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在逐步替代人工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定位功能是其合理巡检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多信息融合定位技术进行研究,明确该技术应用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定位工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适应智能化变电站特征的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将智能化巡检系统与在线监测数据、设备信息及各类试验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介绍了500 kV繁昌站智能化改造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结合500 kV繁昌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作,建立智能巡检系统,比较了智能巡检系统与传统意义上智能巡检系统的不同。从智能巡检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原理出发,阐述智能巡检系统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基于智能巡检系统的全景信息平台的设备诊断、状态评估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电站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及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身安全无保障和容易产生漏判、误判的问题,集成应用挂轨行驶驱动技术、巡检定位技术、自动采集信息技术、红外防碰撞技术、直流载波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变电站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机器人通过挂轨行驶克服了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问题,可精准定位巡检目标设备,自动根据下达的巡检任务开展巡检工作,自动采集目标设备巡检信息并智能诊断预警设备隐患.利用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代替人工巡检,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巡检质量和效率,保障了人身安全,提升了变电站设备运维水平.该系统在500 kV文山变电站的成功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力4G专网的变电站实时双向智能巡检可替代传统人工巡检,实现变电站智能巡检功能。以4G专网作为数据通道,提高智能巡检的实时性和安全性,以谷歌眼镜作为主要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解放巡检人员的双手,提高巡检便捷性。该巡检方法解决了以往变电站人工巡检难以获取实时数据的问题,实现了变电站巡检人员与后台数据库的信息交互,有助于提高变电站巡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智能配电站房的在线监测与预警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配电站房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建立配电站房多源数据信息阵列,对当前时刻之前一段时间内配电站房内部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水侵信息、烟雾信息、开关遥测信息、开关遥控信息进行描述;其次通过配电站房多源数据评估阵对智能配电站房多源数据信息阵进行了量化评估;然后对配电站房多源数据评估阵进行每列量化综合以生成配电站房多源数据单项评估阵;最后基于加权平均方法对配电站房多源数据单项评估阵进行综合,生成智能配电站房运行状态评估指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可满足现场工程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工控机和现场总线的智能配电系统。系统由主控中心和智能元件组成,采用总线通信方式。智能元件对配电站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主控中心完成对结果信息及故障原因的显示、存储、打印及对智能元件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武阳  李平舟 《电气技术》2017,(12):131-133
各行业中均需要主动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动态,因此机房巡检工作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机房巡检的精度问题,在传统机房巡检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及室内蓝牙定位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机房智能巡检平台设计方案。对比传统机房巡检技术,智能巡检技术处理人工操作更便捷智能,并有利于建立电网自身的智能巡检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巡检工作存在到达难、定位难、监督难、上报及时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GPS/GPRS、嵌入式GIS和移动数据库技术,结合全国导航地图,研发了线路智能导航巡检系统。利用GPS实现人员、设施定位,巡检轨迹采集以及缺失路网采集,为线路抢修、巡检是否到位监督和巡检路径规划提供数据;利用GPRS实时上报发现的各种隐患,为及时派遣并解决问题提供准确信息。示范工程实例表明,该研究成果能有效解决传统输配电线路巡检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电力系统巡检效率慢、巡检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云端控制协同的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巡检技术。搭建云端控制协同平台,云服务器通过内网接入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无人机巡检多线程定位模块,通过PC端接收图像坐标模块的坐标信息,显示模块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划分图像中心点坐标并标记,利用高斯核函数提升像素分布集中程度;最后拟定无人机悬停点,通过云端控制协同平台判断所获得的巡检路线图像是否存在异常,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巡检作业。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识别初始图像像素点为574×574的图像的边缘;巡检航线水平误差最大值为0.5 m,垂直误差最大值为1 m,且巡检航线的运动未出现偏离或者抖动现象。为实现电网可靠、安全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昱  何春林 《电工技术》2023,(S1):143-145
介绍了一种基于LoRaWAN技术的智能配电网解决方案,采用智能监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安全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负荷情况和供电质量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智能监测技术采用了多种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站的各项参数;智能控制技术采用了多个控制器和开关,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了对配电站的远程调控和开关控制;智能安全技术则包括了智能保护、智能短路分析和故障检测等多种技术,实现对配电站的安全保护和故障检测。通过对实际运行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为现代化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