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层建筑设计中侧向位移限制的重要性,探讨了侧向位移计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即荷载、分析方法和所使用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侧向变形、层间位移及建筑物的分缝等的限制,总结了侧向位移计算应考虑的内容,以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多个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算例,分析不同连梁刚度、不同平面布置、不同高度的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位移特点,得出其变化规律用于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计算由盾构法隧道开挖引起的周围地层变形,总结目前已有的计算公式,对由正面附加推力、盾壳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土体损失等引起的土体变形分别计算,然后把所得结果进行叠加得到盾构引起的总土体位移。  相似文献   

4.
叶锋  李进辉  张功新 《土工基础》2010,24(5):76-78,81
测斜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主要仪器,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着重论述了测斜仪使用过程中五个应当注意的问题:(1)位移~深度曲线作法;(2)每1 m测读一次时的数据处理;(3)"累计位移"与"相对位移"的区别;(4)正反两测回读数差值问题;(5)判别测斜管底部发生位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层间位移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层间位移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对于超高层建筑目前还无规范可以遵循。本文通过对层间位移组成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建议值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6.
淄博市柳泉路地下交通枢纽深基坑支护工程,位于市区交通主干道柳泉路与共青团路交叉处,拟建地下一层建筑,建筑面积 6 128.80 m2 .基坑深约 7.4 m.在三面有建筑物与近期外移市政管线距基坑距离多处小于坑深、工期短、天气寒冷、重载荷机械碾压的情况下,用测量手段,经过3个月的跟踪测量计算,通过对基坑水平与垂直位移微观变化数据的分析判断,以验证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预报基坑的安全性,及时向甲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反馈信息,及时地采取措施,确保了基坑的稳定,保护了周边环境安全,达到了经济合理、快捷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监测方法及其精度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运用各种方法对施工引起的基坑变形及周边环境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结果随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到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及施工质量,文中主要阐述基坑监测的重要性、任务、内容、目的、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结构位移控制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世界各国规范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位移控制的规定,论述了高层建筑顶点位移、层位移差、层间位移等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明确了层位移差与受力层间位移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科研成果及工程设计经验,对高层建筑结构位移限值的规定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修订规范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和大型储液罐等结构在长周期成分丰富的地震动作用下会产生大变形甚至破坏.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相较于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更能反映结构和构件的性态,但其亟需可靠的长周期位移设计谱.为此,选取近年来国内外23次地震的数字强震记录1 787条,分析了不同震级和断层距下长周期位移反应谱(简称位移谱)特性,研究了场地条件对于位移谱的影响,最后对现有位移谱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包括:震级和断层距主要影响位移谱的幅值;位移谱的形态与震级和断层距基本无关,表现为随着周期的增大位移谱先快速增长,随后缓慢增长,之后趋于稳定或稍微下降至地表峰值位移(PGD).采用PGD归一化的位移谱形态可由3个拐点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快速上升段、缓慢上升段、下降段和稳定段.震级对以PGD归一化的位移谱的影响明显,随着震级的增大,归一化位移谱幅值增加,卓越周期变长;小震级(矩震级Mw≤6.5)时,卓越周期为1~2s;大震级(矩震级Mw>6.5)时,卓越周期为6~10s,甚至更大.场地条件对位移谱的影响与断层距有关,近断层时,场地越硬位移谱幅值在中长周期段(如周期T>5.0s)越低,但断层距大于100 km时,位移谱与场地条件基本无关;场地条件对归一化位移谱的影响基本可忽略.现有归一化位移谱模型尚存在一定局限:曹加良模型未考虑震级对位移谱模式的影响,且模型不能模拟位移谱在长周期段下降并至PGD的过程;Faccioli模型对于矩震级Mw≥6.5时位移谱特征认识不够,10s周期时位移谱并未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和大型储液罐等结构在长周期成分丰富的地震动作用下会产生大变形甚至破坏.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相较于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更能反映结构和构件的性态,但其亟需可靠的长周期位移设计谱.为此,选取近年来国内外23次地震的数字强震记录1 787条,分析了不同震级和断层距下长周期位移反应谱(简称位移谱)特性,研究了场地条件对于位移谱的影响,最后对现有位移谱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包括:震级和断层距主要影响位移谱的幅值;位移谱的形态与震级和断层距基本无关,表现为随着周期的增大位移谱先快速增长,随后缓慢增长,之后趋于稳定或稍微下降至地表峰值位移(PGD).采用PGD归一化的位移谱形态可由3个拐点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快速上升段、缓慢上升段、下降段和稳定段.震级对以PGD归一化的位移谱的影响明显,随着震级的增大,归一化位移谱幅值增加,卓越周期变长;小震级(矩震级Mw≤6.5)时,卓越周期为1~2s;大震级(矩震级Mw>6.5)时,卓越周期为6~10s,甚至更大.场地条件对位移谱的影响与断层距有关,近断层时,场地越硬位移谱幅值在中长周期段(如周期T>5.0s)越低,但断层距大于100 km时,位移谱与场地条件基本无关;场地条件对归一化位移谱的影响基本可忽略.现有归一化位移谱模型尚存在一定局限:曹加良模型未考虑震级对位移谱模式的影响,且模型不能模拟位移谱在长周期段下降并至PGD的过程;Faccioli模型对于矩震级Mw≥6.5时位移谱特征认识不够,10s周期时位移谱并未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1.
