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港口建设朝着大型化、深水化的格局发展,许多港口的海堤建设类型也各不相同。在开敞式无掩护水域进行斜坡堤的抛石施工,受外界不利影响的因素多而复杂。尤其沿海区域内大量分布深厚软泥土层,随着抛填量的加大和斜坡堤堤身的加高,实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对于控制抛石施工速度和地基稳定极其关键。根据抛填施工和GPS测试技术的特点,提出一种斜坡堤地基沉降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沉降监测设备的制作、埋设和观测。通过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现场抛石施工的复杂环境,所得沉降监测信息能够为施工单位调整抛填强度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了斜坡堤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淤泥质海堤地基的工后沉降值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星野法沉降预测模型,并结合浙江省东南沿海某处海堤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得出星野法对海堤地基沉降预测的的计算结果合理可靠,与实际监测值的拟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海堤工程,潜在的工后沉降会对海堤的作用及使用寿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利用有限的实测沉降数据,选取合理的预测方法较准确预测海堤的后期沉降十分必要。文章以典型工程实测沉降资料为依据,对工程中所选取的断面沉降利用GM(1,1)法进行了拟合、预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海堤工后沉降的合理预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砂井地基处理的深厚软基上泉港峰尾海堤工程试验段施工过程进行了监测。应用Biot固结理论的平面有限元方法,将砂井地基的三维问题转化为平面二维问题,对该工程砂井地基固结沉降、孔隙水压力进行分析与预估。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方法能较好地反应地基的沉降过程和固结特性,评价软基处理方法的效果,并...  相似文献   

5.
采用合理有效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不仅能在土方填筑期间获取更为真实的沉降监测数据,还能更好地进行工后地基沉降变形的预测及控制工作。本文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填方工程为例,阐述了一种在填方地基填筑期间的沉降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开挖探井的方式安装沉降监测元件,在安装完成后对探井进行回填夯实,基本不影响填土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文中陈述了两种沉降监测设备,通过比较两组沉降监测数据,总结分析了大厚度填方地基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可为类似工程填筑期间沉降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积软土在海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往往是堤防建造和围海造地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为研究海积软土的变形特性,在室内单元体试验的基础上,由修正Cam-clay模型改进来的软土模型中加入海积软土固有的结构性特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并研究大面积均匀堆载和新建海堤不均匀荷载作用下海积软土的长期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特性,分析中考虑竖井地基处理和海堤填筑进程的影响。通过与原位监测数据的对比发现,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海堤下方处和厂区大面积回填处的地基沉降和侧向变形,同时能较好地考虑填筑过程中地基不同深度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和消散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基坑变形监测中,沉降观测费时费力,在整个基坑变形监测的工作量中所占比重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沉降观测的作业方法可以不顾及前后视距差而获得精确的沉降量。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沉降观测的作业效率。本文从理论上详细的论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塑料排水板处理在深厚软土地基海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宁波北仑七姓涂海堤基础处理的原位测试研究,分析了塑料排水板对加快软土地基固结的处理效果。表明:原位监测测试是软土海堤建设基础处理效果的检验手段,表面浮泥会在初期影响地基的整体沉降量,排水板处理软土海堤基础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
《土工基础》2016,(2):219-222
利用室内试验获得的模型参数结合有限元计算,对深厚淤泥质软基处理建成后的海堤短期和长期沉降问题开展了计算分析。对抛石填料和地基土分别采用莫尔-库伦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在地应力平衡的基础上,实施抛石堆载,堆载完成后,开展了工后10年的沉降分析。分析表明,抛石体堆载后,地基土地应力急剧增加,海堤两侧土体向上隆起,下部土体沉降;海堤建成后的621.2天累计沉降达1.2m,孔隙水压仍未消散;建成10年后,海堤累计沉降达1.55m;表明海堤建成后的短期和长期沉降均较大,对重大海堤工程,工后的沉降研究与控制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重量的不断加大,其对基层的压力也不断增大,这样必然会使建筑基层产生沉降。为摸清建筑基层的沉降情况,需对该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及早发现不正常沉降情况,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沉降监测工作流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GPS卫星定位和静态差分GPS(DGPS)技术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大地高差与正常高差的关系.通过分析具体工程的沉降监测数据论证了静态差分GPS监测法在堤坝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厦门环东海域填海造地工程主要是采用强夯及冲碾联合地基处理法进行加固施工,通过对夯沉量、振动、水位、孔隙水压力实施监测,对施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确保了在陆域形成过程中大面积场地地基和吹填围堤等建筑物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平板载荷试验、瑞利波波速测试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确保工程能满足今后的使用要求。该工程所使用的监测及检测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雪  方春晖 《城市建筑》2013,(6):271-271,273
在对某大坝垂线监测资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了大坝水平位移的安全监控指标,从而确定了大坝在不同荷载组合下,水平位移监测效应量的警戒值和极值。拟定的安全监控指标可以作为该坝安全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蒋林 《城市勘测》2010,(6):114-116
分析了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难点,提出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来处理沉降观测数据的方法,利用电子表格自动生成沉降曲线并对不连续的情况进行处理,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数据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何永明  潘翔 《施工技术》2012,41(12):102-103,109
结合工程实际,就如何做好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原则,并对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确定、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周期和频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介绍了沉降观测成果的处理、安全性分析及变形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鲲  霍亮  沈涛  张孝勇 《工程勘察》2021,49(2):51-56
针对水利安全监测工程的大坝BIM集成在GIS场景中进行数字化管理时存在几何语义信息丢失、语义映射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利用CityGML内置的ADE扩展机制,提出一种水利安全监测语义模型设计方法,对监测大坝的语义信息和属性进行扩展.该模型在与BIM进行语义映射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几何语义信息的丢失,完善融合模型中语义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刘强  邓伟 《城市建筑》2014,(33):267-267
本文简述了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在某水电站大坝坝顶及廊道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测量原理与计算方法,提出了真空激光准直法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特点和优点,适合在大坝变形监测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坝健康状态监测是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大坝的健康状态做了分析,针对大坝的特点,研究设计一套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坝体健康状态监测系统。主要从系统总体结构、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应力监测的设备及方法以及软件系统进行了阐述,对测点布置、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及原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安沁丽  刘金龙 《重庆建筑》2012,11(10):45-46
现场监控是保证模板高支撑体系安全施工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高支撑体系施工现场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等,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影响立杆沉降的因素及高支模实测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牛顿插值的建筑物沉降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牛顿插值法将非等时距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插值生成等时距拟合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的沉降预测模型,并用C#语言对该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最后以实际的某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活性,能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