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间负荷预测中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实测的元胞负荷数据中存在随机波动现象而使空间负荷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游程检验技术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技术将各Ⅰ类元胞负荷序列分别进行分解,每个Ⅰ类元胞得到一组本征模态函数,采用游程检验技术对每个本征模态函数进行随机性检验,建立识别其中高频分量的判据,剔除刻画元胞负荷随机波动性的高频本征模态函数,对余下表征元胞负荷规律性与趋势性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重构得到主体分量,将其中最大值作为Ⅰ类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最后利用该合理最大值进行基于Ⅰ类元胞和Ⅱ类元胞的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表明了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若直接使用元胞负荷实测数据中的年最大值进行城市电网空间负荷预测,则极有可能将测量、通信等误差造成的随机波动带入预测结果,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确定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元胞负荷历史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元胞负荷分解为表征元胞负荷总体信息的主成分分量和刻画随机波动的非主成分分量。通过剔除非主成分分量来抑制随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取出主成分分量中的最大值作为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并使用该最大值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元胞负荷与元胞属性之间的相关联系来改善空间负荷预测效果,提出了基于多级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生成元胞并建立元胞属性集合,根据各属性对元胞进行多级聚类分析,其中采用改进的k-均值算法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来得到逐级细化的元胞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元胞建立各自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预测模型的适应度;最后将待预测元胞的相关属性作为输入向量并代入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中计算出目标年各元胞负荷最大值,从而实现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计及元胞发展程度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分类负荷在不同元胞内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元胞负荷分布不均衡,从而影响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元胞发展程度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建立电力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GIS中生成元胞,并整合基础信息,其中包括用地信息、10kV馈线的供电范围及分类负荷数据。其次求出总分类负荷密度的饱和值,再结合生长曲线揭示总分类负荷密度的发展规律。然后找到当前年各元胞内分类负荷密度在总分类负荷发展规律曲线上的位置,即为各元胞内分类负荷密度的发展程度。最后根据当前年元胞内各分类负荷密度的发展程度,结合总分类负荷密度发展规律曲线,确定目标年各元胞内分类负荷密度,再乘以元胞中每类负荷所对应的面积实现对元胞负荷值的预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元胞负荷中异常数据会给空间负荷预测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确定元胞负荷最大值的概率谱方法。该方法从城市电网规划需求的角度入手,结合城市电网的实际运行方式,对元胞负荷中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了分类,阐明了各类异常数据对空间负荷预测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揭示了元胞之间负荷转移、元胞负荷非平稳增长、元胞负荷数据奇异与规划所需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计算元胞负荷的概率谱曲线来描述和刻画不同类型异常数据的各自特点,在采用高斯拟合技术处理过的元胞负荷概率谱曲线上对元胞负荷最大值进行限定和约束。实例分析表明,使用概率谱方法确定的元胞负荷最大值进行空间负荷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风电场短期风速区间预测对风电场与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糊信息粒化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短期风速区间预测算法。首先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Witold Pedrycz模糊信息粒化,得到3个模糊粒子Low、R和Up,分别代表风速区间的最小值、变化趋势和最大值,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对粒化数据进行回归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和效率,可以有效地预测风电场短期风速的变化区间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精准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结果是配电网精益化规划的基础。随着配电网中可采集负荷数据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实现对空间电力负荷精准的态势感知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降噪自编码器、奇异谱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denoising autoencoder,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and 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s,DAE-SSA-LSTM)的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首先在态势觉察阶段,使用降噪自编码器对每个Ⅰ类元胞负荷实测数据分别进行编码提取各自的主要负荷变化特征,并根据该特征进行重构历史元胞负荷数据以降低由于测量、通信等原因造成的噪声干扰;然后在态势理解阶段中运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态势觉察后的元胞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得出周期性较强的低频分量序列和随机性较强的高频分量序列;最后在态势预测阶段采用不同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进行预测,并将两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出目标年的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电力负荷网格化技术求得基于Ⅱ类元胞的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值。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4种空间电力负荷态势感知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网规划阶段的空间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互联网信息修正的空间负荷预测(spatial load forecasting,SLF)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步骤:一是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得到地块负荷初始预测值;二是基于地块负荷历史数据计算负荷实际值与初始预测值之间的偏差;三是针对这些偏差,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互联网信息,识别造成偏差的不确定事件,包括元胞中新增大负荷事件和元胞中企业营收增长率突变事件。