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陈跃 《山西水利》2006,22(4):44-45,82
从兰村泉流量变化特征和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变化特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兰村泉流量的衰减因素,在具体分析中,根据泉流量衰减曲线特点,得出了泉流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泉域内岩溶水过量开采是造成泉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军 《山西水利》2012,(3):23-24
介绍了马圈泉泉域概况、泉域地质成因和泉域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源、补给来源、地下水运移控制因素及运移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情况,并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泉水流量的年内年际动态特征,提出了马圈泉域水源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神头泉流量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润珍 《山西水利》2008,24(3):22-23
介绍了神头泉域自然地理概况及岩溶水动态特征,得出了泉流量衰减主要是由于降水量减少和对孔隙水的开采,还有采煤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建议在泉水排水区附近不能打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岩溶水强径流带是有巨大调蓄功能并发育于浅部地下水积极交替带的网络状强岩溶富水带,其地下水动态稳定,成井率高且识别特征明显,是本区岩溶水水源地开采的理想场所。研究强径流带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对岩溶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保护。采用理论频率法对郭庄泉域岩溶水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合泉域实际提出了泉域岩溶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成果可为郭庄泉域岩溶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来的勘测、研究资料,分析娘子关泉岩溶水的水动力特征以及岩溶水的补、排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泉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岩溶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汾市境内霍泉岩溶水已成为泉域内各县市的重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霍泉岩溶水出现了过量开采的现象,泉域内的岩溶水位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维护霍泉的岩溶水系统,满足泉域内临汾市各县市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兰村泉水质优良,是太原市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由于大量开采岩溶水,泉水已于1986年断流。"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实施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将兰村泉的恢复出流纳入规划。本文在分析兰村泉域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兰村泉复流的可行性及复流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岩溶大泉,是长治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介绍了辛安泉域岩溶水现状,分析了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强化泉域管理机构职能、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坚决查处泉域内违法取水行为、重视煤矿区水源保护等促使泉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野外调查所得的打狗河流域表层岩溶泉的水化学数据,分析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植被、地质构造等因素对表层岩溶泉分布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狗河流域表层岩溶泉主要发育于峰丛地貌;白云岩最有利于表层岩溶泉的形成;植被越茂盛,表层岩溶泉越容易发育;地质构造通过控制岩溶发育来影响表层岩溶泉发育。受含水介质中地层岩性控制,打狗河流域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类型比较集中,主要为HCO3-Ca型;表层岩溶泉流域面积较小,径流时间、径流路径较短,水岩相互作用较弱,使得其pH值偏低,地下水中方解石饱和指数与白云石饱和指数均未达饱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水资源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尖锐矛盾,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试论水资源价值,水资源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所有权的实现必须以承认水资源价值为前提,国家是水资源的所有者,应制订统一的办法,达到自身的收益,并获得真正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2.
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通汉 《中国水利》2003,(11):19-22
水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安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建立水资源安全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现未来有关水资源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问题及其成因,为制定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不安全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水利与中国水利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水利发展的新形势,对中国水利现代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数字水利是中国水利现代化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实施“数字水利工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甘泓  武博庆 《中国水利》2002,(10):151-153
水资源是国家所有资源资产,在现代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作为资源资产的属性目前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也还有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水资源资产的属性,特点,以及在现代水利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了初步观点和相应的建议,以期在水利现代化发展中引起对水资源资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加强水资源管理 优化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泰兴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地表水和地下水要统一管理运用 ,须改变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城镇水资源与城市水资源的分割管理状况 ;重视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 ,研究农田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16.
印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印度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论述了印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比较了中印两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结果表明:印度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流域,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主要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超采和跨界河流水争端等几方面。印度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和与邻国合作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处在不同决策层次水资源管理要从掌握水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规律出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谓水的自然属性,可概括为“三流”和生态效应.“三流”为:(1)流量,指水量大小和时空分布;(2)流态,指流速、流势和水位;(3)流质,指污染物、营养盐、泥沙浓度与盐度.生态效应:指水资源时空变化带来的生态系统和构成变化.“水多水少”的传统水患,与“水浑水脏”的新问题,以及“某些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大”、“某个水利工程的不利生态影响”都是不…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管理与水利资产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贤 《中国水利》2002,(10):74-75
水资源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属于总体规划,合理配置的管理;水利资产管理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形成资产的管理。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和水利资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承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找出目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核心,提出可行性实施措施,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与洪水资源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洪水资源化,是挖掘现有工程的能力,县有相对投资小、潜力大、易操作等特点,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为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提供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