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大量的研究,摩擦纺已经在纺纱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粗支纱的生产中。它是唯一可以精确控制纱芯层与外包层组分比例(C/S)的纺纱方法。出于功能、经济和美观的考虑,选用不同的原料,摩擦纺可以独立控制其C/S,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纱线的强度低,同时皮芯纤维的分布对DREF-3纱的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周金冠 《棉纺织技术》2004,32(10):61-62
近年来,精梳纺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与发展,它不仅由传统环锭纺领域扩展至新型纺纱转杯纺领域,而且还扩大应用于新型纺纱的涡流纺纱领域;在纤维与品种上,不仅适纺细号纱与特细号纱,而且还能用于生产粗号纱与半精梳纱;不仅纺纯棉精梳纱,而且还扩大至涤棉混纺精梳纱;不仅能纺制不同纤维纺的纯纺精梳纱,而且还适用于各种混纺精梳纱;它不但适用于纺各种天然纤维,而且还能纺制新一代纤维素纤维的精梳纱。总之,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成纱质量、品种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纤维,在防火、阻燃产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纱线,提高了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可以提高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聚集纺纱中的接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集纺纱最近的发展表明 ,这种技术纺出的纱具有与传统环锭纱不同的结构。聚集纺纱设备生产商提供的商业信息和这方面的技术文献 ,都清楚地描述了这种技术纺出的纱。本文将介绍聚集纺纱中卷绕尤其是接头时需要理解和强调的一些观念。图 1 在牵伸工序的末端使纤维凝聚如图 1所示 ,在牵伸工序末端通常还有一个预拉伸和真空区域 ,在这个区域里 ,被拉直但尚未加捻的纤维在机械和气力作用下被“凝聚起来”。由图 3可以看出这种凝聚作用的结果。最终结果表明纺出的纱毛羽更少、更稳定、结构更好 ,而且更加美观。然而 ,以下两个与接头有关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5.
包缠纺纱是生产长丝包缠短纤维纱线的一种纺纱方法。它能纺素色纱和花式纱。粗梳毛纺包缠纱纱是缩短工艺流程的纺纱方法:在一道工序中直接把纤维纺成纱。A.G.Brydon 研究出这种实验设备,并探讨了影响这种包缠纱性能的因素。粗梳毛纺系统是生产纱线工序最短的纺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纺纱方法可按集聚纤维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气流、静电、磁力等多种。摩擦纺(也称尘笼纺)是国际上七十年代新的一种纺纱方法,它与传统的环锭纺、走锭纺及现代的气流纺都不同,它是利用配置吸气装置的透孔滚筒(尘笼)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运动面上将喂入的开松纤维形成纤维条,通过运动表面对纱表面的摩擦将其拈合成纱,这一独特的成纱机理,使它摆脱了传统纺纱方法的高速迥转加捻部件,克服了传统纺纱  相似文献   

7.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8):16-16
纺织纤维有一些与纱线品质、纺纱难易有关的综合物理性能,称为可纺性能。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纤维的可纺性能越好,成纱质量就越好,而且纺纱加工也越容易。纺纱的手段不同,纺出纱线的品质和对纤维可纺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代纺纱对纤维可纺性能是根据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两方面情况来评定的。纤维的各种单项物理性能对其可纺性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Richcel纤维的性能特点及赛络纺的技术原理,以Richcel纤维纯纺和Richel纤维与精梳棉混纺为例,进行了工艺配置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赛络纺成纱质量与环锭纺成纱质量,指出了Richcel纤维用赛络纺纺纱技术进行纺纱的合理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纤维,在防火、阻燃产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纱线,既提高了可纺性能,又改善纱线性能;探讨了利用转杯纺加工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纱的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可以提高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0.
段彩纱属于花式纱的一种,它利用不同原料、不同颜色纤维组合纺纱,使不同纱段具有不同的色彩、性能。同轴后罗拉牵伸机构可纺制等线密度段彩纱,但过渡段经前区牵伸变长,达6cm以上。采用新开发的同轴中罗拉牵伸机构结合气流集聚方法可纺制过渡段不超过2cm的等线密度段彩纱。主要分析分段时间对纺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强力、毛羽指数的影响,使得这种纱线和工艺能更好地被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