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李保峰 《规划师》2015,(12):122-129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和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热捧,成为近年城市建设的宠儿。广西对湿地公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湿地公园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建设的盲目性和管理法规监管缺位,城市湿地公园存在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和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贵港市鲤鱼江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对公园进行功能分区设计,以期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游赏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2.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公园景观塑造,使三角嘴湿地公园成为具有生态保护,促进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现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城市生态和谐的关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学、设计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湿地公园未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培养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的高校需要以此为鉴,对人才的培养要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同步,保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为城市生态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文章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教学意见,进而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的具体意义,旨在提高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5.
熊瑶 《山西建筑》2007,33(31):345-346
介绍了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中国湿地资源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解析为切入点,结合当下我国湿地公园的现状,探析香港湿地公园对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开发有何借鉴之处,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湿地公园的认识,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的眼光看待湿地公园的问题,规划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2022,(S1):55-60
虎丘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主城区西北部,地跨姑苏区与相城区,总占地面积650 hm^(2),是苏州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西北绿楔,对苏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虎丘湿地公园运用节约化的生态修复方法净化了城市上游水系,为万千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保留和传承了当地的江南湿地文化与民俗.  相似文献   

8.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与湿地类似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对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地区的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气候类型、使用年份和面积大小等不同方面,并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特别是鸟类栖息地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类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探索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体系的基本组成及其相关性。本文写作目的是建立适当的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评估标准,支持生态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区域气候、防洪蓄洪、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本文主要从生态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两个方面来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并以鹤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论证了城市湿地公园旅游开发规划应在结合湿地生态文化、当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建有特色的游憩活动项目,为相关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湿地型郊野公园生态系统对于生态调节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兼顾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与游憩产业功能开发建设,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中。以武汉严东湖—严西湖湿地郊野公园为例,分析了其与武汉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探讨了湿地型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规划场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现状问题,确定什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建设、动植物保护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及海绵体构建等策略,以期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与社会环境价值,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2005年5月国家建设部首批公布的九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也是目前北京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属人工修复湿地。翠湖湿地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湿地恢复建设面积53公顷,二期建设正在筹备中。建成后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将是一座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3.
陈江涛  苑贝 《中州建设》2014,(19):73-73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活动的不断开展,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植物景观营造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城央型湿地公园作为城市中心的“湿岛”,有着与人居环境共生的特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有较为尖锐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本文从城央型湿地公园特征及问题出发,提出基于城市小流域的湿地影响控制范围划定、基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城央湿地分区、湿地生态结构性管控和生态修复等规划策略,并结合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实证案例,对规划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具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分布。湿地作为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的自然资源,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建立湿地生态公园,是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又是保护和保持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平衡,丰富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景观的要求。也是建设东营市高效生态经济的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湿地生态公园位于东营市东城南端,总占地面积约71公顷。这一区域是一块城市次生湿地,有大面积的盐碱涂滩,具有详实的盐碱地自然生态地貌和盐碱植物分布,对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湿地资源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陆交接、自然过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其原始地形地貌为以水体为主,有利于进行公园的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城市湿地公园施工建设,采用实际案例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立足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述,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施工建设的要点。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湿地公园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营造绿色、核心、生态城市环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城市湿地公园施工建设要点,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建设出高品质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7.
作为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湿地公园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城市湿地公园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在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应用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湿地中的水体,还可以提升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旨在从水生植物配置和选择原则角度,为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2)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浙江省西溪湿地生态规划和浙江省镜湖湿地公园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城市后花园”的美称,是城市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储藏地。城市湿地具有其他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利用方式,因此,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研究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对策,并就当前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六大功能和城市湿地遭到破坏的三大主因,总结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