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λ/4光纤波片的功能,研究并得出λ/4光纤波片的制作参数,分析λ/4光纤波片在全温条件下产生的温度漂移问题,并从材料选择及温度补偿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减小温度漂移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光纤电流互感器λ/4波片温度误差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λ/4光纤波片温度位相差误差是光纤电流互感器最主要误差源之一。本文研究偏振光在非理想波片处偏振态的变换过程,分析波片位相差温度稳定性对互感器测量准确度影响机理,导出波片温度误差模型。在互感器闭环信号检测方案基础上,通过不等占空比方波相位调制,展宽零相位差干涉尖峰值;进而应用第二A/D转换器,提取干涉结果中直流信息,以此设计波片温度误差补偿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补偿,在?40~60℃范围内,互感器测量电流比变化量从±0.75%降低到了±0.25%。  相似文献   

3.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温度误差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温度误差的主要来源,理论计算了温度变化下光纤λ/4波片与维尔德(Verdet)常数引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温度误差补偿技术。通过在制作光纤λ/4波片时选择合适的初始相位延迟角,使λ/4波片引入误差与维尔德常数引入误差正好相反,从而达到相互补偿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补偿,FOCT能够满...  相似文献   

4.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温度误差的主要来源是λ/4波片引起的温度误差和传感光纤维尔德常数引起的温度误差。通过综合分析环境温度对λ/4波片和维尔德常数的影响,推导出了总的温度误差与λ/4波片引起的温度误差和维尔德常数引起的温度误差之间的关系,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λ/4波片相位延迟角初始值的合理取值为86°,搭建了FOCT温度误差测试系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测试结果都表明当λ/4波片的初始相位延迟角为86°时,在绝大部分温度变化范围内电流测量值的相对误差都小于0.2%的误差极限,实现了FOCT的温度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互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基于光路系统的琼斯矩阵模型,推导出了互感器归一化变比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其中的温度敏感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双折射不产生变比误差,足够大的圆双折射可以抑制线性双折射随温度变化造成的变比误差;相位延迟和温度系数满足一定条件的1/4波片,可以减小Verdet常数随温度变化造成的变比误差.通过螺旋缠绕传感光纤引入圆双折射来抑制线性双折射的影响,并对互感器的变比按敏感头的温度进行分段线性差值补偿,减小了变比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30 ~ 70℃范围内,补偿前后互感器的变比误差由0.84%减小到0.22%,验证了补偿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研究并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的实时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FOCT检测系统中偏差与反馈2部分的合理简化,建立了等效的数字闭环控制系统模型;根据不同温度下,光纤Verdet常数和l/4波片相位延迟的变化规律,以及探测器接收光强关于l/4波片参数的数学模型,将可变的温度参数引入到了模型中。通过仿真试验,找到了能够补偿温度误差的l/4波片初始相位延迟角的范围,证明了所建FOCT实时动态仿真模型是合理的,能够有效模拟FOCT的稳态温度特性,且暂态特性良好,可用于对FOCT性能的深入研究及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传感环由λ/4波片、传感光纤和反射镜组成,它是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中最重要的传感部分,因此也是FOCT最主要的误差源之一。针对正弦波调制系统中的传感环做误差分析,引入比例因子来衡量误差对系统的影响。指出:λ/4波片的45°熔接误差和相位误差对比例因子的影响是余弦关系。对传感光纤引入的误差分析显示:传感光纤的圆双折射越大、线性双折射越小,对比例因子的影响越小。相关实验也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反射式Sagnac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反射式Sagnac型光纤电流互感器(RS-FOCT)检测相位差与传感光纤Verdet常数及线性双折射、1/4波片相位延迟、相位调制器尾纤偏振串音和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等参数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它们的温度相关性是造成户外型RS-FOCT变比误差的主要原因,并采用传感光纤螺旋绕制、变比误差自补偿、降低相位调制器和延迟光纤偏振耦合等方法加以抑制。分析了RS-FOCT偏振非互易误差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偏振器尾纤快轴通光消除非互易波列相干性的误差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40~60℃范围内,敏感环路温度变化时变比误差不超过±0.2%;相位调制器、延迟光纤温度变化造成的变比变化量分别由1.828%和5.96%减小到0.283%和0.0531%;偏振器输入尾纤温度变化引起的互感器输出准周期振荡被抑制。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反射式Sagnac型光纤电流互感器(RS-FOCT)检测相位差与传感光纤Verdet常数及线性双折射、1/4波片相位延迟、相位调制器尾纤偏振串音和延迟光纤偏振串音等参数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它们的温度相关性是造成户外型RS-FOCT变比误差的主要原因,并采用传感光纤螺旋绕制、变比误差自补偿、降低相位调制器和延迟光纤偏振耦合等方法加以抑制。分析了RS-FOCT偏振非互易误差的产生机理,提出了偏振器尾纤快轴通光消除非互易波列相干性的误差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40~60℃范围内,敏感环路温度变化时变比误差不超过±0.2%;相位调制器、延迟光纤温度变化造成的变比变化量分别由1.828%和5.96%减小到0.283%和0.053 1%;偏振器输入尾纤温度变化引起的互感器输出准周期振荡被抑制。  相似文献   

