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频技术在泵与风机系统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泵与风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性能与特点,分析了变流量运行时,泵与风机流量、扬程(压头)、功率与转速间的关系。介绍了变频器在泵与风机调速上的应用现状,及使用变频器变频调速与挡板节流对比,阐述了变频调速节能原理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变流量运行时,泵与风机应采用变频技术,合理配备,并举例分析比较了电厂鼓风机采用变频调节时的特性、耗能情况及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我厂50MW氢冷发电机组设有两台型号相同、互为备用的工业水泵,用来供应锅炉、汽机各类辅机冷却用水,额定流量为50t/h,扬程32m,配套电机额定功率7.5kW。同时,两台氢冷发电机冷却水升压泵(简称升压泵)额定流量为200t/h,扬程32m,正常运行时流量有较大富余,通常关小出口阀节流或开启旁路阀以减少流量,造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损失。于是考虑改用升压泵富余流量供应全厂工业冷却水,并停运工业水泵。1 改造方案加装升压泵至工业冷却水系统分支管道及隔离阀,如图1中粗实线所示。全开升压泵出口阀,关闭旁路阀,升压泵富余部分出水供入工业冷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叶轮材质对船用离心泵振动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一船用泵的金属叶轮和ABS叶轮进行同条件试验,对比分析其振动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材质叶轮的振动水平在0.6Qd、0.8Qd、Qd、1.2Qd、1.4Qd五个工况下呈现出随流量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进口法兰振动水平最低,出口法兰振动随流量偏离设计点呈现增大趋势;两种材质叶轮在0.8Qd、Qd、1.2Qd三个工况下振动烈度排序为:底座泵体顶端托架出口法兰进口法兰连接板;B级钢叶轮和ABS塑料叶轮在振动性能上整体趋势保持一致。研究成果可为船用泵水力性能优化及新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核用屏蔽泵采用与主叶轮同轴旋转的辅叶轮为机组冷却循环提供动力。因辅叶轮是采取在推力盘开孔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受到推力盘的限制,其流道设计不仅必须满足机组冷却循环的要求,而且要保证结构强度和加工方便的需要。以某核用屏蔽泵辅叶轮泵为原型进行优化,通过组合4种不同出口安放角和3种不同孔数的辅叶轮,采用基于多工况三维数值模拟的性能预测方法对比分析出口安放角和孔数在变流量工况下对辅叶轮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叶轮孔出口安放角的变化会影响辅叶轮泵的性能,适当减小辅叶轮孔的出口安放角能提高辅叶轮泵的扬程和效率,使蜗壳的流动趋于更加稳定,并减小了蜗壳的水力损失;辅叶轮孔数的增加能有效提高辅叶轮泵的扬程;当45°出口安放角与8孔搭配时,辅叶轮泵的性能最佳,扬程比原始方案提高3.2 m,效率提升2%;出口安放角及孔数的选择搭配有利于辅叶轮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以沼气为纽带北方庭院能源生态系统工程技术(二)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焦庆余(续上期)地下热交换系统,其工作过程如借湿量图7所示。图7用焓湿量图表示贮放热过程其工作过程如下:当昼间温室内温度超过作物适宜温度后,启动地下热交换的风机,使系统运行。风机运转时,棚...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高速泵冷却循环回路和提高可靠性,设计了一种采用动压流体润滑轴承的无油高速离心泵,通过工质流体润滑轴承和冷却电机,将增压流道与冷却循环流道结合,结构更加紧凑。为分析高速离心泵的内部流动特性,采用CFD方法对该泵在设计转速下不同流量时泵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搭建的测试台上对模型泵的水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高速离心泵设计工况下内部流道中相对速度和总压的分布均匀;模拟计算的泵扬程和效率与实验值接近,模拟值具有较高精度;工况条件对泵的水力性能有较大影响,应避免过小流量运行。  相似文献   

7.
朱子义 《柴油机》1998,(4):48-50
1前言海茵茨曼负荷控制器LKG01的应用,能使一台或多台柴油发电机组与电网并联运行.通过控制发电机组的负荷,达到控制电网输出功率和多台发电机组电网输人功率的目的(图1).图!限制电网供电时机组向电网供电的特性装上负荷控制器的并联系统,大致有这样一些优点:a一运行中不会出现故障;b.在负荷有变动时,从电网输出的频率可确保稳定;。可实现低负荷时由电网供电.这一点对整个能源装置来说很重要.因为在这些能源装置处,控制发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d,并联运行过程中,可控制电站最小供电量.图2所示为机组与电网配有负荷分…  相似文献   

