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露天矿软弱基底内部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露天矿软弱基底内部排土场极易滑坡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对露天矿软弱基底引起内部排土场滑坡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内部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内部排土场滑坡机理主要为单台阶圆弧滑移和整体“坐落-滑移式”破坏2种形式,提出了内部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建立基底导水盲疏导系统,控制内部排土场边坡角12°以内,进行内部排土场基底改造,建立内部排土场位移监测系统等内部排土场滑坡防治措施,解决了内部排土场极易滑坡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矿山边坡安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山滑坡灾害的空间预测预报方法和时间预测预报方法。对安堡太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岩体位移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为该矿边坡稳定性预测建立一套判据。  相似文献   

3.
排土场边坡失稳是矿山常见的地质灾害,加强排土场监测一直是矿山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对排土场进行单纯的位移监测不能及时、完全反映排土场边坡的变化动向,必须进行深部应力监测,以更清楚地反映边坡应力平衡状态,并通过深部应力曲线对滑坡进行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4.
随着露天矿开采到界,裸露岩体长期受风化、雨水侵蚀影响,边坡岩体结构越来越弱,围岩的支承能力越来越小,加之弱层的存在,更加导致了露天矿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具有发生大规模滑坡的危险。根据滑坡前边坡变形的外在反映,研究边坡远程位移实时监测预报系统,根据位移-时间曲线对滑坡进行预报,该系统实现了边坡位移全天24 h连续自动监测。并成功预报了平庄西露天矿2013年4月17日滑坡,对其他露天矿边坡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和方法,并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监测项目为例,运用GNSS在线监测技术,综合分析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对大孤山排土场边坡的安全状态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①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各监测区域内沉降位移普遍要大于水平位移,且沉降位移的波动趋势显著高于水平位移,可知大孤山排土场边坡变形主要由沉降导致;②各监测区域的沉降位移曲线在2017年7~9月及2017年12月~2018年2月波动显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监测区域受夏季降雨影响处于活跃期以及冬季冰雪冻胀影响的情况相符,其中,降雨对监测区域变形的影响大于冰雪冻胀的影响;③球团厂、黄岭子村以及滑坡区监测区域的下部变形普遍大于上部变形,邻近滑坡区的尾矿库监测点水平位移及沉降位移要略高于尾矿库其他监测点,由于边坡底部紧邻厂区或居民生活区,应重点关注边坡底部变形,加强监测力度,确保该区域边坡稳定及安全;④综合分析可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划分的四个监测区域中,球团厂变形最大,黄岭子村及滑坡区次之,尾矿库稳定性良好。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山边坡工程的监测及预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露天煤矿的开采工作中,边坡滑坡是一种常见的灾害问题,尤其是高频率的滑坡对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采用GPS监测手段对某露天矿采场、非工作帮及排土场进行监测,得出位移变化量和变化幅度在采场区最大,非工作帮次之,排土场最小,判断其滑坡模式为复合型圆弧滑动。然后应用FLAC3D程序对该工程进行切应变速率、切应变增量、位移及速度矢量等计算,将计算结果与GPS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2种方法的结果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以尖山磷矿石马哨排土场滑坡为研究对象,对该排土场滑坡进行了应急调查,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布置了滑坡监测点。为了有效遏制排土场滑坡事故发生,在对工程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后,建立了排土场滑坡监测体系。结合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对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为确保该矿排土场稳定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滑坡坡面位移特征,提出了根据坡面位移矢量稳定滑坡滑动面、预报滑坡发生时间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永平铜矿排土场泥石流的防治,对于散体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排土场岩石块度分布规律、地基承载能力以及排土场位移和泥石流观测等进行了全面的试验;根据现场实际观测资料,对泥石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预报模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露天矿排土场软土地基滑坡问题,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性质以及排土工艺对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对本钢歪头山铁矿排土场软土地基进行了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得到排土场地基在逐级加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可以用于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软土地基的破坏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露天矿排土场滑坡事故时有发生,其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危害,因此开展排土场稳定性监测,对于保证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文中利用GPS、现代测量机器人和数显钢尺收敛计对鞍钢鞍千露天铁矿的许东沟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了联合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源边坡位移监测数据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判是提高边坡稳定性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基于边坡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表GPS位移监测结果,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在滑坡区域继续排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2种排土压脚方案下边坡稳定性进行极限平衡分析,提出阴湾排土场滑坡治理措施及后续排土方案,治理后的阴湾排土场2个典型剖面的稳定性系数分别达到1.24、1.38,满足稳定性储备要求。