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网络管理难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网络成为一项急迫的研究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ing,SDN)这一创新的网络架构技术,并着重对现有SDN在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进行了综述分析,最后以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的云服务为实际案例,提出了SDN在电力企业数据中心尤其是桌面云池体系中的部署方案,并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探索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郑直  张云帆  朱涛 《电信快报》2014,(10):26-28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业务部署和运营管理要求更加灵活和自动化。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正是适应了数据中心发展的需求。文章从计算、存储、网络及管理等方面对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各类技术的特点,对同类技术的不同发展路线进行比较。最后针对各类技术的应用和部署给出具体建议,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连建 《电信快报》2014,(2):30-32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控制和业务带宽按需调度的能力,为不断涌现的网络新应用和未来网络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文章从SDN的概念和总体架构出发,介绍SDN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对SDN在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互联、政企网络、电信运营商网络、互联网公司业务部署等场景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云计算的兴起催生了跨数据中心互联的需求,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为解决数据中心互联的网络瓶颈提供了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数据中心互联技术,分析了SDN的技术优势,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运营商数据中心互联承载技术方案,并阐述其实现思路.该方案可实现DC间的网络虚拟化,能够提供用户业务定制、网络自动开通、任意虚拟机间的策略隔离、流量调度、用户就近访问、DC间的容灾备份等业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SDN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徐鑫  刘国燕 《电信科学》2013,(1):130-133,142
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运用到数据中心,通过智能软件对硬件资源抽象,将资源聚合成能力池,使得网络更加软件化、敏捷化,为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动态、弹性、有效使用网络的应用需求,提供自动、安全、灵活有效调度资源的能力。本文方案弥补了云计算在网络虚拟化方面的短板,使计算、存储和网络进一步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完全自动化部署、实时资源调度和快速网络故障排除,并具有随时增加新业务的潜力,加快网络创新节奏,为云计算中心运营者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化的网络架构形式,是促成网络实现自动化部署安排的重要手段。对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与控制平面的分隔,进而达到对网络流量的精准化控制。文章在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对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算法展开具体分析,以期能够通过更低的网络成本与最短安全路径来实现对网络路由效率与资源的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当前云数据中心网络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利用软件定义网络的解决方案。对于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未来发展需要研究的4个课题,即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云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云数据中心网络多租户资源管理和云数据中心网络能耗协同控制,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卢磊  张玲 《电信快报》2020,(3):24-27,45
针对运营商现有烟囱式、封闭式、资源独占式网络无法适应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提出一套开放的、解耦的、资源共享的新网络架构,并给出向该网络架构演进的实施规划。该架构以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为技术抓手,以网元云化部署、软件定义网络、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网络DC(数据中心)化改造为切入点,推进网络云化演进,降低网络成本,提升运营商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云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NFV和SDN在云数据中心的协同解决方案,分析了部署方案中的关键网元,给出了NFV基于传统网络环境和基于overlay网络环境的两种部署架构,并分析NFV和SDN协同部署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2019,(7):1-5
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中多控制器部署问题常分为两类,静态部署和动态部署。文中针对静态部署方案在实现上无法实时均衡网络负载的局限性,提出动态场景下的一种多控制器部署策略,以优化网络中的迁移成本、过载次数与连接恢复时间。根据仿真实验,文中的动态迁移方案可将上述指标达到最优,具有理论正确性与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虚拟化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数据中心的架构,数据中心之间存在着大量互联场景,如异地双活、数据中心容灾、数据同步备份、数据迁移、集中式存储、共享虚拟化资源池、虚拟机漂移等,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东西向流量,需要构建一个可靠、灵活、安全、易于部署的二、三层网络,以满足数据中心互联需求.研究了EVPN VxLAN组网架构,在业内尚无异构多厂商规模商用组网成功案例的情况下,结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LSN数据中心现状,提出并实现了适用于现网的DCI组网.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流量继续呈指数增长趋势,云计算、视频、数据中心互联等新兴业务推动下一代光网络向超高速、高谱效、动态灵活和多业务适配等方向发展。基于灵活频谱的超高速光网络架构将光网络提供业务的灵活性从传统的时域拓展到频域,支持灵活带宽分配、多业务速率适配、绿色节能以及可扩展性,并已成为光分组交换技术成熟以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全光网技术之一。本文分析了基于灵活频谱技术的新型超高速光网络架构,并对关键技术和应用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网络通信的重心从园区网转移到数据中心.文中分析了云数据中心需采用新的网络架构——弹性架构,以及云数据中心网络的几个关键技术:扁平化、大二层网络,以及虚拟交换网络.同时,对云数据中心的安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
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技术因能有效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性能,提高系统吞吐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CoMP的研究要基于一定的网络架构,目前已有的中心式和分布式网络架构存在回程容量大、CoMP时延高、复杂度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型分布式网络架构,在传统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集中控制的逻辑实体,能有效简化CoMP流程,减少CoMP时延以及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At present, one technical challenge of MANET is the address configuration, and another technical challenge is to deal with the network merg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ddress uniqueness in the merging network.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to address these two issues. In the scheme, the MANET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and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the address configur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employs an allocation variable to achieve the address configuration, and a node can ensure the address uniqueness without any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nod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tect the network merging, this scheme proposes the generation algorithm of the MANET ID which uniquely identifies MANET. Based on this generation algorithm, the network merg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algorithm, only the nodes with the duplicate address perform the address reconfiguration, so the network merging cost and delay are reduced. This scheme is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address configur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network merg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The traditional cable TV network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promising infrastructure for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A cable TV network may cover a wide range of geographical area that thousands of subscribers live in or work at. However, this broad service range also brings some problems such as bandwidth congestion due to too many users, and the overhead in the design of access protocol.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bridged architecture that can increase the bandwidth re‐usability and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ver the cable TV network. It first describes the method of bridging the cable TV networks and then gives the design of a cable bridge which partitions the cable segment into several subnetworks. For load‐balancing and fairness among subnetworks, a prioritized queuing scheme with a numerical analysis will be also described.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作为网络延伸的新拓展,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已成为目前物联网安全研究的重点。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能力较小、难以完成复杂计算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架构方案。方案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若干个以中心节点作为信息传输端的节点网络,中心节点传递该节点网络搜集的信息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采用可搜索加密技术,使得管理员可以直接获取所需信息对应的密文,而不用对整体密文解密后再搜集,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大小分布不均匀、传输性能需求不相同的特征,提出了面向传统树型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的软件定义混合路由机制SHR(software-defined hybrid routing)。SHR通过统计计算将数据流分为大流和小流,为满足其不同的传输性能需求,对大流采用自适应路由算法,对小流采用流量无视路由算法。SHR在OpenFlow机制的基础上,将部分控制权从控制器下放至交换机,以减轻网络的额外负载。在Fat-Tree网络拓扑结构上建立流量模型进行性能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等价多路径转发ECMP算法相比,SHR能够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数据流丢弃率和分组端到端时延,同时减轻网络的额外负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波分多路的光纤通信接入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对未来光接入网的考虑。于是依次说明未来地区接入网的结构 ,接入结点利用波分多路技术后的连接功能 ,以及光纤双环网的保护作用。最后简述构成这种光接入网所需的各种单元设备  相似文献   

20.
设计与开发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WBM(Web-based Management)是Web技术在网络管理环境中的应用,为网管人员提供了比传统网管工具更强有力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管平台的WBM应用开发结构和实现方案。该方案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