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本《原子能产业新闻》2001年10月18日报道】 日本核电公司已经向经济产业大臣提出了拆解日本国内第一座商用堆东海核电站(气冷堆、功率为166 MW)的申请。东海核电站是1966年7月开始运营的日本第一座商用堆,1998年3月停运,累计发电量为290.0672亿千瓦时,累计设备利用率为62.9%。今后,计划从2001年12月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工程、用大约30年时间完成所有设施的拆除作业。下面就对东海堆的退役计划概要作一介绍。 退役作业计划分4个阶段进行 由于东海核电站的退役措施计划为一项长期计划,所以整个计划在体现退役措施概要的基础上,将退役工程分…  相似文献   

2.
《辐射防护》2020,40(3):222
正日本原子能公司(JAPC)已经向日本核安全监管机构申请东海核电站2号机组运行前检查,该项检查标志着日本反应堆重启程序进入最终监管阶段。根据日本反应堆重启程序,核电站运营者必须向核监管局(NRA)申请:反应堆装置更改许可、核电站加固建设计划审批、确保机组满足新安全要求的最终安全检查。NRA要求运营商在接到反应堆加固  相似文献   

3.
VRdose评估系统及其在日本普贤核电退役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Rdose评估系统是由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署(OECD/NEA)Halden反应堆工程中心共同研究开发的。该系统具有模拟退役解体的全过程、量化退役中放射性废物及工作人员在辐射环境中的工作量、实现辐射强度分布的可视化、优化退役计划等功能。本文介绍VRdose评估系统及其在日本普贤核电站退役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原子》1996年8月号第5页报道】日本原子力发电公司在6月28日召开的委员会会议上正式决定,1998年3月底终止日本唯一的一座气冷堆——东海1号166MW核电机组的商业运行。该堆的退役工作将持续约15—20年。尽管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早已拆除了日本动力示范堆(12 MWBWR),但商用堆退役在日本还是第一次。同一天,日本原子力发电公司总经理TakaoFujie先生在茨城县府拜会了该县副知事  相似文献   

5.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确立了用远距离操作解体停止使用后处理特别研究设施“JRTF”的废物贮存容器等的技术。从1999年度开始经现场试验,运用到实际设备的解体。JRTF是日本第一座乏燃料后处理设施,用于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东海后处理工厂的验证试验和运行人员的培训。该设施于1970年停止运行,从1990年开始进行解体技术的开发。摘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开发出离子源装置  相似文献   

6.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9年 1月号第77页报道】 日本核电技术机构 1998年 11月 17日宣布 ,从 19日开始着手开发被定为废堆的日本东海核电站的混凝土再利用技术和蒸汽发生器的去污技术。在业已停运的东海核电站 ,为利用厂房中不必进行辐射管理的场所及一部分蒸汽发生器 ,开发针对伴随废堆解体作业产生的大量混凝材料和污染管道的去污技术 ,以确立经济有效的拆解技术。另外核电机构还受通产省委托 ,进行将废堆设备用于实用性发电反应堆的确证试验 ,这些工作都将在 2 0 0 2年之前完成。混凝土再利用技术是取出常规岛的石块、碎石及砂子 ,再…  相似文献   

7.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9年 5月刊报道】 日本对核电站的老龄化对策的研究是根据国外的动向 ,以预防性保养策略为基础 ,在通产首与电力界的合作之下于 90年代初开始的。东京电力公司、关西电力公司、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等 3家公司针对福岛第一 1号机组、美浜 1号机组和敦贺 1号机组制定了老龄化对策计划表。该计划表通过通产省顾问会审议后向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提交了报告 ,于今年 2月 8日公布实施。其他国家的核电站老龄化对策 (设备寿期管理 )研究也与日本同步进行着 ,并正在制定反映各国核电站运行与保养状况及有关原子能状况的计划表。…  相似文献   

8.
[英国《国际工程》1994年10号第2页报道]日本原子力发电公司(JAPC)董事长Iida于今年8月16日正式宣布,该电力公司已对其敦贺核电站1号机组退役政策作出决定。这是日本公开提出退役的第一套运行中的核电机组。  相似文献   

9.
在核电厂的某些区域,因高放射性、表面污染或空气污染而难以接近,如果计划在这种环境中的作业,虚拟现实模拟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本文介绍一种已由日本原子能机构(JAEA)开发,并在日本普贤核电站退役工程中应用的VRdose应用软件。该系统支持量化放射性废物和辐射强度总量分布的可视化、拆除解体过程的模拟、辐射环境中工作量的评估统计以及优化退役计划等方面。该系统也可应用于教育和训练工作人员,以及赢得公众的理解和认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8年 7月号第5 7页报道】 东芝与英国核燃料公司(BNFL)在核电站的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等广泛的领域就技术合作问题达成协议。合作伊始 ,双方便共同开发了用于向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混杂固体废物中浇注的水泥沙浆。该水泥沙浆可保持大约 3小时的流动性 ,而且不会产生材料分离。目前日本各电力公司计划在核电站内设置混杂固体废物的水泥浇注装置 ,东芝与BNFL便共同接受订货。放射性混杂固体是指在核电站进行定期检修或改造工程中替换下来的零部件或用于工程的各种材料等等非可燃性废物。各电力公司就用水泥沙浆浇…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确立了用远距离操作解体停止使用后处理特别研究设施“JRTF”的废物贮存容器等的技术。从1999年度开始经现场试验,运用到实际设备的解体。JRTF是日本第一座乏燃料后处理设施,用于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东海后处理工厂的验证试验和运行人员的培训。该设施于1970年停止运行,从1990年开始进行解体技术的开发。摘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信息》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确立了用远距离操作的解体技术  相似文献   

