂志都开始诉说一件事“国产游戏的没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