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便捷评价SCC工作性,通过L型仪与坍落度仪两者评价参数间的关联性研究,得出:基于坍落度仪的SCC工作性简易量化评价参数是{2.5 s≤t_(50),t3.5 s,0.35Sl_t/Sf_t0.38};创建SCC钢筋间隙通过自填充性高敏感性立体模型,提出浇筑工作性、多元复合粉体、水粉比概念及"2比"SCC设计新构思;归纳得出SCC研究若干规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CL(Composite Lightweight)结构墙体用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ed Concrete)的特点,阐述了SCC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及生产运输浇筑过程,提出了SCC配比设计要强度、工作性"两手抓"及CL结构墙体SCC现浇要保证及时性、连续性,并且要"选点下料,连续浇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从搅拌站生产出来后,需经过一段间歇时间(运输时间、等候时间、浇筑时间)后,才能浇筑到工程结构部位。如果是浇筑墙体,间歇时间可能会达到4~5 h,间歇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验,研究间歇时间对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聚羧酸外加剂时,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着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之增大;成型时间在4~5 h以内时,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下降;混凝土加水调整前,各时间段成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不明显,加水调整后,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机制砂和碎石的质量波动会影响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通过试验研究了机制砂亚甲蓝(MB)值和碎石含泥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同工作性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调控措施。结果表明:随机制砂MB值增大,且混凝土初始工作性变差,混凝土工作性损失增大,特别是对低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影响更大;碎石含泥量也会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限制碎石含泥量;当机制砂MB值较高时,碎石含泥量必须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需要增加外加剂掺量,才能保证混凝土工作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低胶凝材料SCC性能的因素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水胶比、砂率、粉煤灰和矿粉掺量对低胶凝材料SCC的工作性及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水胶比与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且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所制备的低胶凝材料SCC具有优异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坍落扩展度经时损失仅为8.1%,初始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为20 mm,离析率为4.9%,后期强度增长幅度大,抗水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合比计算和正交试验手段,以大掺量机制砂和低胶凝材料用量制备了自密实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和硬化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基准胶凝材料体系和混凝土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性能、强度、抗碳化性能等技术指标,进行了18组低胶凝材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正交优选试验,研发出胶凝材料用量为380kg/m3、机制砂掺量达50%的水泥-粉煤灰-矿渣粉体系的C30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比同强度等级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低15%~20%。结果表明,利用大掺量机制砂可制备出满足自密实工作性要求的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强度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混凝土柱后极限承载能力,采用当地原材料配制3种不同强度C20、C30、C40的SCC用于混凝土柱加固试验.测试了3种SCC的扩展度及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当地特殊的原材料,成功配制出的三组工作性满足规范要求的SCC用于混凝土柱加固工程;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后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外包SCC强度的增大呈现逐渐增大的规律.且当增大截面采用的外部SCC等级比内部约束混凝土强度高一级时,采用SCC对原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试验后缩尺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提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将总功效系数法运用于评价大气环境下再生高性能混凝土(HPRC)抗碳化性能的指标体系.该方法以混凝土结构抗碳化性能和抗渗透性作为长期性能的主要设计指标,用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渗透系数进行考核;短期性能用混凝土的工作性与强度评价,工作性以坍落度与扩展度为考核指标,强度则根据结构受力状态选择抗压强度或抗折强度为考核指标.将以上四...  相似文献   

9.
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其含量的确定是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中低强度等级、不同流动性能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石灰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类型不同,在坍落度、抗压强度为最佳值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也不同,分别为5%、10%、20%,但对应的水粉比均为0.4.由此推断,在进行中低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设计时,可采用水粉比0.4来预测机制砂的最佳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密实混凝土(SCC)的等级要求,结合原材料性质,并按照CECS 203:2006<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对C55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研究了钢纤维掺最与种类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并通过调整聚羧酸系外加剂掺量使钢纤维混凝土达到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要求.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证明了掺人钢纤维可以在满足自密实性能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