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君德 《计算机》2001,(27):2-2
全球加入WTO的国家已经有141个了,而中国还不是。这意味着: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早已按着同一个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竞争,而我国还是个门外权。他们久经沙场,我们刚摸着门槛,他们老奸巨滑。我们懵懵懂懂。最可怕的是,他们已经修炼得很厉害很厉害了,而我们有很多人(特别是有很过管理者)对此还不以为然,自我感觉还特别的好,稀里糊涂地过着日子。他们清醒着,我们迷糊着……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2000,(50)
你敢承认落后吗?我们中国人90%的人嘴上敢,实际上不愿,实际就是不敢!不但不敢,还经常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证明自己并不落后。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日本人发现自己落后了,在信息技术方面落后了,发誓要把电信费用降下来,为国家发展信息技术扫清障碍。他们表示,不然的话,2005年,日本就将与信息强人的称谓无缘。日本人厉害。他们已经在用第三代手机玩联网游戏,反而说自己落后;我们在打固定电话,反而觉得这已经是很现代了,很好了。日本人认为:必须降低介入费用,让4000万人介入高速的Internet。而我们在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3.
老鸭 《电脑迷》2009,(14):87-87
相信很多玩家,已经完全领略到资料片《龙穴迷踪》中新怪物的实力了。要杀死他们,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虽然说战斗技巧十分关键,但没有强大的装备作为支撑,再厉害的英雄也是棵白菜。  相似文献   

4.
Internet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这些词对于喜爱电脑的朋友已不会陌生。90年代以来,Internet在全球迅猛发展,网络数及用户数不断上升。目前,全球接通Internet的国家已近160个,用户数在1996年上半年已达6300多万。这些数字还在被不断而至的全球用户迅速刷新着。据有关业内专家预计,到2000年  相似文献   

5.
《微型计算机》2009,(14):12-12
发电一直是个大问题,火电厂耗能又不环保;水电站不仅工程量大,还容易影响地质和气候:核电站倒是很厉害,但无论核电站的安全措施在理论上是如何的周密,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这家伙旁边安居乐业。而在现阶段,一些新兴的发电方式仍然显得实用度不够:太阳能更多地只是用来烧烧热水;  相似文献   

6.
轻有很多级别,一般来说,轻如鸿毛就已经很不得了了。不过还有比经更厉害的,轻如空气!  相似文献   

7.
时下,高清电影、高清电视这些理论名词已慢慢成为现实走入我们的家庭。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高清这个虽不是很新鲜的玩意儿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要真实地观看全高清影视,其对我们用于观看的显示器或者电视机是有要求的,它们的联姻也讲究门当户对!  相似文献   

8.
天下聚会     
《游戏机实用技术》2008,(23):125-125
很高兴“天下聚会”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与深圳玩家面对面直接交流。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拘谨,不过大家都是玩游戏的朋友,因此三言两语之后立刻就熟悉了。我带去了单位的PS3,现场演示了一些视频和游戏,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好多人都拉着我说了很多他们的看法和意见,特别要感谢的是笛音朋友对NDS报道的大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有报道说,美国某个学校的学生上学没有纸张、没有课本,只带电脑上学。这催生出一个很热门的行业叫网络教师,主要是设计课程内容。这个报道的后续消息是虽然这个学校很贵,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排队等着进这个学校,这说明他们的教育是很有效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一个学者曾提醒我们注意一件事情,小孩子的学习方式在改变,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善于使用数位媒体来学习。我们很少注重这个问题,那就是下一代的学习:方式,他们生出来就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讲的东西不一样,学习方式不一样。以前的方式也许适合上一代,不一定适合下一代。在教室里面教学生,他们注意力就很低,可是他们在网络上注意力很高,吸收很快。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国成功加入了WTO,这使得中国IT产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WTO将会给中国IT产业带来哪些发展机会?中国IT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面临着哪些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对于这些问题,我想提一些看法。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认为,加入WTO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但是从我们自身的实践来讲,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我认为短期内挑战大于机遇,因为中国的企业要成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很多方面还没有准备好。如果我们要成为全球生态系统里的一分子,我们还得在信息交流、在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广南  Jack 《电脑》2009,(9):62-62,64,66
最近出去采访,和一些主机厂商的老板和研发人员交流,老是听到他们谈到ARM、WindowsCE、X86等技术名词,小编是做媒体的,基本上对这些东西能理解,但是一想到我们的渠道、终端以及车主未必了解这些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技术名词,所以小编觉得很有必要对这些名词及相关内容做些解释,让大家特别是非技术人员对这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小编收集了很多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还请教了不少业内专家,特别做如下的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陈钢 《互联网周刊》2004,(39):26-30
2004年北方的寒风似乎来得特别早,不过这并未丝毫影响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龙电子城里熙熙攘攘的人流。33岁的马应平在这里做电脑配件(主要是显示器)生意已经有三年光景,两个顾客刚刚在他的柜台买了一台液晶显示器。“最近LCD的销售特别好,主要是降价厉害,像他们刚刚买走的这台15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两个多月前的价格是2300元,现在只要1999元。”马老板说,“估计价格还要降。”  相似文献   

