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哥特式建筑、功能主义建筑、古典复兴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罗曼建筑、洛可可风格、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等经典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
探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建筑形状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形状决定建筑的部位面积、建筑容积,从而决定建筑能耗、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和有害气体)以及建筑造价。选择适宜的建筑形状对实现建筑节能、环保、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试从几个影响建筑形状的代表性要素入手,探讨满足相同建筑面积和功能条件下,不同建筑形状对建筑能耗、建筑排污以及建筑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了建筑工业化发展时代,如何利用好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将其融入到绿色建筑之中,成为推动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及特点,然后剖析了目前绿色建筑推广的现状及挑战,提出建构智能化的工业化绿色建筑新体系,建立全新的建筑工业化模式的设想。最后概述了建筑工业化时代下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浅议传统、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玉琪 《安徽建筑》2003,10(1):27-28
针对传统认识的加深,在重新认识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的基础上,分析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的建构和重新建构;不同建筑流派对于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的态度;以及传统建筑和地区建筑保护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的框架下,分析历史建筑和背景建筑的定义,提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的概念,对比传统建筑保护思路,采用当代城市背景建筑的设计方法,从城市角度讨论历史建筑中背景建筑再生。  相似文献   

6.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相似文献   

7.
零碳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该文基于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的项目研发经验,从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的理念及技术体系出发,探究零碳建筑的特征和内在发展逻辑,为绿色建筑和被动式建筑向零碳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与建筑环境共同组成的。绿色建筑的内涵应当包括建筑环境的生态化,以及建筑的生态化两部分。而当建筑环境和建筑本身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例如,自然灾害、战争、人的自身破坏等。生态系统往往发生损害,遭受破坏,这就需要对建筑环境和建筑本身进行生态化修复,使建筑环境和建筑本身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建筑的生态化改造是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室内外装修、设备的改造和更新,针对建筑不断发展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的综合建筑改造。  相似文献   

9.
邹晓周 《华中建筑》2014,(1):163-166
通过对圣天使堡建筑形式与环境的分析,并与奥古斯都墓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建筑形式和建筑环境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特征,在建筑的生命里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建筑所处环境相对于建筑形式往往更能影响建筑的发展轨迹。建筑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而在一座建筑的历史生命里,建筑环境的这种不断变化对建筑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建筑形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往往是影响建筑变迁更重要的原因,建筑所处的地点环境往往能对建筑未来的功能发展产生更加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为重新思考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纬度,回溯梳理建筑艺术史上的数次建筑艺术的进化,分析得到三个启示:看似是建筑艺术问题,实则是建筑技术问题;建筑技术的革新引领建筑艺术的创新,建筑艺术是技术成熟的标志;建筑艺术的核心是建筑技术的,但建筑技术并不等同于建筑艺术.基于对建筑艺术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技术的出现将会对人类建筑艺术的发展实现促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大背景下,人类应力求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1.
孙永林 《古建园林技术》1986,(10):10-17转63
古建筑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所谓大木作,是指梁架、柱、斗栱、椽望等,小木作则指内、外檐装修。外檐装修是指建筑外檐上的门、槛框等。内檐装修即室内装修,也叫细木装修。内檐装修的形式构造与外檐装修完全相同,但内装不受外界的气候限制,式样繁多。古建筑在装修上,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性。本文具体介绍古建筑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的各种门、窗、隔扇隔断等尺度确定、材料的使用和配制、作法与安装。  相似文献   

12.
古建筑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所谓大木作,是指梁架、柱、斗栱、椽望等,小木作则指内、外檐装修。外檐装修是指建筑外檐上的门、槛框等。内檐装修即室内装修,也叫细木装修。内檐装修的形式构造与外檐装修完全相同,但内装不受外界的气候限制,式样繁多。古建筑在装修上,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性。本文具体介绍古建筑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的各种门、窗、隔扇隔断等尺度确定、材料的使用和配制、作法与安装。  相似文献   

13.
张晓容 《山西建筑》2012,(33):239-241
以山西传统建筑——晋商大院民居装饰为例,对建筑装饰中体现出的木雕艺术、砖雕艺术、石雕装饰物、彩绘、园林等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从而使人们对山西传统建筑装饰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县位于大别山内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均比较特殊,处于南北文化过渡的区域,南北文化交融处。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山地民居,文化习俗共融性较强,迁移文化频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等的分析,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归纳总结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了解边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在共融性与本土性中产生的装饰手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赣东地区至今仍保留大量原生态的传统民居建筑,其装饰艺术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本文在田野调查搜集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试从表现手法、装饰题材、装饰技法三个方面对赣东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进行探析,总结概括出其装饰形态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领域,侧重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载体,以及在其文化传播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等问题,从而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7.
张淑英 《山西建筑》2009,35(11):13-14
结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吉祥纹样,从龙纹装饰、神话人物、传统神兽、吉祥图案等方面对笔架山三清阁的装饰纹样进行了分析,通过论述三清阁建筑装饰的石雕工艺,从而展现了丰富的中国道教文化和传统装饰纹样。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古建筑装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筠 《山西建筑》2011,37(7):229-231
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古建筑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装饰的各部位入手,研究侧重于装饰规律的总结和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特色和特征符号的提取,希望对传承岭南传统建筑文脉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色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空间构成、装饰色彩、灯光配置、装饰纹样、用材和装饰表现手法六个不同侧面以举例的方式和传统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的手法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敛、含蓄的整体空间形式所体现的传统风格及特点,为设计师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梅红 《山西建筑》2007,33(21):264-266
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概念、内涵及艺术表现,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更加完美结合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显示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