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围绕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微生物、毒理、消毒剂指标等的更高要求,分析了传统消毒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消毒的概念,指出紫外线 氯组合消毒工艺是保障消毒安全的重要技术选择。为保障饮用水安全,降低微生物安全风险,减少消毒副产物形成,紫外线 氯组合消毒将成为实施饮用水安全消毒的重要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实施安全消毒的重要技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微生物、毒理、消毒剂等指标的更高要求,以安全消毒概念为核心,重点介绍了欧美地区部分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的工程实例,并对国内供水工程实施安全消毒的技术选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消毒是保障村镇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调查了北京市13个区的1 081个村镇供水厂(站)消毒设备安装、运行与消毒效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村镇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达标率的角度,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为保障村镇供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次氯酸钠消毒剂在闸北水厂的应用及其有效成分衰减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致病作用。目前,用于水体消毒的消毒剂种类,有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药剂和方式,此外还有紫外线消毒等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西沿海部分地区地下水源铁锰超标,采用"人工湿地-超滤净化-紫外消毒组合工艺"技术处理铁锰超标的地下水源水。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色度、浊度、微生物、铁等指标去除效果良好,对锰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能稳定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设备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适应农村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分氯消毒水厂面临三氯乙醛等氯化消毒副产物超标风险较高的问题,以全面提升深圳市饮用水供水水质安全为目标,研发建立了三氯乙醛前体物识别与来源分析技术和氯化消毒副产物多级屏障控制集成技术,并在深圳市南山水厂进行技术示范。示范技术应用后,出厂水中三氯乙醛等氯化消毒副产物浓度均降低至国标限值的30%以下,微生物杀灭效果良好,同时其他水质指标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水质微生物安全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集中式供水水源、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现状;分析了供水系统中水质微生物安全问题,介水传播主要微生物及氯化消毒在保障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时存在的问题和微生物检测方法对水质微生物安全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市政府签发市政府2014年第13号令,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从几个方面做了规定,其中明确了市和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卫生计生水务、环保、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等部门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和卫生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对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江省8个市25个县(市、区)75个已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状况的调查,全面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取水水源水质总体良好;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较低,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全省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水处理工艺较为落后。建议全省进一步构建以城市供水县域网为主、乡镇局域供水网为辅、单村水厂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加强水厂制水处理工艺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日常使用和运行管理;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长效机制,建立以县为单位的管护机构或明确水务公司,对县城内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统一专业化管护。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兰州市榆中县北山地区窖水水质检测,发现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值。通过对传统滤池进行改造并结合阳光消毒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器——阳光消毒-生物砂滤池(SBF)装置,结果表明:通过生物砂滤池中微生物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及河砂的过滤使浊度及锰得到有效去除,日光高温灭活和光氧化降解综合作用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在SBF装置滤速控制在0.8m/h的情况下,水中浊度、锰含量、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标准的规定值。该净水装置小型简易、无需投药、操作管理方便,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分散、偏僻的农宅窖水处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全面实施,国家对城镇供水水质保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规范化运行管理日益重要。针对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技术要求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美国"9·11"之后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所做的工作,以及美国《反恐法》中对饮用水的保障和安全专门做的规定。阐述了美国供水系统必须提供的脆弱性评价报告和应急对策计划中的主要内容。提出我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缺乏应急机制等问题;建议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总体状况及其供水系统应开展全面评估,以解决当前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消毒是供水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供水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正确选择消毒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对保证饮用水消毒合格十分重要。在简要介绍了4种农村供水常用消毒设备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全国6个省的6个县100多处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示范工程运行管理与监测评价经验,总结形成了适合农村供水特点的消毒设备运行操作方法及环境条件要求,提出了消毒效果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和频率,以期实现农村供水消毒设备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达标。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补充饮用水的水质要求及处理工艺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扬  胡洪营  陆韵  吴乾元  时孝磊 《给水排水》2012,38(10):119-122
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补充饮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保障健康安全是再生水补充饮用水的关键.其水质常规指标难以满足健康安全要求,还需关注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病原微生物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出了严格的水质标准以保障再生水安全性和公众健康.目前,再生水补充饮用水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成功应用,且范围逐渐扩大,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再生水工艺也从早期的二级处理后增加单一消毒工艺发展为双膜工艺(微滤/超滤—反渗透)和高级氧化工艺的组合.再生水补充饮用水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深入研究新兴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和高风险病原微生物的健康风险及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机制和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膜过滤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膜过滤单元对微生物等颗粒物质的持续有效截留是膜过滤工艺成功应用的关键。膜组件在用于实际饮用水生产之前,需要通过微生物负荷试验确定其对微生物的截留性能。膜过滤单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例行的膜完整性检测以保证其对微生物持续高效的截留效果。主要参考美国环保局的《膜过滤指南》,对微生物负荷试验、膜过滤单元的直接和间接完整性检测进行总结性介绍,重点阐明上述试验和检测之间的作用、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相互关系。以促进制水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对膜过滤工艺的了解,并帮助国内膜生产企业完善其现有产品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刘健 《四川水利》2005,26(4):60
为进一步规范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良性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依照《水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泸州市江阳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以人民政府令5号予以颁布,《办法》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性质、建设管理程序、质量保障体系、安全管理责任和运行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使江阳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进一步做到有章可循,有力地确保了全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指出,与饮用水有关的卫生问题大多来自微生物的污染,且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严格监测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主要综述了饮用水中未知细菌的多种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几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江苏水利》2010,(5):16-18
<正>(2010年3月2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2010]29号文件引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以及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建了很多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新井,但建设新井保证水量后仍有很多限制和问题。为发现并解决双鸭山市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问题,开展双鸭山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市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农村饮用水水源监测采样点的水质的感官指标的色度和浑浊度、化学指标铁和锰、毒理学指标砷、微生物指标的大肠杆菌和总菌落数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比例分别为6%、20%、47%、35%、8%、12%和6%。该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不安全内在原因是由于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所致,外在原因是直接供水。建议增加农村饮用水水处理设施、消毒设施和水质检测设备,保证农村饮用水真正安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综合净水技术将浊度高,悬浮物质多及氟化物、微生物和有机物严重超标,且不符合国家懈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成功地处理为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而且在水源水质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出水水质保持不变,同时,还对综合妆水技术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