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数字散斑联合变换分数相关测量方法,利用分数相关可以锐化相关峰的作用,在数字散斑联合变换相关运算中用分数傅里叶变换代替傅里叶变换,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对散斑图像进行相位调制,有效地解决了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移变性带来的谱移问题。编程模拟和对拉伸试件位移场测量的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合适的分数傅里叶变换级次和相位调制函数,可以使相关峰的半宽度从4~5pixel锐化到仅1pixel,得到优于傅里叶变换相关的理想输出。  相似文献   

2.
张广军 《光电工程》1990,17(4):53-56
本文讨论金属丝网激光在线检测仪系统。该检测仪系统利用了“激光-傅里叶变换法”,并对被采样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实现了金属丝网二维分布尺寸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迈克尔逊干涉法测量波长所得条纹图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其线性调频信号(chirp信号)特性,提出了基于分数傅里叶变换信号处理方法对迈克尔逊干涉条纹进行处理,实现了激光波长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具有可行性,对于波长范围为400~635 nm的激光,波长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39%。在干涉条纹图被高斯白噪声污损情况下,波长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仍然小于1%。  相似文献   

4.
利用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及希尔伯特一黄变换对激光激发的Lamb波进行模式识别,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只能识别出能量较大的模式;而利用希尔伯特一黄变换可同时识别出能量较大和能量较小的模式。该研究为激光超声检测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海明  姚鹏辉 《计量学报》2023,44(2):284-289
采用协相关性和傅里叶变换-差分吸收光谱法对臭氧浓度进行了在线测量研究。先创建1套能够用于实验室在线监测臭氧浓度的发生装置,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1×10-6;然后应用协相关性对测得的多组背景谱和吸收谱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到最优背景谱和吸收谱,进而准确反演臭氧吸收截面,优化臭氧浓度的计算过程;最后采用傅里叶变换-差分吸收光谱法以及逆傅里叶变换法在320~350 nm波段反演臭氧浓度,成功消除系统噪声的干扰,得到反演臭氧浓度的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6.
在相移算法的点衍射干涉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点衍射干涉测量术.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点衍射干涉测量术是一种建立在点光源衍射干涉理论基础上的测量方法,它采用傅里叶条纹分析方法来求解干涉条纹的相位分布,运用基于BFGS的拟牛顿算法进行三坐标的迭代计算,确定点光源的三维空间坐标.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干扰噪声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高Fourier变换轮廓术测量精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陈文静  苏显渝 《光电工程》2002,29(1):19-22,68
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方法中,对离散的条想方设法进行DFT(离散傅里叶变换)运算,存在“栅栏效应”,离散频谱不能完全无误地代表原连续频谱分布,相当于在频域内发生了谱信息损失。为了减小由“栅栏效应”引入的位相误差,采用了对条纹进行空域数值加权和外插补零方法,从而提高FTP的测量精度。计算机模拟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利用双向测量法测量原理,通过A/D转换器、由计算机控制对主轴回转误差进行数据采集、预处理与转换。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为基础对回转误差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并提出以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的方法对一次偏心分量进行消除。该系统运用于ZHS-1型多功能转台主轴回转精度的实际测量,实现了主轴回转误差的在线测量和实时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同步检测CO、NO、SO_2气体污染物浓度,测量结果与传统测量方法结果比较,准确度方面基本一致,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可以避免气体间相互干扰带来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0.
数字全息技术在温度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种简单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测量方法,实现了金属加热板附近区域的温度场测量。论述了测量原理,建立了实验装置,测量得到了金属加热板附近区域温度场一维分布,此结果与热电偶实际测量得到的温度误差在[-3.05K,0.47K]之内。  相似文献   

