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3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长期生存并正常生育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AML患者中,女1例,男2例,接受不含全身放疗预处理方案的auto-HSCT,分别在停止治疗后68、65和65个月生育一健康小孩.结论 育龄期接受HSCT患者的生育问题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预防作用,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例白血病患者在单倍型HSCT后进行预防性DLI,观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随访25(4~60)个月,20例患者中有11例长期生存,生存率为55%;9例复发死亡;19例患者在接受DLI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GVHD(aGVHD),其中Ⅲ度以上4例,累积发生率22.9%.结论 DLI可预防单倍型HSCT后白血病复发,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临床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且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筛查AML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病例,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输血前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3 ml送检,且同时检测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结果 在AML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中发现2例患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结论 AML合并AIHA病例临床少见,但为提高临床医疗安全,Coombs试验筛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的IA方案治疗的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例患者经IA方案治疗后达持续缓解.结论 IA方案适用于初发、缓解后AML的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MDS-RAEB)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HAG预激方案治疗的21例AML和9例MDS-RAEB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包括疾病完全缓解(CR)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老年AML患者中,HAG诱导缓解的有效率为66.7%(14/21),其中CR率为47.6%(10/21);9例老年MDS-RAEB患者中,CR率为55.6%(5/9):HAG预激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因骨髓抑制继发的感染,调整化疗方案后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HAG预激化疗作为诱导缓解方案适用于老年AML和MDS-RAEB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65岁以上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临床特征、骨髓象、外周血、染色体、免疫分型、应用小剂量Ara-C化疗效果等.Ara-C 15 mg/m2,皮下注射,2次/d.结果 32例老年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93%),部分缓解(PR)19例(58.3%),总有效率68.6%;FLT3-ITD阳性的患者疗效差,有染色体复杂异位的患者疗效差.结论 小剂量Ara-C姑息性治疗65岁以上AML患者有一定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免疫表型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4例经标准化疗至少2个疗程达完全缓解的AML(非M3)患者的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表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22例复发AML患者发病时白血病细胞CD7、CD19、CD56、CD34、CD117、HLA-DR、CD11b、CD14、CD15、CD33、CD13的表达,同时与32例非复发AML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对比.结果 22例复发患者AML抗原表达情况:CD7 27.3%,CD19 28.6%,CD56 81.8%,CD34 68.2%,CD117 90.0%,HLA-DR85.7%,CD11b 27.3%,CD14 14.3%,CD15 16.7%,CD33 95.5%,CD13 90.9%;32例非复发AML患者抗原表达情况:CD7 32.0%,CD19 8.0%,CD56 35.7%,CD34 64.0%,CD117 81.0%,HLA-DR91.3%,CD11b 43.5%,CD14 20.8%,CD15 28.6%.CD33 91.3%,CD13 92.0%;CD56表达与复发相关(RR=8.1,95%CI=1.2~53.2,P=0.021),其余各抗原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AML发病时白血病细胞CD56表达与疾病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提高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EB病毒(EBV)感染24例(77.42%).近期疗效结果显示,放疗、化疗、放疗+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P>0.05).随访截至2010年10月,3l例患者中死亡24例,7例生存,其中4例无瘤生存.19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进展.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患者5年生存情况与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局部肿瘤浸润、EBV感染、早期治疗有 关(x2值分别为8.88、7.25、16.95、6.00、7.23、7.44、7.80,均P<0.05).结论 放疗、化疗、放疗+化疗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差异不大;患者的生存情况与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B症状、LDH水平、局部肿瘤浸润、EBV感染、早期治疗等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DLL4、HES1、VEGF-C及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白血病患者59例作为病例组,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对照组20例为营养性贫血患者。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测定DLL4、HES1、VEGF-C、VEGFR-2 mRNA的含量。结果各组初发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DLL4、HES1、VEGF-C、VEGFR-2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DLL4、HES1、VEGFR-2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041、0.016、0.047)。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DLL4与VEGFR-2、HES1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 0.424、0.472;P=0.030、0.01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HES1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 0.997,P=0.042)。急性白血病伴髓外浸润者VEGF-CmRNA的表达高于不伴髓外浸润者(P=0.022)。AML组VEGF-C mRNA的表达与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315,P=0.024)。结论DLL4、HES1、VEGF-C及VEGFR-2在白血病发病中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发展、转移及浸润,且这些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及髓外浸润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合并Sweet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MML合并皮肤疱疹患者资料,取皮肤活检进行病理检测,并给予DA、CAG方案等化疗。结果病理诊断为CMML合并Sweet综合征,单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CAG方案使CMML获得完全缓解,皮疹得到有效控制。