13.
李柏松 《玩电脑》2004,(11):1-1
我经常接触到的计算机使用多数都是这样:他们知道上网需要防火墙,却总是无意中下载了木马或被病毒感染的程序;他们的计算机安装了两种以上的知名杀毒软件,但其病毒库的最后更新日期却是一年前。也许他们很有钱,甚至在现实社会中还很有地位,但在互联网的空间里,他们就是平民,需要我们来保护。  相似文献   

14.
当我面对每个被采访对象时。他们都会疑惑的反问我“月入一万算有钱吗?我觉得我很穷耶!”我明白,他们不是矫情,尽管对于刚进入IT行业,月薪可能只有一两千元的IT新人来说,他们是值得羡慕的。但他们自己却明白,眼下还远不是该骄傲的时候,谁也不敢把自己当成牛人。他们还在谨慎小心地努力着,奋斗着。不管骄傲或是谦逊,让我们一起来取个经——怎样才能月薪上万?  相似文献   

15.
《电脑爱好者》2003,(15):21-21
自从我们的挑战任务公布后,不少读者都发来了自己的方案,其中有一些读者的方法令我们耳目一新,比如:张守闰、毛登峰等读者,他们不仅完成了挑战,而且还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技巧,在此特别对他们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似乎是在一夜间,《谁动了我的奶酪?》热浪从欧美吹到了全球,也吹到了中国,街上捧读《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男男女女着实不在少数,偶然地从网络中读到了它。之后,就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那就是———就算X、C、H和J找到了迷宫里所有的奶酪,那又怎样?他们要狂欢一下才对吗?他们的精神是不是就一定值得我们学习了呢?可悲啊!大家有没有想过当迷宫中所有的奶酪都吃完了,他们该怎么办。由此我想到我们个人、我们的集体、我们的国家乃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与书中主人公同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奶酪源枯竭了,我们怎么…  相似文献   

17.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验已在全球“发酵”。许多国家以硅谷为模板,纷纷起而效尤,像在法国松提尔区,就有大批以 Internet为主的科技新兴公司进驻,被媒体喻为“硅松提尔” (Silicon Sentier);而日本也有意学习硅谷的经验,在东京涉谷成立专区,区内已有六百多家网络企业,他们纷纷派员赴美“取经”或请专家来“传经送宝”。这种现象在国内的几个 IT大城市中也很普遍,虽然国内难见那种“传经送宝”式的热闹,但“克隆”现象却“遍地开花”。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能象硅谷一样发展起来。但笔者却总是怀疑:硅谷的经验真能复制成…  相似文献   

18.
《微型计算机》2010,(17):17-17
其实现在不仅冬天早就结束,春天也似乎差不多离我们而去了,但天气似乎才刚刚暖和起来。想想看从去年11月就开始的寒冷到过分的天气,这几乎成为很多年轻人记忆当中寒冷时间最长的一年。为什么今年冬天这么厉害?很多“环保人士”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所谓“气候异常”(“环保人士”好像什么情况都能用“全球变暖”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喜欢观看激烈的比赛,今年的超级碗橄榄球大赛很有可能没能让你尽兴。当然,如果你是西雅图海鹰队的粉丝,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还好每隔两年我们都有奥运会可看。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奥运会,每场比赛都是那么竞争激烈,精彩纷呈,胜负往往在刹那之间。奥运会的裁判掌握着精确的计时设备,还可以进行即时回放,以便确定哪个运动员应该得分。他们非常清楚,设备的准确度决定着金银铜牌的归属,甚至决定着运动员是否会与奖牌失之交臂,更不用说事关国家荣誉了。  相似文献   

20.
梁子 《大众硬件》2008,(3):106-113
“这是个高手匮乏的年代!” 跟作者梁子在QQ里面闲聊的时候,我这样感叹了一句。梁子如此回复道:“其实有很多热爱电脑的人,因为很多生活的压力,都告别了每个时代的顶级我以前见过一个老哥,自己学汇编自己给硬件模块写信息,那个时候真是我的偶像可他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最后还是告别了他自己的辉煌,想想那些人,真的感觉很凄凉……还有那些焊工一流、懂电路、自己改造显卡核心、刷BIOS、改电容的人,想想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手。还有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可惜很多高手现在都废了,就是因为现实生活啊!”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那种高手吗?还存在那种高手吗? 白天烤着鱿鱼串的梁子,就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中,默默地坚守着一份对电脑的热忱。而这份热忱,进一步激励他在显卡超频版满天飞的今天,用自己的方式再度对显卡进行了性能挖掘。而梁子的这份狂热,和由此所写的文章,为这个日渐式微的DIY时代奏响了一曲悲歌。 谨以这段话纪念那些曾经的高手们,并为正在诞生中的高手们喝一声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