11.
在二维平面声压构建技术理论基础上,结合空间傅里叶变换的近场声全息技术,提出一种高测量效率的声场测量方法。以由4个压电元件所构成的矩形活塞换能器阵列为测量对象,进行声场仿真和实验测量,验证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与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面扫描法测量效率提高了560倍,相比积分法计算速度提高两倍,可有效应用于高频换能器阵列的声场测量。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π相移法以及灰度图法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随着被测物体高度梯度的增加,基于灰度图和π相移技术的改进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取得了很好效果,特别是在梯度大于3的情况下适合采用π相移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江毅  黄尚廉 《计量学报》1996,17(3):232-23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光栅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法来实现大型三维曲面表面轮廓非接触测量的新方法,并讨论了滤波器的设计和傅里叶变换轮廓法的最大测量范围。最后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干涉(EFPI)光纤传感器系统的传感原理和腔长解调方法,考虑到EFPI传感器的腔长解调精度会直接影响到传感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精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腔长解调方法。该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的频移性,有效地消除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栅栏效应,提高了傅里叶变换的精度。理论和实践证明,相比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这种利用傅里叶变换频移特性的方法的解调精度至少提高10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旋转状态下航空发动机叶片每个时刻形变量的研究,提出一种利用主动结构光,基于动态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对不同速度下每个时刻三维型面及形变量的测量方法。利用对射激光传感器与AVR单片机设计同步控制装置,结合千兆网相机完成对高速旋转中航空发动机同一叶片的瞬态图像采集,再利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计算出每个时刻下该叶片的三维型面,通过分析,计算出每个时刻下旋转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形变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满足准确度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叶片形变测量方法,具有实时、快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牛成亮  蒋超猛  龚伟 《硅谷》2011,(14):168-168
基于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建立一个函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的模型,并进行运行和分析,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强大而简捷的功能。傅里叶分析就是我们测量出复杂波形,然后寻求确定其中有哪些频率成分。确定一个已知波形的频谱的过程。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计算机算法,它从计算机采集到的数据中计算频谱。用快速傅里叶分析可以把复杂信号分解成简谐信号之和,看到信号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信号频谱分析的经典方法中,功率谱密度是从自相关函数作傅里叶变换来计算的。长期以来认为,比起平均运算来,数字傅里叶变换是更为繁复的处理。所以,傅里叶变换常常是在平均乘积的截出序列上实现的。截出通常是由有限的测量时间(改进统计稳定性),由可允许的计算时间或由于作波长测量时测量采样数目的有限所引起的。由于今天的数字傅里叶变换方法是种快速运算,所以目前人们计算功率谱密度所用方法是首先对所有数据点作变换,随后再平均。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聚焦换能器焦点处的声强比较大,直接测量容易造成水听器损坏。为了间接获得焦点处声压,将全息测量面近似等效为声源面,结合空间傅里叶变换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测量效率的聚焦换能器声场测量方法。以球面自聚焦换能器为对象,进行声场测量方法的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积分法推算效率提高了1倍,测量误差保持在有效范围内,该方法可以有效用于聚焦换能器声场测量。  相似文献   

19.
余弦变换广泛应用于图像和视频的压缩编码以及模式识别之中。余弦变换为实偶对称的傅里叶变换,把实偶对称物体传送到位于傅里叶变换透镜前焦面的空间光调制器上,采用单色均匀平面激光光波照射,则在后焦面上为光波复振幅分布为实偶对称物体的傅里叶变换,即为物体的余弦变换。由于余弦变换谱系数既有正实数又有负实数,提出了采用傅里叶变换同轴数字全息方法记录余弦变换谱系数,通过把数字全息图减去参考光光强和物光光强而得到余弦变换系数。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应用于图像的快速余弦变换。  相似文献   

20.
Lamb波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使得利用Lamb波信号的时域或频域特征实现缺陷的定量检测具有一定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在频率-波数内分析激光Lamb波传播特性的方法。基于全光学型激光超声检测系统,脉冲激光在固定位置激励,连续激光一维线扫描接收,获得时间-空间波场信号,可直观地显示激光Lamb波信号的传播特性以及激光Lamb波与缺陷之间的作用规律。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将波场信号从时间-空间域转换到频率-波数域,可有效识别信号中包含的各模态信息。为了保留空间信息,借鉴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思想,采用短空间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沿扫描路径上波数的分布,从中可直观看出缺陷的位置。采用带通滤波结合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短空间二维傅里叶变换的结果进行了优化。分别在有、无缺陷铝板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