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详细分析了100多个催化裂化汽油组成和辛烷值,考察了影响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主要因素,如不同催化裂化原料、催化剂和不同操作参数对所生产的催化裂化汽油组成与辛烷值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快速、可靠,适用于裂化汽油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加氢蜡油催化裂化提高汽油辛烷值催化剂HMIP-1,该催化剂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上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采用HMIP-1型催化剂,在不降低处理量、生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升管第一反应器出口温度可提高4 ℃,催化裂化汽油收率提高1.40百分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RON)提高到89.5,提高0.6个单位。HMIP-1型催化剂可有效提高以加氢蜡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  相似文献   

3.
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化催化裂化进料及操作,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基于烃类化学和各种催化裂化反应的机理,系统分析了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途径,并指出了定量提高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各条途径的潜力,这对提高汽油标号和生产清洁汽油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某1.3Mt/a催化裂化装置及汽油辛烷值现状,综述了影响催化裂化装置汽油辛烷值的因素及提高汽油辛烷值制定的方案,通过优化原料性质、操作条件、两器藏量等,将汽油辛烷值由88.6提高至89.6,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料性质、反应温度、转化率和催化剂类型是影响催化裂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四个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和原料性质对轻汽油馏分的辛烷值影响较大;反应温度、转化率和催化剂类型对重汽油馏分的辛烷值影响较大.这四个主要因素分别对汽油辛烷值的定量影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宝康  刘Yao 《石化技术》1999,6(4):203-206
探讨了原料性质、汽油干点、剂油比、催化剂等因素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并详细分析所采取的航效果,为生产中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庆类原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工业试验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在前郭炼油厂800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采用DOCR-1催化剂和相应的工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与不用DOCR-1催化剂的结果相比,汽油RON达到90.1,提高1.4个单位;MON达到79.8,提高2.4个单位。轻质油收率降低1.75个百分点,干气和焦炭选择性明显改善,是一种理想的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提高重油转化的技术,对汽油的升级换代和无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原料性质、汽油干点、剂油比、催化剂等因素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并详细分析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为生产中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商品汽油的70%以上,而石蜡基原料占催化加工量约一半。由于石蜡基原料的特性,加之多数已建成的装置不适宜采用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新催化剂和较苛刻的操作条件,因而汽油辛烷值普遍偏低。按90号汽油抗爆性的要求,RON和MON平均各差2.5、2.0左右。对多数加工石蜡基原料的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必要的改造,或适当降低处理量;采用非典型的USY高辛烷值催化剂,助辛烷值剂;优化原料和操作;也可采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利用助剂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一种新技术.把适宜量的助剂,以适当的方式加入到裂化催化剂或催化裂化装置里,催化裂化汽油的马达法辛烷值可提高1-2个单位,研究法辛烷值可提高2-4个单位.  相似文献   

11.
FCC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催化剂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FCC汽油中各种烯烃的加氢饱和对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其中支链化程度不高且碳数大于6的烯烃的加氢饱和是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提高FCC汽油辛烷值的各种反应,提出了在研制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时,应考虑催化剂的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烷基化和选择性裂化等功能;通过提高烯烃和烷烃的支链化度,将部分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将低辛烷值的正构烃类选择性异构等措施,达到保持加氢FCC汽油辛烷值的目的,并对研制的催化剂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氢转移反应与催化裂化汽油质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加工重质含硫原油以生产高辛烷值、低硫和低烯烃含量的汽油是催化裂化装置所面临的挑战。氢转移是催化裂化的特征反应之一。氢转移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裂化产品的分布。调控氢转移反应对氢的分配作用可直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这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概述了氢转移反应及其对汽油产率和辛烷值的影响,介绍了利用氢转移反应对氢的分配作用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和探讨操作条件和催化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烃类组成分子水平表征、LCO中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规律和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与氢转移反应规律的认识,开发了将LCO高效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的LTAG技术。LTAG技术是LCO加氢与催化裂化的集成技术,其技术关键是将LCO中稠环芳烃通过选择性加氢饱和反应生成四氢萘类单环芳烃,再通过强化加氢LCO中四氢萘类单环芳烃的催化裂化反应和抑制氢转移反应,实现LCO的高值化利用。加氢单元可采用LCO单独加氢或LCO与蜡油或渣油混合加氢模式;催化裂化单元可采用以下两种模式:①加氢LCO单独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②加氢LCO与重油原料分层顺序进料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LTAG技术对于炼油企业降低柴汽比、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该技术既解决了劣质LCO的出路问题,又弥补了市场短缺的高辛烷值汽油馏分或轻质芳烃的不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炼油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重油裂化催化剂、生产高辛烷值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清洁燃料催化剂、增产低碳烯烃催化剂、多产液化气和柴油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今后催化裂化催化剂仍然是重油高效转化、增产丙烯、高温化学改性、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高固含量成胶技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1.1 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研发的GARDES汽油加氢技术,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生产硫含量满足GB 17930-2016的车用汽油(V)(简称国V汽油)调合组分。标定结果表明,以硫质量分数69.6 μg/g,烯烃体积分数30.3%,芳烃体积分数18.4%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GARDES技术处理后,混合汽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为7.1 μg/g,辛烷值(RON)为91.7,比全馏分汽油原料的辛烷值(RON)损失0.5个单位,混合汽油收率99.41 %,优于控制指标,装置综合能耗略高于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中加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Q3[PO4(WO3)4](Q=[C16H33NMe3]++[C18H37NMe3]+)/H2O2实现了液-液高效催化氧化降烯烃.研究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2.5 mL、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60℃、m(汽油)∶m(催化剂)=40∶1、pH值3.3的条件下,FCC汽油...  相似文献   

17.
用HCC技术优化大庆油加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原油的特点 ,结合重油裂解制乙烯工艺 (HCC)的优势 ,提出用HCC技术优化大庆原油的加工方案。该方案与常规的蒸汽裂解工艺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以加工量 10 0 0 0kt/a大庆原油为基准可多产乙烯 385kt/a ;②催化重整生产的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与催化裂化汽油调合 ,可以满足最新汽油标准的要求 ;③生产出大量的富氢干气可作为优质的制氢原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26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以常压渣油与回炼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MLC-500 NH型高活性降烯烃催化剂,生产出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回炼后,产物中轻柴油和液化气收率分别降低了2.04,0.15个百分点,汽油、干气收率和转化率依次提高了1.32,0.11,1.29个百分点;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芳烃体积分数增加,研究法辛烷值提高了0.3个单位;催化剂单耗由回炼前的1.00 kg/t降至回炼后的0.94 kg/t。  相似文献   

19.
磷改性β沸石作为活性组分对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磷改性β沸石替代质量分数5%的USY沸石作为流化催化裂化(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通过实验室轻油微反、固定-流化床装置评价其催化性能。结果说明,FCC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磷改性β沸石可以提高原料油的转化率、降低催化剂的比积碳及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针对不同的原料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FFB)上,采用MLC-500裂化催化剂,在空速5 h-1、剂油质量比8、反应温度460~540 ℃的条件下对顶循环油裂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裂化过程中,有17.41%的顶循环油转化为汽油馏分,有利于提高催化裂化汽油产率;液体产物中低碳数、高辛烷值组分含量高,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中芳烃质量分数达50%以上。汽油产物中的芳烃主要来自于顶循环油中烷基苯的裂化反应,该途径的贡献超过75%。在此基础上,提出顶循环油中各组分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理想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