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潮州手拉壶作为中国传统茶具之一,通过浅述潮州手拉壶的历史、工艺特点,分析当下壶艺创新的形式和审美,探讨在国潮风视域下的创新意义,表达对地方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尝试和构想。  相似文献   

2.
黄小容  匡伟春 《佛山陶瓷》2006,16(12):25-27
本文通过对日用陶瓷壶造型、装饰、功能、材质四方面的分析,并结合一些著名日用陶瓷设计实例加以分析说明,阐述了日用陶瓷壶在现代设计理念指导下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黄耀东 《江苏陶瓷》2013,(6):50-50,54
以“宜兴壶”为主体的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在陶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历代文人雅士、名臣学者涉足陶苑,一次次把紫砂壶的审美文化内涵推向高雅的艺术殿堂,带入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中.本文以传统“西施壶”造型的基础,创作了“圆施壶”,介绍了紫砂“圆施壶”的外形特征、祥云雕饰和吉祥意蕴,在传统壶器上融入新的美术创意,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相似文献   

4.
王勤妹 《佛山陶瓷》2011,21(12):54-55
“文革壶”成为现今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反映在器物上的文革内容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象,本文通过介绍“文革壶”的形成原因、器型特征等内容,使读者对“文革壶”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收藏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慧 《陶瓷》2012,(17):35-36
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友谊壶”制作过程中的思想活动,并通过壶的设计创作升华到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周慧 《陶瓷》2012,(9):35-36
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友谊壶”制作过程中的思想活动,并通过壶的设计创作升华到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宣兴紫砂壶造型艺术与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鼎盛壶”通过形象的塑造、布局的安排、意味的提炼,表现“鼎”古老的历史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器美在造型、魅在内涵,只有形神兼备的作品才能堪称优秀的典范.本文通过对传统“井栏壶”中“思乡”文化的赏析,探索出紫砂壶器以技艺打造“壶身”,以文化锻造“壶神”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顾勤 《陶瓷工程》2011,(12):56-56
开壶,其实并非很多人所说的"只需要抓把茶叶煮上10分钟即可",下面就来着重介绍一下紫砂壶的开壶和养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壶,其实并非很多人所说的"只需要抓把茶叶煮上10分钟即可",下面就来着重介绍一下紫砂壶的开壶和养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其独特的优良品德:医生要有医德、老师要有师德、所能,做壶和玩壶者要讲求壶德,这就是行业上的规范道德、良好的壶德是做壶、玩壶的前提条件。什么是壶德?综合壶友之言,结合个人的见解,壶德就是守法、勤学;踏实、诚信;礼让、谦虚;大度、包容;壶的品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壶德为基础。您看,做壶师傅把自己的壶德、风格都融会在作品上了,  相似文献   

12.
“德钟壶”为传统器型,是光货中的代表作,其壶圆形壶盖增添动感,使整器显得厚而不重,胎身圆、气势稳、布局均,能做到如此,可见匠人不俗的制壶技艺。对于爱壶的朋友来讲,“德钟壶”是不可多得的好壶型。  相似文献   

13.
张宏桃 《江苏陶瓷》2012,45(3):23-23
紫砂茗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之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几何形体。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筋纹形体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求。几何形体壶器光洁素雅.没有任何雕饰与刻绘.如传统的“提璧壶”、“汉君壶”、“掇球壶”、“竹鼓壶”、“合盘壶”、“四方壶”、“六方壶”、“洋桶”等等,这些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壶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4.
“掇只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中的一款,是无数艺人与壶友喜爱的款型之一,《宜兴县志》曾经提到过此壶,说它是“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千金之壶.这款以“掇只壶”为基础造型制作而成的紫砂“笠盖掇只壶”把中华文化的禅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笠盖掇只壶”身上,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禅文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沈建强 《江苏陶瓷》2003,36(4):36-38
本文作者沈建强对筋瓤壶的制作颇有研究,收集了明代时鹏制作的“六瓣水仙花方壶”、现代顾景舟制作的“束带菱花壶”、蒋蓉制作的“束柴壶”、汪寅仙制作的“南瓜壶”等20多件作品,并对这些款式加以了说明,因本文篇幅较长,分二期刊登,本期刊登筋瓤壶的种类,下一期刊登筋瓤壶的成型工艺及制作方法。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  相似文献   

16.
紫砂的魅力,有的体现在造型,有的体现在内涵,有的二者合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贵妃壶”的鉴赏,领悟其造型、内涵方面所体现的“盛唐气象”之魅力,提高自身紫砂审美鉴赏的能力,积累制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文人壶是指有文人参与制作的壶器,这是紫砂壶独有的魅力所在。历代诸如陈曼生、董其昌、郑板桥等文人的参与,使文人壶充分满足了壶迷们追逐传统文化唯美唯雅的心态。本篇以"逸竹壶"为例,探寻紫砂文人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裴剑清 《江苏陶瓷》2014,47(5):15-16
紫砂方壶是方器中的经典器型之一,壶器的整体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线条呈现出了气势挺拔、英姿飒爽之气势,从而成就了紫砂方器之美,演绎着光素器的独特魅力。紫砂“方钟壶”作为方器中的经典款,有着古朴典雅的造型,又有着浑厚大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桃为题材而制作的紫砂壶寓意幸福长寿,越来越受到广大壶友们的喜爱.民间传说,能得到桃壶者,必能福寿尽享、长命百岁,其寓意深厚,壶器更是适于馈赠.本篇以紫砂“猴桃壶”为例,探寻以大自然为创作元素的紫砂壶寓意.  相似文献   

20.
咸平 《陶瓷》2012,(9):37-38
主要介绍了笔者通过制作“关公壶”对紫砂技法的传承,对忠义神威及创作灵魂的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