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物元模型,对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对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淳区2012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处于Ⅱ级水平,预测2015年和2020年分别处于Ⅱ级和Ⅰ级水平,评价结果与《高淳区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相一致。对指标权重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改进模糊物元分析法稳定性较好,评价结果较可信。因此,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分析法对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适用性较强,是一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度需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水资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5级评价标准。针对评价体系,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取南京市高淳区为实例,介绍了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评价城市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状况,从综合用水和节水、工业、农业、生活、水生态与环境、节水管理6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并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参照,以南京市高淳区为实例进行评价。计算得出高淳区2012年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2017年将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与实际情况及规划预期相符。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武进区2015年末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实现程度,从用水保障、用水效率、水生态保护、管理能力和支撑能力5个方面,参照江苏省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共选取21项指标评估武进区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结果表明,2015年末武进区水资源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正>一、高淳区水务信息化现状近年,南京市高淳区随着水务事业蓬勃发展,在防汛抗旱、水资源、洪水预报、农田水利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存在明显缺陷,主要问题体现在:①防汛抗旱、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等数据缺少统计分析工具和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无法动态获取、实时更新、快速反应业务变化信息。②全区已经开展了水利普查工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6,(9):42-45
构建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方法进行区域水资源管理能力评价,对落实"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改进TOPSIS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方法。以河北省衡水市水资源管理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可以用于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高淳区是农业大区、水利大区,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在全面分析农村水利现状和水利现代化目标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农村水利现代化监督考核措施、建立农村水利现代化规划保障体系、规范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加强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体系等6大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4年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之间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水资源综合指数总体上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度值由0.373 2上升到0.911 9,从失调衰退高速发展到良好协调状态(2009、2013年两个驻点除外);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主城区(0.713 9)属于中度协调型,江宁区(0.602 4)属于初级协调型,浦口区(0.547 5)、溧水区(0.589 0)和高淳区(0.569 8)属于勉强协调型,六合区(0.453 2)属于失调衰退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基于总量和强度控制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的可行性,在分析水资源双控行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总量和强度控制的南京市浦口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浦口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浦口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6年为一般,2020年为较好,2025年为较好。这与浦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说明在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时,可建立基于总量和强度控制的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应急管理研究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科学及时的对水资源突发事件进行准确预测,并对水资源在应急状态的配置效益和管理能力进行研究。文章结合水资源突发事件过程构建了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详细分析了G1法和改进的熵权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了基于最小偏差的组合权重模型;以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针对该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深入探讨并给出相应建议。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应急状态下大凌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泵站管理现代化是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泵站现代化管理评价为泵站管理改革创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评估泵站现代化管理水平,解决各评价指标间不相容问题,通过构建由5个一级评价指标,24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泵站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和专家赋权法耦合确定综合权重,得到泵站管理现代化物元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凤凰颈泵站。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可有效评价泵站现代化管理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泵站现代化管理程度相对较高,但应重点加强水生态管理和水利信息化管理,尤其是水利信息数据资源管理和水土流失治理需加强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之一。为使高淳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水资源合理利用,很有必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动态性,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出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对南京市高淳县各分区及整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潜力的变化情况,为高淳县水利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调性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4个系统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系统宏观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影响系统演变过程的序参量,构建了基于系统协调性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2019年广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化区、中心区以及番禺区区域处于水资源超载水平,黄埔区和南沙区具有较好的水资源承载力,花都区、增城区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存在超载的风险,该评价结果符合广州市实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遵循独立、科学、系统、层次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防汛防台抗旱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水利工程完好率、人才保障能力、资金保障能力等6项准则层的浙江省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法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模型。对浙江省2015年的水利管理与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将结果与2020年的预期值进行对比,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高维降维技术的投影寻踪模型引入到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研究中,并采用生物群体智能算法对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投影寻踪模型的准确度。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3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并提出了5类等级标准。以漳河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该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指标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漳河灌区2013年的综合效益等级为等级Ⅲ(一般);在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研究方面,优化后的投影寻踪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不同地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采用加速遗传算法加快投影寻踪模型中投影指标函数的优化速度,构建了改进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徐州市及其4个区县(市)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此综合评价结果与权重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在水利现代化评价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从防洪除涝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与河湖生态保护、农村水利保障、供排水工程、水管理服务以及水利发展保障7个方面建立了水利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27项指标,确定了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与标准,构建云模型对江苏省新沂市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沂市水利现代化水平在2015年现状的评价值分别为85.53(云模型)和84.56(集对分析),均处于基本现代化阶段,与实际情况相符;而2020年评价值为93.71(云模型)和91.38(集对分析),预测能达到全面现代化,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符,验证了云模型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