12.
【瑞士《核子欧洲》1984年3月号第12页报道】瑞典拥有正在运行的核电站10座,另外两座将于1985年投入运行。瑞典1983年电力消耗中的40%是核电。其诸核电站情况见表1。瑞典核电站所用的反应堆、核蒸汽系统、汽轮机、发电机和大量辅助设备,大部分是由瑞典通用电气公司一原子能公司、施塔尔—拉瓦尔汽轮机公司等制造的。核电站的设  相似文献   

13.
【日本《原子能视野》1999年 2月号第 5 7页报道】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确立了对已经停运的后处理研究设施“JRTF”的废物贮存罐进行远距离操作的解体技术。从 1999年开始 ,经过实地试验之后 ,将进行具体设备的实地解体活动。 JRTF是日本第一座乏燃料后处理设施 ,也曾是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和东海处理工厂进行实证试验和训练操作人员的场所。1970年停止使用 ,从 1990年开始在此进行解体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原研确立了远距离操作解体技术  相似文献   

14.
【日本《原子能视野》 1999年 4月号第40页报道】 将重新建立来自公众的信赖作为重点课题日本核电公司发表了“1999年度运营基本方针”。这一以“尽最大努力再次赢得信赖 ,树立适合 2 1世纪新的企业形象和确立相应的体制”为目标的方针包括的重点课题有 :1.核电站的安全和持续稳定运行 ;2 .乏燃料贮存对策及轻水堆钚利用计划的制定 ;3.敦贺3、 4号机组增建计划等的制定 ;4.东海核电站退役措施的制定 ;5 .推进面向未来的开发研究 ;6 .制定未来构想 ;7.降低成本和强化财务素质 ;8.重新认识业务运营和有效利用网上信息等 8个重点课题以及因 19…  相似文献   

15.
【日本原子能产业协会网站2009年9月14日报道】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JAPC)2009年9月3日宣布,该公司获准继续运行敦贺1号机组,直至2016年。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力示范(JPDR)退役计划已于1996年4月顺利完成,这是日本首次尝试拆除一个核电站,该大纲分为两大阶段:退役技术的开发和研究、JPDR拆除工作的实施。第一阶段为开发各种拆除技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所开发的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JPDR的实际拆除工作中,同时这些技术的有效性也通过拆除工作得到了验证,另外,在拆除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及技术要点,并建立了退役数据库。从JPDR退役计划中所得到的经验与数据有助于未来商业核电站的退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原子能产业新闻》2001年5月24日报道】 根据罗马尼亚国营电力公司Nuclearelectrica 5月9日发布的消息,罗马尼亚国家原子能活动管理委员会将把该国唯一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切尔沃纳达核电站号机组(CANDU堆,706 MW )的运行许可证延长至2003年。 该反应堆是1996年12月开始商运的,它是欧洲第一座重水堆,同时它也是西方核供应商(加拿大原子能公司)在东欧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 罗马尼亚规定,每隔两年审查更新运行许可证。 在该核电站还有1983年开工建造的同类型2号机组(但始终未投入运行)。 罗马尼亚切尔纳沃达1号机组更新运行许可…  相似文献   

18.
通过JPDR拆除项目,收集到了多种拆除工作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为了基础工作建立了单位生产力要素,即建立了人力需求与具体参数,如培件重量、工作空间等因素之间的联系。于是将单位生产力要素应用于工程管理数据计算模型中,如反应堆退役管理程序COSMARD中的人力需求及工人所受辐照剂量。东海村核电站退役计划是日本第一座商业核电站退役工程。应用COSMARD程序对该计划进行了评估以对该工程给以描述,发现评估结果有助于制定详细的东海村核电站退役计划。  相似文献   

19.
【日本《原子能快报》1984年3月8日第12页报道】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于1984 年3月5日开始处理掉下的辐照燃料。这些辐照燃料是1983年8月1日从敦贺核电站的吊车上掉下来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原子能视野》2001年4月刊第9页报道】 俄罗斯正在建造的罗斯托夫核电站1号机组(VVER-1000)于1月21日初次装上163个燃料组件。 罗斯托夫1号机组如果试运行顺利,那么2月中旬就能达到首次临界,3月就能并网发电,8月即可满功率运行。另外,俄罗斯原子能管理当局将在10月签发运行许可证。如果该机组开始商业运行,那么自从1990年投入商业运行的斯摩棱斯克3号机组(RBMK-1000)以来,由前苏联转入俄罗斯的第一个新建核电站开始运行。 1979年11月,前苏联决定建造拥有4座VVER-1000机组的罗斯托夫核电站,工程相继开始之后,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