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业教育是近代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四川虽然僻处西隅,近代实业教育的发生较晚,但发展较快,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无论是实业学堂的种类,还是办学规模等方面,近代四川的实业教育都走在他省之前,而且独具特色。在近代四川教育史上,教育界和实业界有识之士在四川各地创办了许多实业学堂和专门学堂,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推动了四川近代农工商业的发展,加快了四川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四川报业发展很快,呈现出报刊数量大、种类多、范围广等特点,其发展与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民初四川经济的繁荣、四川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是四川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翻译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诗人和政论家,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严复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严氏话语系统来对西学进行新的文化释读,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阐述了严复的翻译话语系统自身的特色,以及严复翻译话语系统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宫崎寅藏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外国友人,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贡献不可忽视,其对近代中国革命的贡献包括了媒介作用、促进与调和作用、参加革命实践、接济革命党人、宣传革命、保守秘密维护节操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謇不仅是我国近代的爱国家、实业家、教育家,他还亲自创作校歌启迪民智,建造剧场繁荣戏剧,大力改革戏剧音乐,鼓励音乐艺术研究,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功不可没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6.
丁福保和中国近代营养卫生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福保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他不仅在近代医药科学方面具有学术成就,而且在介绍和推广中国近代营养卫生科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丁福保的译著中,中国人的近代卫生学知识已构成系统的学术体系,近代营养学科学的体系虽未形成但已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7.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他创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团,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周氏企业不断地将利润转化为资本,兼并同行业,引进设备,扩充厂址,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晚清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输入中国的重要时期.近代自然科学的输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近代自然科学输入在晚清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近代四川饮食风味颇有特点的三个地区——成都、重庆、自贡入手,梳理和总结了近代四川大众化饮食市场的三大类型,即中低档次的综合性饮食店、个性突出的专业化饮食行、游卖街头的饮食摊贩,它们通过便利快捷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品种丰富的饮食,为民众的日常饮食生活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10.
唐才常法律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力倡"公权于民"、推行西方近代法制;经济法思想方面,主张工商富国,详考中国历朝赋税制度和货币制度,倡言加强经济立法;国际法思想方面,他推举和倡导以国际公法为中外交涉之基准,实现中外平等外交,以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唐才常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浙江城市因其"开发较晚、开埠较早、近代化程度较高"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性格,同时在共性中又包含各自的差异性,是晚清江浙风貌的重要构成。慕雅德(A. E. Moule)是晚清著名来华传教士家族——慕氏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他活跃在中国东南沿海多年,建树颇多。这位圣公会传教士用十余年时间详细考察了宁波、杭州、诸暨等地,用大量详实的描述与记录构建出同光年间浙江城市的群像,是当时西人"浙江城市观"的典型代表。同时,这也为更立体、更全面地研究浙江传统区域文化提供了有力补充。文章以慕雅德的"浙江城市观"为典型,在为浙江城市的文化积淀提供丰富史料的同时,探究近代西人在"他者"语境下"东方体系"的建构与再建构过程,以期丰富浙东文化史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毕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倡导,研究与推广事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黄炎培在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研究黄炎培职业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对审视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现状,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元善是中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慈善家,他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中国近代的慈善事业.他独具特色的慈善思想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内涵丰富且见地深刻.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诗人,虽然他不甘以诗人自居,始终视诗为余事,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却在诗歌.诗评家对黄诗虽各有褒贬,但肯定其诗的"新"是一致的.黄遵宪诗歌精心熔铸的新意境、注重再现的新体式、俗化和欧化的新语言以及散文化的新笔法,充分体现了其诗"新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由安徽地区走出的陈独秀、胡适、陶行知等文化名人,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身于安庆文化圈的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文化革新的代表性人物,他早年的生平活动与安徽近代社会革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安徽为陈独秀的成长与实践提供土壤,陈独秀在安徽的革命实践推动着安徽的社会思想启蒙与解放。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精神盛行的时期,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开始以与同时代其他启蒙思想家截然不同的观点看待科学和文明.他对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强烈批判,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其文明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代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转折期,是中国传统园林嬗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私家园林营建活动整体出现衰退,渐近尾声;中国不少地区,私家园林建设活动在地域特征基础上出现了新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私家园林营建之绝响,作为中国园林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以济南市为例,探讨济南近代私家园林营建特征,并剖析其内在影响因素,为近代中国园林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棉纺织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纺织科技专家不仅在产业发展上做出实践贡献,亦在理论 方面提出科学对策,朱仙舫就是其中一位。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他倡导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 在产业发展经验上,他不仅主张学习日本纺织业发展经验,还总结了近代棉纺织业发展历程;面对不同阶段的 棉纺织业产业发展困境,他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对策。通过对他的棉纺织业发展对策分析,反映他在棉纺织业 发展路径选择、模式建构和危机应对之策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棉纺织业发展对策研究,也产生了实际影响。由 此,不仅凸显出纺织科技专家在近代棉纺织工业化道路上的贡献,也有利于深化近代棉纺织业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科学技术,认为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他又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是马克思总结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预见第二次技术革命所得出的结论.毛主席曾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他和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于50年代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十二年规划,这一战略决策对于我国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75年,邓小平同志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旗帜鲜明地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他总结了近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特  相似文献   

20.
张謇的社会管理思想是在近代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他的思想源于传统的社会伦理和政治理想,加入了"地方自治"的近代内容,目标是在"与世界争文明"中实现南通的社会改良和发展。在张謇的社会管理思想指导下,近代南通规划和构建了新的社会管理体系,迈出了区域现代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