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闯  王志伟 《城市住宅》2021,28(9):170-17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我国小城镇得到飞速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以及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发展小城镇具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小城镇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小城镇的生态进行规划与设计是确保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从小城镇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小城镇生态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小城镇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具体策略,希望进一步实现生态补偿,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草原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城镇特色丧失的矛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生态导向下的草原特色小城镇规划作为草原城镇生态保护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探讨生态导向下草原特色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并以内蒙古锡林部勒盟明安图镇为例,结合《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总体规划(2017-2030)》,以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城镇建设为目标,以空间规划为手段,探讨生态导向下的草原特色小城镇规划实践,以期为其他草原城镇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生态理念的视角,首先解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梳理了生态理念与小城镇规划的关系。其次阐述了当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景观系统、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生态问题。研究认为,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建设应该树立"生态先行"的理念,践行"多规合一",协调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并在城镇规模、职能定位、结构形态、道路交通、景观风貌、人文特色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并对规划的实施、监督和管理进行强化。最后进行总结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小城镇的规划及建设有参考价值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阶段下,探索如何科学推进沿海小城镇建设,本文以四都镇为例,梳理分析该地区资源条件,构建产业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规划"特色农业之园、海洋产业之窗、休闲文化之镇、生态宜居之所",引导四都建设"田园、生态型"城镇。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城镇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逐渐呈现出城镇特色丧失和规划可实施性差、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等问题。该文结合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小城镇建设管理必须务实规划。即构建规划体系、寻求产业支撑、把握城镇定位、塑造特色风貌、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和健全督促检查制度,并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从小城镇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以人为本,务实规划,通过务实规划提高小城镇规划的可操作性,保证建设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因地制宜"和"塑造特色"是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深入准确了解小城镇特征差异性,是科学规划和建设小城镇的前提。本文首先对小城镇类型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然后将调查研究的全国121个小城镇划分为农业服务型、工业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和旅游发展型等四类小城镇。重点分析凝炼我国不同类型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社会特征、空间模式等方面的特征差异,为小城镇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理念下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地区发展建设特征,通过对近年来西北小城镇规划的反思,探析西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8.
皮微  高瑜 《绿色环保建材》2020,(5):241-241,244
随着党中央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空前重视。城市公园在促进城市内涵集约发展和品质提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指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规划应重点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居民健康三个方面,并结合株洲市雪峰岭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生态保护、城市修补和健康促进三大策略,规划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共生共荣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及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然是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民生层面提出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整体观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平 《山西建筑》2009,35(16):12-13
对区域整体观进行了阐述,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区域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区域背景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重点,从而促进基于区域整体观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发建设深圳东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举措。地质公园资源丰富,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是公园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全面布局、合理规划、划定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是实施规划的重点。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与防灾减灾规划。规划策略则有景区范围和权属规划、完善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景区系统规划、旅游服务规划、基础工程设施规划和GIS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等。  相似文献   

12.
钟植一 《福建建筑》2013,(4):118-120
休闲农园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在规划建设中同时做到保护生态格局、发展产业经济、丰富社会生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规划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大理朴村岛休闲农园为例,对园区的空间规划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整合思想下的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结构,提高土地综合利用价值,以期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存在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城市建设追求"高大上"和丧失文化个性等困境,致使小城市"千城一面"、缺乏发展动力和空间单调乏味。研究针对小城镇的建设困境,提炼了"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通过完善小城镇的规划体系,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形态的建设,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有竞争力,并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进行实践分析,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既往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生态规划环节、生态建设薄弱的问题,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点,结合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秦渡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概念性规划,探讨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规划策略与方法。提出发挥古镇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将生态可持续思想融入到规划建设各个层面,以整体生态格局构建为基础维护城镇生态安全,确定生态功能区划,进行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引导产业发展及功能布局,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期为同类型城镇生态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是我国特色城镇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更是对小城镇提出了绿色生态的规划发展要求。本文从小城镇生态规划概念入手,提出了规划中应遵循整体性、可持续性、特色化和可量化原则,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了小城镇生态规划中多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就湖南省来说,小城镇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湖南城镇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落后、城镇发展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发展特色不鲜明、相关体制不完善等。为此,应该明确小城镇发展在实现湖南省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提升小城镇发展对湖南省社会经济的贡献;做好全省小城镇规划普查,根据普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根据各城镇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城镇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与城镇特点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加强区域城镇规划和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城镇规划得到落实到位。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为例,探讨了城镇规划与实施措施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滇池周边地区分布有水源涵养区、林地、山体、湖滨的湿地等生态敏感区,是滇池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现状存在大量村庄,处理好村庄的发展问题对滇池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昆明"一湖四片"的发展背景下,政府、开发商、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等利益主体对该区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社会利益协调是该区域内村庄规划建设的基础。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西岸为例,对滇池周边地区不同利益主体诉求进行分析,并将其落实到生态策略和建设策略中进行研究。通过生态控制分区和村庄发展潜力评估对村庄进行分类,从而提出生态敏感地区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由此进一步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建设。为探索黄河下游生态约束下的小城镇发展策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本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市魏庄街道为例,阐明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了不同历史数据对比,分析了当前黄河下游整体防洪形式、生态格局、植被的演变,以及水文状况等生态特征;研究梳理了生态背景下当前黄河流域小城镇在生态安全、植被覆盖、水文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上面临的发展制约。最后针对小城镇面临的生态问题,在雨洪保障、生态空间、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黄河下游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南沿海六大城市连绵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发地区,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中西部竞争力增强、外出劳动力增幅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南沿海大城市连绵区在低碳生态、旧区更新、创新创意产业发展、宜居城市建设,以及规划的编制和创新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研究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关系的影响、进行新一轮的城市群规划的编制,是这些大城市连绵区面临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位于广州市边缘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本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广州市边缘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在社会,经济,生态方面作了浅要的分析。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