将侧向作用下结构下部结构变形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定义为层间非受力位移,此时上部各层的楼层剪力为零,用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减去层间非受力位移即可得到结构楼层的受力层间位移或层间有害位移。基于此假定,本文提出受力层间位移计算的力法和位移法,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层间位移的计算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采用力法时,对上部楼层的弯矩进行合理等效是关键,可以获得结构的非受力层间位移较精确解。采用位移法可方便快捷地计算楼层受力层间位移,同时结果为精确解。以位移法计算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受力层间位移角沿楼层高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框架结构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反映结构破坏的参数基本合理,而剪力墙和框架筒体结构除底部楼层外,完全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张家港大成广场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现场监测,分别用弹性抗力法中的"m""K""C"三种方法对该支护结构进行了位移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位移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探讨了与实测位移最接近的设计方法,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魏琏  王森 《建筑结构》2020,50(3):1-4,19
分析了我国JZ 102—79,JGJ 3—91,JGJ 3—2002,JGJ 3—2010等历次高规关于高层建筑结构层间位移角规定限值的演变过程,对影响楼层结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的各种因素,如风荷载取值、是否考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是否考虑地下室、计算模型中一些假定和结构构件刚度折减系数等进行了讨论。在分析结构中上部楼层的层间位移角大部分是由结构构件底端转动引起的非受力位移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高层建筑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取1/500的建议,并提出当采用阻尼器等减振措施满足舒适度要求时或考虑地下室竖向构件变形时层间位移角限值可适当放松的合理建议,可供规范修订和工程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因地下开采成空区导致地面失去支撑而滑移.通常要对这类滑坡进行变形监测。通过变形监测,掌握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趋势以减少滑坡造成的灾害损。根据滑坡监测特点.对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的精度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震动作用下,非饱和单层砂土侧向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PHC管桩-土间相互作用耗能较小。不同的地震波对PHC管桩的动力p-y曲线影响显著,但侧向土体刚度没有明显变化。靠地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在地震会出现塑性变形,当砂土较密实时,塑性变形的深度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7.
冯盛林 《山西建筑》2022,(8):130-132
基于霍永高速公路高边坡处治实践,对抗滑桩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施工现场调查结果,制定方案采用抗滑桩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布置测点对表面位移开展监测,分析监测结果得出桩顶位移和坡面位移总变形量均较小,且在抗滑桩完工后得到了有效控制.分析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得出随深度增加抗滑桩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监测结束后变形基本趋于...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立柱竖向位移进行监测,并且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本构、破坏准则以及裂缝模型,建立立柱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立柱的变形反演了其受力特征从而进行反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史庚武 《山西建筑》2015,(11):210-211
以田庄暗渠工程为例,根据监测目的及监测点布设要求,制定了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进度情况,对其监测频率进行了确定,以提高观测精度,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朱庆锋 《建筑技术》2014,(7):647-649
某商务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面积较大,深基坑开挖时会对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带来影响。为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开挖过程中对基坑进行全方位监测,用监测数据控制基坑开挖速率,指导施工,保证了基坑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