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氯化铅和氯化亚铁混合溶液中电解提取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隔膜袋电解法从氯化铅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电解提取铅。通过维持隔膜袋里混合溶液小的静压头,避免含有三价铁离子的阳极液扩散进入阴极室。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500 A/m2、阴极液中Pb2+质量浓度50 g/L、电解温度90℃、电解时间1.5 h的条件下,阴、阳极的电流效率分别达到95%、80%。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3^2-、NH3·H2O、Cu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一浓度0.1mol/L.NH3·H20浓度1.6mol/L,Cu^2+浓度0.04mol/L,Na2C03浓度0.1mol/L,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8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8%左右;浸出过程中加入SO3^2-,保证Sx^2-和S2O3^2-的稳定性,并减少因S单质、CuS和Cu2S的沉积而阻碍浸金传质过程的影响;NH3·H2O不仅调节浸出pH值,而且与Cu^2+形成[Cu(NH3)4]^2+,促进金的浸出。  相似文献   

3.
崔焱  林艳  谢刚  杨大锦 《黄金》2014,(4):50-57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技术等电化学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电解液体系中各阴阳离子对锑电沉积过程的影响。通过测定Sb3+、NH+4、F-、SO2-4及草酸等组分不同质量浓度下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稳态极化曲线及塔菲尔曲线,分析了各离子在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确定了H2SO4-NH4F-SbF3电解液体系合适的成分为Sb3+90~120 g/L、NH+450 g/L、F-80 g/L、H2SO4360 g/L、H2C2O44~10 g/L。在此电解液体系下进行了粗锑的电解精炼试验,阴极锑纯度为99.943 6%,达到国标1号精锑标准,阴极电流效率为97.60%。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锰电解返回液输送管道中结晶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六水铵镁矾复盐((NH4)2Mg(SO4)2·6H2O)。实验得到温度对锰电解返回液结晶析出的影响关系曲线为Cr=0.017T+1.28。为避免冬季生产发生结晶沉淀堵塞管道的问题,硫酸镁与硫酸铵浓度之和不应超过1.45mol/L。根据(NH4)2SO4与MgSO。可形成不同Mg2+/2NH4+比的两种复盐的原理,探索了高温浓缩结晶分离Mg2+离子的方法,110℃结晶析出物中镁铵比为1.02,高于结晶前溶液中的镁铵比O.92。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 2-3、NH3? H2 O、Cu 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 2-3浓度0.1 mol/L, NH3? H2 O浓度1.6 mol/L,Cu 2+浓度0.04 mol/L,Na2 CO3浓度0.1 mol/L,搅拌速度500 r/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8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8%左右;浸出过程中加入SO 2-3,保证S 2-x和S2 O 2-3的稳定性,并减少因S单质、CuS和Cu2 S的沉积而阻碍浸金传质过程的影响;NH3? H2 O不仅调节浸出pH值,而且与Cu 2+形成[Cu(NH3)4]2+,促进金的浸出。  相似文献   

6.
钢铁化学法磷化发黑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钢铁化学法着黑色溶液的组成及工艺参数:K2Cr2O710g/L、MnSO4 4g/L、(NH4)2SO4 20g/L、Zn(H2PO4)2 20g/L、KNO3 12g/L、CuSO4 6g/L、添加剂A(钼酸铵)2~3g/L、添加剂B(柠檬酸盐)3g/L、H3PO4适量、pH值为1.5~2.5、温度为10.25℃(室温)、时间为12~18min。分析了该着色液着色的机理,着重讨论了该配方各组分的作用及其对着黑色膜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发黑具有着色时间短、环境污染小、黑膜附着力强、光泽性好特点,同时该膜提高了钢铁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李京雄  温欣荣  涂常青 《黄金》2006,27(8):41-43
文中研究了离子缔合物体系浮选分离镉(Ⅱ)的行为及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固体NaCl用量为1.0g.0.1mol/L KI溶液和0.01mol/L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用量均为1.0ml时,Cd^2+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离子缔合物(CPB)2(CdI4)而被定量浮选,而Zn^2+、Ni^2+、Mn^2+、Co^2+、Fe^2+等离子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Cd^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并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镉(Ⅱ)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酒石酸钠为配合剂,采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从不锈钢酸洗废水中去除重金属镍铬离子,考察了电渗析时间、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和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镍、铬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膜三室电渗析槽进行电渗析,以石墨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在极板间距15cm、阴极室酒石酸钠浓度0.24mol/L、初始电流密度273 A/m2条件下,电渗析12h后,废水中总铬离子质量浓度从150mg/L降至0.910mg/L,总镍质量浓度从100mg/L降低至0.326mg/L,处理后废水中镍铬离子质量浓度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郭远凯  温欣荣  涂常青 《黄金》2005,26(10):37-39
研究了硫酸铵-硫氰酸铵-甲基紫液-固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1.0g(NH4)2SO4存在下,当0,01mol/L硫氰酸铵和0.001mol/L甲基紫(MV)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ml、0.6ml时,NH4SCN-MV-Hg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从而使Hg^2+被定量浮选,而Zn^2+、Cd^2+、Cu^2+、Mn^2+、Ni^2+、Fe^2+、Al^3+等离子不被浮选,实现了Hg^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该方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提出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代替现有的布袋式隔膜,同时采用钌铱钽三元氧化物涂层电极作为阳极,结合现有的304不锈钢板作为阴极构成新型的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用于电解锰的生产。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可将锰离子限制在阴极区,避免锰在阳极的沉积;研究发现,采用该电解槽沉积锰时,合适的锰离子浓度为20~25 g/L,该浓度下,合适的抗氧化剂(NH4)2SO3的添加量为0.2 g/L,最佳的电流密度为45~50 m A/cm2,电流效率达到68%,电解槽槽压比传统槽压低约0.5 V,无硒电解沉积吨锰能耗降至5 700 k W·h;所沉积锰板平整,晶粒细致均匀,有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