8.
某电厂一次风机振动故障诊断及动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锐  汪江  陆颂元 《汽轮机技术》2002,44(3):178-181
某电厂600MW机组1号炉一次风机2B运行过程中振动偏大,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对该风机进行了振动测试,并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振动信号的特征,对故障进行了诊断,确定了振动原因,然后实施了动平衡,取得显著效果,该风机的振动特征及处理过程具有代表性。给出分析,诊断的思路和处理方法,可以为类似风机的振动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两台600MW机组现场测试及调研的结果表明,循环水泵机组运行效率低于原型泵设计。对机组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利用CFD技术对改造前后叶轮进行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循泵振动小、流量大,2a多无检修,确保了电厂发电机组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热网循环水系统中并列运行的大功率水泵组电机转速不同步对泵组效率和运行振动的影响,提出了电机转速不同步会导致泵组整体效率下降以及水泵运行振动加剧,并对并联同步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并联同步控制在多台泵并列运行中的可行性。在国家节能降耗的政策背景下,同步控制对热电厂降低厂用电率、优化水泵运行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梁俊军 《汽轮机技术》1995,37(4):252-252
汽轮机组冷油器设计安装改造梁俊军(广东南海市电厂)汽轮机组配备的两台冷油器,按常规都设计成并联方式(如图1),如采用并联运行时,其油路走向见备中虚线所示。在南方我厂每到五月份至十月份,当冷却水温>26℃时,即投入两台冷油器,但冷油器出口油温仍高达4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水冷却柴油机,是多数柴油机的采用的基本形式,但要使冷却效能提高和减少柴油机的本身功耗就是一对相互矛盾的问题,流量大,冷却效果好,而柴油机自身功耗就有所增加.从冷却水泵的结构来看,多为开式叶轮;叶片呈后弯或直式,如图1,叶轮中心搭子端面正与进水口正面相对,按进水口直径来看,除去叶轮中心搭子的端面,进水只能从搭子周边通过叶片离心力推动水的流动,这样当水进入水泵涡壳时,就直接受到叶轮搭子端面的阻碍,水只能借用叶片一定的离心吸力从搭子周边进入水泵涡壳,通过验证,调整一个进水角度,使进入进水腔的水,借助于水的流动,在进水腔的运动直接形成涡旋,如图2,流水在进水腔内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刘子旭 《节能》2010,29(7):35-39
300MW燃煤发电机组2台引风机运行时经常出现失速现象。失速诊断热态试验发现,该风机设计参数与锅炉实际运行所需的参数有很大的偏差,主要因为引风机选型过大,从而风量、风压裕量过大,与该锅炉烟风系统不匹配,当2台引风机调平运行在240~270MW负荷区间时,风机的工作点已非常接近或位于失速区,从而出现失速现象。为此提出改造建议和方案:降低转速,改造电动机绕组,改变风机叶轮直径。  相似文献   

14.
风机叶轮找动平衡常用作图法,由于作图误差较大,动平衡精确度不高。采用计算法找动平衡,可提高精确度。具体做法如下(见图1): 在风机叶轮上画一与叶轮同心的圆,直径约为叶轮直径的90%,先测出振动值F_0。F_0就是由叶轮不平衡重量M_0引起的。在所画  相似文献   

15.
核主泵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和压力边界的设备之一,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由于核主泵叶轮与导叶的动静干涉作用,以及运行过程中偏离设计工况时,其流道内流体会产生非常复杂的压力脉动,并会对核主泵水力单元零部件产生复杂的附加动态应力而导致疲劳破坏。为提高核主泵的安全可靠性,采用对混流式核主泵进行全流道非定常数值模拟途径来探究核主泵水力单元,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瞬态流场,通过研究叶轮、导叶流道压力的时域变化规律,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化的频域分析方法对压力脉动特性进行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压力脉动幅值最小,若运行工况的流量远远低于设计工况,流道内的压力脉动幅值将大幅度上升,压力脉动最为剧烈点位于叶轮出口。流量的减小对叶轮出口流动影响较小,但对叶轮进口影响较大。压力脉动的频率与叶轮叶片数和导水机构的导叶数有关,叶轮与导水机构的压力脉动主要发生在主频及谐波位置,且为低频压力脉动。  相似文献   

16.
以冷却泵、冷冻泵和冷水机组总能耗最小为最优化目标,取冷却水流量率、冷水出口温度和冷水流量率为优化参数,建立一次泵变速变流量系统总能耗优化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了负荷率为80%的某实际制冷系统的优化程序。结果表明,负荷减少时合理控制运行参数可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流固耦合的离心风机叶轮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软件CFX和Ansys对离心风机叶轮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研究,对叶轮的强度、模态和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后,风机的气动性能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叶轮最大总变形量减小2.5%,最大等效应力增大3.6%;考虑预应力效应后,叶轮的固有频率提高,且不同阶次条件下的提高幅度不同;在稳定运行工况下,叶轮周围气流压力的主要脉动频率与叶片通过频率相同;叶轮的固有频率部分落入局部共振区域,该区域的等效应力远小于叶轮材料的疲劳极限,不会导致叶轮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8.
以龙安热电有限公司为例,阐述该公司1~#及2~#锅炉一次风机流量采用入口风门调节,所配备的电机功率偏大,风机效率低,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结合风机实际运行工况,提出风机的叶轮技改方案,并已取得了一定节能效果,可供同类型电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T4-72型风机是产量大使用面广的产品。该型的模型风机是属高效风机,其效率接近90%左右。但该型风机在批量生产中测得的风机性能却与原模型风机的试验性能相差甚大。例从大量产品中选出一台制造质量较好的No5风机进行试验,所得的性能与原模型风机的试验性能比较,最高效率相差7%,最大流量时的效率相差25%,而最大流量时的压头相差  相似文献   

20.
李峰 《柴油机》2000,(5):40-42
1 前 言MAN B&W公司生产的L58/64系列中速大功率柴油机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保有量近200台,且大部分已运行30 000h以上,因此,该机的维修保养问题,特别像价格昂贵、难度较大的增压器部件的修复工艺引起了普遍的关注。9L58/64型柴油机(额定功率11 925kW,转速428r/min)均配装本公司设计生产的NA57型增压器。该增压器结构上采用内置式轴承,压气叶轮悬挂在轴承的外侧面,两个滑动轴承分别位于压气叶轮与涡轮盘之内侧,并与柴油机公用一个滑油系统。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 MA57型涡轮增压器结构图在运行过程中增压器转子轴损坏事故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