结果表明:结合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后的排土压脚方案对边坡的治理效果较好,对于指导后期排土工作和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山排土场滑坡破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排土场滑坡破坏存在排土场内部滑坡、沿地基接触面滑坡、因软弱地基底鼓引起滑坡三种形式。结合永平铜矿排土场滑坡、泥石流及降雨实测资料,分别研究了南部和西北部排土场10min和1h雨强与总实效雨量的关系,提出了泥石流产生的暴雨临界线,通过实测资料散点图及公式拟合,可较为可靠地预测排土场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郝勇浙  刘跃忠  张飞  王昊  田睿 《采矿技术》2021,21(1):97-100
以包头市某露天矿为依托,进行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其治理措施,由于该排土场南面上部有鳄式破碎机,且受到雨水侵蚀,存在滑坡的可能。为了解决排土场滑动破坏的问题,运用Geo-Studio岩土软件对排土场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典型剖面在是否饱水和地震的几种工况下对排土场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削坡后上部台阶允许局部滑坡的治理措施,在稳定性系数接近1.15的情况下得到最稳定边坡,并通过极限平衡法对拟合结果进行校验。在排土场完成整治后,利用排土场原有位移监测系统对治理方案作进一步校验,结果表明,经过整治后的排土场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饱水和地震状态下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山排土场滑坡预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振华  窦培谦 《金属矿山》2017,46(6):166-169
排土场滑坡是矿山的重大灾害之一,威胁矿山的安全生产。提出了矿山排土场滑坡预警指标体系,针对综合预警指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土场滑坡预警模型。将黏聚力、内摩擦角、地表位移、内部位移、降雨量等10个指标作为网络的输入单元,选取合适的激励函数和学习步长,利用实际工程的20组样本数据,采用改进的梯度算法完成了BP神经网络的学习。应用学习好的预警模型对贵州某矿排土场进行了滑坡预警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该预警模型合理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矿区采矿爆破扰动的影响,使采场下帮边坡370 m以下平台未能按照设计要求靠帮,压覆高品位铁矿石近千万吨,给矿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对南芬露天铁矿滑坡区域的长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依据地表位移-降雨量-时间曲线预报滑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证明,为下方矿石回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21,40(7):119-121
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监测是矿山边坡稳定性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位移监测可以掌握露天矿山边坡体的变形规律,及时了解边坡动态并对边坡进行管理。边坡雷达可以通过持续监测边坡表面位移预测边坡变形失稳,并依据岩体变形破坏规律,预测预报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与滑坡时间,通过对乌拉根锌矿2020年12月15日边坡橙色预警信息及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边坡雷达可有效实现对露天矿山边坡滑坡提前预警,通过优化预警参数,可使预警信息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为例,通过建立GPS边坡位移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边坡位移变形情况;利用边坡监测报警系统,成功地预测预报了潜在滑坡事故的发生;通过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边坡位移变化规律及潜在滑坡模式,并采取相应地滑坡防治措施,避免了灾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刚果(金)某露天矿边坡滑坡监测为例,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和真实孔径边坡雷达(RAR)两种手段,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监测预警研究,实现了滑坡区域、滑坡时间的精准预报,为现场争取了2.5 h以上的临滑应急处置时间,有效避免了滑坡损失;在边坡风险区域位移发展变化特征、滑动破坏初始位置和滑动区域等方面,RAR边坡雷达监测数据均验证了FLAC3D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表明FLAC3D可及时发现当前滑坡隐患区域之外的风险,为雷达监测做必要的补充,为充分处置滑坡隐患提供依据,提高了露天矿边坡管控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边坡的蠕动型滑动破坏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了解内排土场的潜在滑坡机理,有的放矢采取有效工程措施是防止该类边坡的主要途径。通过孝义铝矿内排土场坡体自然滑坡、基底前缘失稳滑坡、基底前缘失稳滑坡+后缘张拉破坏、沿散体和基底接触面的滑动破坏4种潜在滑坡力学模型数值分析得出:水平位移最大变形排序为模型1>模型3>模型2>模型4,抗剪切应力强度极值排序为模型1>模型2>模型4>模型3。在工程上采取:增加散体与地基的内摩擦角;增设挡土墙,增加边坡体的容积;压实散体、降低边坡体的高度,减少边坡体的侧向挤推应力等技术措施,可以防止内排土场发生滑坡。同时,对坡脚、高应力集中区进行位移和应力监测也是一种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