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在固定的通信或广播接收站中,无论是接收C波段信号,还是接收Ku波段信号,一般都采用正馈天线和正馈高频头。只有在移动接收时和个人用户接收时,为方便起见,往往采用偏馈天线和偏馈高频头。一些TVRO朋友们在用正馈天线接收Ku波段信号时,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困惑,本文将对此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不少卫视爱好者由于受安装空间的限制,只能够使用放置在室内或阳台的偏馈天线接收Ku波段信号,想用它接收免费资源丰富的C波段信号,往往比较困难。笔者根据本人的一些经验,从器材的选用、一些接收措施等方面,以图解的形式来谈谈如何成功地用偏馈天线对C波段信号进行有效接收。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功率大容量通信卫星的不断升空,其中配有C/Ku波段转发器的卫星也不断增多,使C/Ku复合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市场上C/Ku复合头的价格居高不下,作为烧友的我也囊中羞涩。也看过不少烧友自制C/Ku复合头成功接收的事例,但使用的是1.5米正馈天线配合C/Ku复合头接收节目,至今未曾有使用偏馈天线配合C/Ku复合头接收节目的介绍。本人也曾亲自动手制作过C/Ku复合头,但C/Ku波段增益明显下降,不十分理想。拥有正宗的C/Ku复合头一直是我的愿望。上月正赶上小硕器材部优惠,立刻邮购一个,决定用1米偏馈天线配合PBI C/Ku复合头,试试效果如…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用2.1m网状天线(细网C/Ku兼容)收视Ku波段.结果高价的正馈Ku头和普通偏馈Ku头的收视效果没什么区别.始终就是0.9m偏馈天线的水平。算一下这面2.1mC/Ku兼容天线的Ku波段效率,查表可知:2.1m天线Ku波段效率50%(正常效率)。增益达45.5dB(注:这是表中天线的最低可查效率),实际只相当于0.9m偏馈.效率70%.增益39.5dB.  相似文献   

5.
收视Ku波段节目通常用偏馈(偏焦)天线(图16、图17),它小巧玲珑,一体结构增益效率高,安装调试维护简单,是一般用户的首选,而用正馈(正焦)天线收视Ku波段难度大得多。普通正馈C/Ku兼容天线收视C波段能满足要求,收视Ku波段时由于天线精度关系效率较低,难以达到收视标准。正馈天线(图18、图19)所用的正馈Ku高频头价高难寻,通常须用偏馈头改制。正馈天线C/Ku焦距通常有差异,调试比偏馈天线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6.
Ku波段偏馈天线的结构有别于C波段正馈天线,它轻巧、安装简便。但由于Ku波段的波长短,以及收到卫星发射的数字信号在经数字卫星接收机进行解压时有一个计算的时间过程,如果缺少对Ku波段数字信号传送特点的认识和对使用Ku波段偏馈天线的了解,会使寻星操作很棘手。 一、同一颗卫星,对各频率信号强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说起中卫天线,卫视发烧友估计无人不晓。中卫天线以其质优价廉,增益效率高等众多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本人拥有中卫正馈1.5米天线,偏馈天线0.6米、0.75米、0.9米型号各一面,也算是中卫天线的忠实客户了。器材有PBIDVR-1000型、百胜P-3900型、高斯贝尔GSR-508盲扫型数字机以及C和Ku波段高频头若干,多星切换开关四个,高效馈源一个。近几年来,烧友用偏馈天线接收C波段信号似乎成为一股潮流。《卫视传媒》也曾多次刊登烧友用偏馈天线接收  相似文献   

8.
偏馈天线原本是为Ku波段设计的.在Ku波段有较高的效率,调试方便、体积小巧、安装维护方便,被广泛应用,更适合个体用户使用,是直播卫星收视的发展方向。随着卫星功率的提高、地面场强的增大及S波段的开通,接收天线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要正馈天线接收Ku波段信号,如何接收?(辽宁读者陆国钧)答复:在接收一些Ku波段溢波信号时,由于未处在信号的覆盖区域内,接收信号很弱,用通常所采用的0.75米或0.9米的偏馈来接收,往往  相似文献   