定性分析事件对空间负荷的影响,并建立这两类事件与其造成的影响之间的分类事件影响定量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地块负荷初始预测值进行修正,得到规划区域内的地块负荷预测值。通过对北京某地区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可用于配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规划中的空间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秩次集对分析理论在处理系统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待预测区域内各10 kV馈线供电范围生成Ⅰ类元胞,将Ⅰ类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分别按不同的集合容量生成多个历史数据集合和1个目标数据集合;其次,对各历史数据集合进行秩次变换得到相应的秩次集合,并分别将其与目标数据秩次集合构成集对;然后,寻找与目标数据集合相似的历史数据集合,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集合容量对应的预测值作为各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最后,以等大小网格生成Ⅱ类元胞,根据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结合用地信息求出各Ⅱ类元胞的负荷预测值,从而得到网格化后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已有负荷密度指标的求取方法往往忽视了对实测历史负荷数据的挖掘,或是忽略了同类负荷的非均匀分布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负荷密度指标法。该方法通过I类元胞的负荷密度确定分类负荷密度协调系数,根据I类元胞的历史负荷与其供电面积、用地信息、分类负荷密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建立元胞负荷与分类负荷密度的关系方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分类负荷密度指标,利用已求得的历年分类负荷密度指标预测其在目标年的大小,求出每个II类元胞的负荷值,从而实现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殷豪  黄圣权  刘哲  孟安波  杨跞 《电测与仪表》2019,56(11):101-107
针对风速点预测无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区间预测难以满足电网精细化要求,以及现有静态预测方法难以描述风速序列长期相关性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FIG)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动态预测模型。该方法先对风速序列进行模糊信息粒化,提取出粒化后数据的最大值(区间上界)、最小值(区间下界)和平均值。其次采用ADAM算法优化的LSTM网络对各粒化数据进行动态建模,得到能描述风速波动性的区间预测结果和点预测结果。算列表明,所提动态模型的预测效果比其它基本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功率平均值预测和风电功率波动范围预测的联合预测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模糊信息粒化,根据需要提取各个窗口的有效分量信息,即各窗口的最小值、大致平均值和最大值。其次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各个分量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使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各个分量模型进行优化。最后使用优化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风电功率平均值和风电功率波动范围进行联合预测。实例研究表明,该联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进行风电功率平均值预测和风电功率波动范围预测的联合预测,并能有效跟踪风电功率变化。  相似文献   

13.
准确有效的预测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Prophet框架和XGBboost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机器学习模型的深度分析,提出了基于Prophet与XGBoost的混合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针对大量的历史电负荷数据、日期信息、气象数据,分别构建Prophet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和XGBboost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通过误差倒数法将Prophet和XGBoost结合得到混合预测模型。应用所提方法对西南地区某地市历史电负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Prophet-XGBoost混合模型比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rophet模型和XGBoost模型拥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与SVR模型相比运行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力负荷模式分类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冯丽  邱家驹 《电网技术》2005,29(4):23-26
根据历史数据集的基本知识建立一个基于模糊规则的电力负荷模式分类系统,在考虑规则的分类准确性和可解释性的情况下,利用遗传优化算法挑选出Pareto最优模式分类规则集用于电力负荷模式分类.并在仿真试验中,将此分类系统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结果表明此分类系统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为电力负荷预测提供更为充分有效的历史数据,从而改善其负荷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空间负荷预测是配电系统精益化规划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提出利用多源信息融合和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的配电系统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分析空间负荷元胞多源信息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程度副词语义标定的结构化方法对负荷元胞的非结构化属性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充分挖掘利用负荷元胞数据信息。然后,采用受限玻尔兹曼机方法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算法相结合学习元胞特征,以提升元胞高维特征提取的性能,并采用训练后的深度置信神经网络预测待规划区域的空间饱和负荷密度。最后,以某城市的区域配电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空间负荷预测模型中考虑非结构化信息的影响可以提高空间负荷预测精度,且与现有的一些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负荷预测方法中存在冗余信息、数据量过大而导致的训练时间过长、速度变慢等缺陷,利用模糊粗糙集(Fuzzy Rough Sets,FRS)能有效地处理不精确或不完备知识及冗余信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FRS和SV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将FRS理论中的属性约简算法用于解决电力负荷中众多影响因素的信息膨胀问题,采用属性约简算法剔除与决策信息不相关的因素,将约简后的因素作为SVM的输入,并采用SVM回归算法预测短期负荷。算例仿真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保证预测精度,加快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