3个月后Sweet综合征复发,CMML进展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结论CMML合并Sweet综合征罕见,高度提示短期内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3岁,主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年,复发6个月"于2010年6月第23次入院.4年前,患者因"心悸、乏力半个月,上肢痛3 d,加重伴发热1 d"于2006年3月18日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血药浓度与患者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分析12例完全缓解期的ALL患者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HD-MTX化疗后患者以骨髓抑制(7/12)、胃肠道反应(8/12)、肝损害(5/12)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后24 hMTX血药浓度为(23.688±9.607)μmol/L,经甲酰四氢叶酸钙(CF)解救后,44、68 h血药浓度降低为(0.338±0.247)μmol/L,(0.045±0.033)μmol/L.结论 HD-MTX治疗时保证充分水化、碱化,正确使用CF解救是保证HD-MTX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标准剂量DAG方案治疗老年人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柔红霉素(DNR)40 mg/d,静脉注射,第1天至第3天;阿糖胞苷(Ara-C)100 mg/次,1次/12 h,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7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d,皮下注射,第1天至第7天,休息14 d,重复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CR)9例(50.0%),部分缓解(PR)5例(27.7%),总有效率77.7%.结论 DAG方案治疗老年人低增生AML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髓细胞肉瘤(MS)的起病方式、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支气管M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肺MS是一种罕见肿瘤,本例为非白血病性MS,病变同时累及皮肤及支气管,临床表现为皮下结节、咳嗽及呼吸困难,CT示右肺门高密度阴影,肺不张,伴胸膜尾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及皮肤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MS,免疫组织化学MPO、CD43、LCA及CD99为阳性,而CD3、CD20及CD15为阴性。予以DA等方案化疗。结论MS发病率低,起病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常规形态学观察误诊率高,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治疗主要按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方案予以系统化疗,为达到长期无病生存,在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可尽早行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诸多预后不良因素中,年龄≥60岁是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原因除了与老年患者本身的生理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与青年患者显著不同.现就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在此基础上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腔内治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IIB-ⅢB)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调强组(调强放疗,腔内放疗结合同步化疗,30例),常规组(常规四野箱式外照射,腔内放疗结合同步化疗,30例).治疗方法:调强组给予56~60 Gy剂量,常规组予50~54 Gy盆腔照射.腔内放疗:A点给予5 Gy/次,2次/周,共6~8次.所有病人接受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化疗,每3周一次,共3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和急性、晚期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资料类似.中位随访时间是47个月.调强组与常规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6.7%,80.0%以及86.7%,70.0%,60.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调强组中有7例(23.33%)患者复发,常规组有17例(56.67%)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3,4级急性和晚期消化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调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骨髓毒副反应的比较,两组结果相似.结论 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并同步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低增生性AML患者采用CAG方案,阿柔比星(Acla)14 mg/m2,第1天至第4天,静脉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第1天至第14天,每12 h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并于第1次注射Ara-C之前12 h开始使用,最后一次注射Ara-C前12 h停用;当中性粒细胞>10×109/L时,暂时减少或停用G-CSF.结果 2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8.3%),部分缓解(PR)7例(24.1%),总有效率72.4%,治疗失败(NR)7例,早期死亡1例.结论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AML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亚型,以进展快,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死亡率高为特征.95%以上APL患者有典型染色体易位t(15;17)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1986年以来,中国首创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TO)治疗APL,使APL的转归大大改观,成为仅用药物可治愈的AML.结合作者经验讨论治疗APL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寻找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诱导缓解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CAG预激方案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泼尼松(PDN)诱导治疗6例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1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结果 6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100%(7/7),CR率85.7%(6/7).患者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CAG联合L-Asp和PDN是复发难治性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值得尝试的诱导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S-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以联合化疗为主,配合局部病灶野放疗8例.化疗方案主要为CHOP、EPOCH、Hyper-CVAD,以CHOP方案为主.结果 30例S-ALCL患者中位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1.5∶1,有B症状、Ⅲ~Ⅳ期和结外侵犯者分别占60.0%(18/30)、73.3%(22/30)和60.O%(18/30);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46.7%(14/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18例(60.0%),其发病年龄小于ALK-者(u=3.9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ALKˉ及LDH升高是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S-ALCL患者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好.但ALK-、LDH升高者预后不良.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大剂量治疗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