10.
用0.9米Ku偏馈天线加装C波段馈源和高频头收视C波段信号是卫视烧友经常的话题,有的人用0.75米Ku偏馈天线加装C波段高效馈源也同样收视成功。这些都是用偏馈天线,那能不能用小口径正馈Ku天线,加装C波段平面馈源和高频头收视C波段信号呢?笔者没有试验过,心中一直是个疑问。正好手中有一面正在使用的微波天线改装的0.9米Ku正馈天线。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知道,天上的Ku波段的节目越来越多,信号也是越来越强,这就使小型偏馈天线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市面上的偏馈天线,按材质分:有铝板、钢板、玻璃钢几种;按尺寸分,有0.35、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提高天线效率,降低天线噪声为出发点, 依照标准卡塞格伦天线原理,给家用C波段天线增加一双曲面,馈源改为后馈式,高频头选用普通Ku偏馈高频头,改后其1.5m天线接收效果和1.2m偏馈天线相比不相上下,估算天线效率在60%左右,虽比不上效率高迭80%以上的修正型卡式天线,但价格却低出1.2m偏馈天线2-3倍。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提高天线效率,降低天线噪声为出发点,依照标准卡塞格伦天线原理,给家用C波段天线增加一双曲面,馈源改为后馈式,高频头选用普通Ku偏馈高频头,改后其1.5m天线接收效果和1.2m偏馈天线相比不相上下,估算天线效率在60%左右,虽比不上效率高达80%以上的修正型卡式天线,但价格却低出1.2m偏馈天线2~3倍.  相似文献   

14.
“中新一号”C波段信号,目前是亚太地区上空最强劲的卫星电视信号,因此可一改过去的收视C波段信号一定要使用大口径天线的观念,加上数字节目的开播,使得天线的口径更可大大缩小,很多人也都在尝试使用小口径天线收视C波段数字节目。有人用0.75米的偏馈Ku天线或用0.6米正馈C波段天线收下了该星上的C波段的数字节目,而我地处于东经117.5度、北纬24.8度的有利位置上,经过多次用0.6米Ku偏馈天线收视该星上的C波段数字节目,均未能如愿,但用0.9米的Ku偏馈天线很容易地收下了C波段的数字节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售的Ku波段高频头,大多是为偏馈天线设计的,打开盖板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其馈源波纹盘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从外到内逐圈往里收,  相似文献   

16.
一套完整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馈源盘在系统中起着很微妙的作用,用好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给天线系统搭配上一套合适的馈源盘是非常重要的。玩家通常在资源有限制的情况下会喜欢用大口径的正馈天线安装Ku波段的高频头来接收KU波段的卫星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接收地点:浙江东部;接收机:百胜3800(正)、亚视达、迪佳通、XTREME、DREAM7000S等;高频头:C波段普斯1600、OS232双输出;KU波段PBI1040、O.S52J等;接收天线:中卫正馈1.8米2个、偏馈1.5米、日本CS0.75米;接收卫星:72°E Ku、76.5°E Ku、87.5°E C、88°E Ku、88c、95°E Ku、100  相似文献   

18.
自制正馈Ku头在0.9米小正馈天线上表现良好,能与同径偏馈天线相比得分差不多的水平。但换大点的C/Ku兼容天线上一试,问题出来了,与我们理想的收视效果差距甚远,不要求有同径偏馈天线效果,降一档次直径天线该可以了吧,遇此类壮况天线也不多,更多是降二、三档天线直径效果水平,还有的天线用正馈头与偏馈头差不多的奇怪现象。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理论实践探讨,那些因数影响Ku正馈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早就有南方的烧友用45cm的偏馈天线收视Ku波段的节目,身处北方的笔者心里自然也是痒痒的。无奈毕竟人家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处于多颗卫星的强信号覆盖之中。最近有烧友鼓励我玩一把55cm的中卫偏馈天线,我决定试一试。迫不急待地把天线装好之后我又有了一个想法,为了能让天线便于移动,我没有把它固定在墙上,而是把它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收视Ku波段一些较弱信号时,常感叹天线直径太小或卫星信号太弱,不能稳定地接收而苦恼,若想提高接收质量,只有加大天线口径,但提高了成本。如何在同样的接收条件下提高信号强度,以便于稳定地接收?笔者曾查阅到能增加Ku波段信号的正馈Ku集波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