10.
《供用电》2015,(11)
与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相比,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绝缘良好等优点,但其测量精度受温度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补偿算法,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并通过实验对补偿方案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全温范围内的温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消除振动敏感性与温度漂移的光纤电流互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杰  王嘉  赵卫  徐金涛 《高电压技术》2010,36(4):980-986
振动敏感性和温度漂移是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两大缺点,限制了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工程应用。为此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消除振动敏感性与温度漂移的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采用双线绕法绕制光纤线圈;在线圈的传感光纤中点处耦合一个半波片;将位于传感线圈输入端口的一个1/4波片的耦合角度旋转90°。使用琼斯矩阵方法分析了新互感器对振动敏感性和温度漂移的消除。使用低频振动实验台和高低温箱的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光纤电流互感器能够在外界振动频率10~400Hz、振动加速度0~20g(g为重力加速度)的环境下稳定测量100~1000A的电流,系统线性度良好,相对偏差不超过±0.2%;在-50°C~50°C温度范围内基本消除了温度漂移。该互感器结构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为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反射式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建立在光波偏振理论基础上的光学精密仪器,光波线偏振态与圆偏振态相互转化过程中/4波片、光纤感应头、反射镜等关键部件均会导致光波偏振误差。非理想的光波偏振特性引起光波偏振态随机耦合误差,造成偏振光波之间的串扰,导致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误差。针对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波线偏振态与圆偏振态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光波偏振误差特性,采用庞加莱球理论及Jones矩阵建立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波偏振模型,分析光纤电流互感器中线偏振态及圆偏振态演变过程;以光纤电流互感器光波偏振模型为基础,研究/4波片、90°相位延迟、传感光纤双折射、反射相位等主要环节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及线性度的影响,仿真并量化各种误差对R-FOCT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性能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光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温度对FOCT性能影响的几个因素和特点:线性双折射会对光纤传感头的温度特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圆双折射具有抵消线性双折射的特点;传感光纤Verdet常数受温度的影响,与温度具有线性关系;1/4波片误差造成的影响与温度也具有线性关系.提出了综合解决FOCT温度...  相似文献   

14.
全温范围内精度超差是制约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工程化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合目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现场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双路温度补偿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40 ℃~70 ℃的范围内,将互感器的变比误差控制在0.2%以内,可以有效改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全温范围内的温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张贵新  万雄  王强  王鹏 《高电压技术》2009,35(10):2434-2439
介绍了采用电阻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及结构,分析了影响其温度特性的因素。针对多个中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温度试验,在-25°C及40°C的条件下分别测量分压比,计算温度变化导致的误差。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分压比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针对部分温度特性不稳定的互感器,提出了一种采用热敏电阻的温度补偿办法提高中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温度稳定性,并完善了算法。对经过温度补偿后的中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再次进行了温度试验,结果在-25~40°C条件下电压互感器的测量比差最大为±0.2%,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能够很好地相符。因此,适当的选择温度补偿可以抵消温度变化对电阻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导致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解铝行业现场测试环境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用一种便携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结构来代替传统固定光纤电流互感器。分析了温度对波片延迟度的影响,采用了一种变速旋转光纤代替传统的波片来抑制温度的影响;根据传感环柔性安装过程所导致的光路不闭合问题以及导体偏心位置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柔性安装传感环骨架代替传统光纤环,降低不均匀磁场所带来的影响。该光纤电流互感器在-20~70℃温度下输出比差小于0.2%,同时在100~3 000 A的直流电流测试中满足0.2级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分析了光源的光谱对双光路光纤电压互感器性能的影响,尤其采用Jones矩阵方法分析了光路中起偏器、1/4波片、电光晶体和偏振光分束器的界面背向反射和背向散射产生的寄生干涉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光源相干函数中次相干峰对光纤电压互感器性能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给出了计量用光纤电压互感器对光源光谱的要求。采用光谱符合要求的光源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光纤电压互感器性能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磁动势补偿零基波磁通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提出一种微机控制的零基波磁通电流互感器方案。利用微机的快速性 ,智能性实现实时准确的补偿。提出根据互感器主铁心谐波磁通直接测量电力系统谐波的方案。该方案因其直接的测量原理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准确性。对提高电力系统谐波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全光纤电流互感器(POCT)运行可靠性,结合POCT的技术原理及结构,从POCT宽频率传变技术、宽温度传变技术及抗振技术3个实用化关键技术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缩短延迟环长度、采用滤波器降采样、优化光纤熔接工艺及降低偏振串音串扰等措施提高了POCT幅频特性,实现了在国标要求频率响应比差3%的范围内,频率范围可达3.5 kHz;Verdet常量及一次传感环内的1/4波片受温度较敏感是POCT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户外温度实时测量并提出了温度误差补偿方案,实现了在-40~85℃宽温度范围内测量比差可达±0.1%;通过绝缘凝胶固定光纤的设计,不仅避免了光纤受振动应力集中导致测量偏差及光纤断裂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POCT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激光供电是有源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激光供电系统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低温下有可能使电子式互感器不能正常工作,该文介绍了激光供电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采取的改善激光供电系统性能的温度补偿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该文对有源式电子式互感器的设计人员和工程使用人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