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其民族服饰文化体系繁复,且文化气息尤为隆重,由此, 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最为显著的布依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布依族服饰文化所展现的生态特征,从民族 服饰生态美学概述着手,进行关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探索与总结,以期为今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研 究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转型以及快时尚消费的速率加快,历史悠久、淳厚质朴、多样性的民族服饰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甚至泯灭的危险。为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云南纳西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进行调查,从纳西族传统服饰中的女性羊皮披肩纹样出发,提炼女性羊皮披肩的呈现形式、来源传说和功能表现,分析披肩纹样表现的题材内容、色彩和造型,分析羊皮披肩纹样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表达,指出现代服装设计中羊皮披肩纹样在色彩、结构和造型上的创新实现方式。对纳西族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指导作用,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警醒、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宋词研究宋代女性的服饰形象.其婉约的描述表现出两宋时期服饰的淡雅色彩、优雅的款式和簪花冠梳风尚,反映了当时人们审美现念中的理性之美.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和<维莱特>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从女性自身的角度来描写女性生活.作者虽然对人物服饰的描写并不施以浓墨重彩,但人物服饰的色彩,款式、材料的安排却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在服饰审美上独特高雅的品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蒙古族布里亚特部女性传统服饰实物结构的逐一绘制,运用田野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实例法,结合前人研究文献,探讨该部女性传统服饰的结构特征,对我们从结构上继承传统服饰文化,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该部女性传统服饰的结构具有以下特征:接近于现代服装结构形式、立体多功能性、自然风貌与节俭的造物思想的承载。  相似文献   

6.
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服饰是我国汉族民间服饰体系的重要分支,其各具特色的服饰色彩具有宝贵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为依托,借助HSV颜色模型从色相、饱和度、明度3方面对馆藏近代江南、闽南地区民间女性服饰进行实物测色分析,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两地服饰色彩差异,同时指出服饰色彩是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其研究有助于对我国汉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7.
从旅游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走向市场化的基础上,借鉴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审美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湘西苗族服饰的款式特点,并根据当前我国及世界高端服装产业的特征和发展动态结合湘西服饰的特点以高端定做的市场进一步提出了湘西苗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曹丹 《饰》2000,(1):30-31
服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果仅仅从本专业领域来考虑问题的话,往往无法突破常规思路与传统知识的禁烟。服饰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也是与其它姊妹艺术紧密关联的。从服饰艺术发展史来看,服饰常常受到雕塑的影响和渗透,二者在造型方式和作品形态上,均有极为相似之处都有是运用自然界的原材料来创造空间艺术品;人物雕塑与服装都有相同的表现对象——人体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善于运用雕塑性思维,就能设计出更具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的服饰。-.西方服饰的“雕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几何纹演变过程的分析,结合现代服饰设计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绿色生态特点,探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融入一定的几何纹原理,以增强艺术视幻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现代服饰设计水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邓丽萍 《饰》2007,(3):36-37
一个民族的服饰形制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必定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中诞生、发展和成熟,并适应于社会大环境。哈尼族的服饰就是在其梯田农业这个大的社会、自然环境中形成其民族特色的,它不仅适应于该社会氛围而且从中汲取灵感,进行独特的服饰创造并与之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哈尼风貌。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豫剧服饰为研究对象,以其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追踪法和田野调研法,从造型样式的可舞性特征、图案纹样的装饰性特征以及色彩搭配的程式化特征三方面归纳了传统豫剧服饰的艺术特征,并分别探究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将传统豫剧服饰的宽袍阔袖造型、题材丰富的纹样图案以及五色观念等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相融合,不仅对传承和发展传统豫剧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有助于构建传统豫剧服饰的现代设计符号,为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尚化运用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中国服饰的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史的一个突变时期。在此期间,服饰受到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外观渐渐趋向简约化。就其服饰由装饰工艺、围度、长度及其等级性的变化做分析,阐述在新的社会环境及审美要求下女性服饰向简约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范畴意境作为切入点,从中西传统服饰美学的不同审美取向探讨当代中国服饰美学的发展现状.通过逻辑分析法、演绎法和史料分析法进行论证,得出当代中国服饰意境美缺失的结论.分析造成缺失的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从而达到校正当前服饰审美观念的目的,呼吁建构新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服饰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何纹演变过程的分析,结合现代服饰设计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绿色生态特点,探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融入一定的几何纹原理,以增强艺术视幻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现代服饰设计水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论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对传统服饰的影响,提出中国古代服饰在形制、色彩、图案等各方面要受“天人合一”思想的约束,从而达到人间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服饰博物馆实物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丽江地区纳西族服饰的色彩展现、图案、服饰与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出丽江纳西族服饰蕴含的"和谐相处"、"共生"、"平等"的生态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客观物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图腾的和谐等方面。分析丽江纳西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生态观与现代的生态美学、现代社会人类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其建设性和指导性的作用对如今生态社会文明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为探寻民族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转译方法,助推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播,文章以黔西北白苗女 子服饰纹样为样本,在分析服饰纹样图式、色彩、题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尝试直接运用法和解构 重组法对其进行转化设计。结果表明,黔西北白苗女子服饰纹样多以几何状、连续形构成,富有节奏与韵律之 美,色彩遵循调和均衡的视觉审美法则,纹样十分符合当下简洁的审美需求,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具有优势;现 代设计思维的融入,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增添活力的同时,给现 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带来灵感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史料为依据 ,对先秦服饰的审美价值观与审美特性进行了论述 ,力图较为准确地把握先秦服饰的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19.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江南女性服饰文化的重要分支,受传统农耕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影响使其面临传承危机。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梳理及田野考察,归纳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元素中的服饰结构、色彩搭配以及纹样特征,同时运用“具象元素直接融入”和“气氛情境间接营造”两种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延伸出相关文创产品。研究认为: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在形制结构上,兼备“横”、“竖”两种镶拼形式;色彩搭配以冷色为主,暖色为辅;纹样组织形式多元,运用题材广泛,寓意鲜明丰富。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元素运用于文创产品上进行尝试探索,以期推动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力求为从事传统服饰传承与传播的研究者与设计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畲族的传统服饰彰显了畲族独特的审美理念,记载着畲族的文化、信仰、民俗。本文概述了畲族服装的形制,分析了畲族服饰的历史演变及成因,通过对畲族纹样的色彩、种类、构图研究,分析其服饰纹样的文化寓意,为服装设计师创作提供更新的灵感来源,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