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郑君 《北京皮革》2003,(9):51-51
作为中国较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的温州水头镇,主要生产猪皮服装革和猪皮鞋里革。相对于全国而言,温州猪原料皮的需求量较大.是中国较大的生猪皮交易基地。  相似文献   

2.
海宁市政府     
素有“中国皮革之都”之称的海宁,是全国最大的皮革服装及相关皮革制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2002年海宁全市皮革工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151.5亿元(皮革服装业年产值约80亿元,制革及相关皮革制品年产值约50亿元),占海宁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5%;目前海宁全市皮革从业人员6.2万人,占海宁总人口的10%;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已有一定规模的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企业有1.6万家,其中仅制革企业就有2400多家,皮革工业出口连续6年居轻工业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皮革生产大国。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目前,我国皮革工业年排放废水超过1亿吨,其中铬化合物6000吨,硫化物1万吨,悬浮物15万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2400多家制革企业,90%以上是年产仅10万张皮(标准张)以下的传统作坊式小厂,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制革企业不满300家。  相似文献   

4.
郑君 《北京皮革》2003,(3):63-63
作为中国较大的猪皮革生产加工基地,温州平阳水头镇历来以生产优质的猪皮服装革、鞋里革、鞋面革而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皮革业。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底,浙江的平阳市水头镇大力整顿皮革行业,许多猪皮制革厂被迫关闭,这直接导致广州的猪皮价格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从36元/SF上涨到5.8元/SF。现在,全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地区如江门、温州、晋江的环保政策越收越紧,直接影响到皮革供应和价格稳定。2009年,福建大力整顿制革业污染,对广州皮革市场的皮革供应和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制革企业中,有90%以上是年产仅10万张标准皮以下的传统型作坊式小厂,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制革企业不到300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皮革工业虽然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中国皮革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环保设施等综合竞争力仍相对落后,中国目前只是一个皮革生产大国,还远远称不上皮革生产、销售强国。  相似文献   

7.
郑君 《北京皮革》2003,(11):55-55
平阳县水头镇是全国乃至世界较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猪皮服装革、鞋里革远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8.
辛集是中国皮革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全市有皮革企业1,073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集团企业8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皮革业集中在皮革城和三个制革工业区,形成了“一城三区”集约化经营格局。主要产品是羊皮服装革和皮革服装,  相似文献   

9.
王璐 《北京皮革》2003,(9):58-58
墨西哥皮革工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生产国之列,在制革、制鞋工业起作用的主要是小规模的企业,其中原料皮和皮革经销商有3,800家,成品革生产企业有950家,皮革制品生产企业(不包括鞋)2,400家,从业人员总数达43万人。  相似文献   

10.
2.1.4 成渝皮革工业经济区 2.1.4.1 四川成都皮革经济集群有皮革企业3000多家,此地区原皮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成都聚集了鞋业生产企业2000余家,年产各类鞋2亿双,产值150亿,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有企业1500家,年产各类鞋1.2亿双,年产值100亿元,目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5%以上,每年增加鞋企业100家。现在又引进重庆200多家鞋业厂商和200多家温州鞋业配套厂商,另外,广东、温州等地多家知名鞋企在成都市设立采购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一、广东省猪皮革生产概况广东是一个牛羊皮紧缺,猪皮制革有较长的历史,猪皮相对较为充裕的省份。自从1966年初,国家开始对猪皮制革实行价格补贴后,广东猪皮制革步入新时代。猪皮革产量从1966年的47.46万张到1988年达364.44万张,22年来,猪皮革产量增长了6.7倍,比1980年的140.22万张亦增长1.6倍,猪皮革几乎年年都有新纪录。今年尽管国内不少同行感到猪皮革生产困难,但广东却仍能保持好势头,1989年上半年全省猪皮革产量达186.02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全省  相似文献   

12.
据巴基斯坦联邦统计局报告,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该国的皮革和皮革制品出口值超过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8.4241亿美元)增长18.77%。其中,皮件出口值增长38.68%,计6.36亿美元(主要为皮革服装4.48亿美元、皮革手套1.31亿美元):鞋类出口量达1.471万双,出口值计1.16亿美元(包括皮鞋9.822万美元、帆布鞋327万美元和其它鞋类1.404万美元),增长518%;成品革出口量为1.483万平方英尺,下跌11.1%,出口值为2.49亿美元,下降9.12%。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皮革业的生产加工重要基地,尤其是在对俄罗斯市场出口国中位列第一的国家——土耳其,不仅在皮革生产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且在皮革制品的设计与加工方面也有其优势。因此.很多中国企业都把对土耳其市场的考察称作为“参观了世界皮革加工厂”。  相似文献   

14.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箱包,鞋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皮革进出口贸易中心。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皮革、制鞋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374个,工业总产值679.2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19.65%,出口创汇114.87亿美元,占全国同行业35.12%。据全社会量估算,共有企业二万多家,从业人数约二百万人,年生产各类鞋40亿双,占全国近50%皮具箱包7亿个,占全国60%以上,均居全国同行首位。中国皮革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确定:在今后15年,皮革行业的发展目标是使中国由皮革生产大国进入世界皮革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5.
魏双桥 《北京皮革》2005,(10):40-41
辛集,国内外皮革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之所以响亮,不仅仅是由于她有着五百多年毛皮业的悠久历史,更因为她创造了今日皮革业的辉煌: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羊皮革生产基地,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全国皮革服装生产出口基地,年出口服装550万件。这里建有国内大型皮革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400亿元;绿色环保制革工业区,开创了中国制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模式。这里还聚集着全国十大衣王企业、中国名牌企业、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企业等大型皮革企业近百家,全市皮革业年产值达到76亿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2002年底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都”。  相似文献   

16.
王毅 《北京皮革》2004,(3):70-70
印度皮革制品工业协会(ILPA)最近宣布.在未来3年内,该协会将在加尔各答皮革工业综合区附近建立全国第一家皮件出口工业园。据介绍.园区内将容纳250家~300家专门从事皮件出口业务的企业.可提供10,000个就业机会.预计皮件出口值每年将达到436亿美元。印度皮革制品工业协会称,该计划已获得州政府的赞许.该协会不久将提交正式申请书和项目报告。另据透露,目前已有54家出口商对该计划很感兴趣,打算在园区内建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郑君 《北京皮革》2003,(5):24-25
作为中国较大的猪皮服装革、鞋里革生产基地的平阳水头镇,得毗邻“中国鞋部”温州、“皮衣之部”海宁的地利,又以江浙人吃苦耐劳、精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近几年来在中国皮革市场挑起了大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革、鞋类生产国和消费国,而平阳水头镇则以猪皮服装革和鞋里革占据中国内外销市场的较大份额。  相似文献   

18.
8月27日上午,浙江省皮革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暨首届全国皮革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浙江赛区预赛在海宁蒙努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内拉开帷幕。此次浙江赛区预赛吸引了来自浙江海宁、温州、桐乡、杭州,以及省外上海、江苏等地共计24家企业近30名选手参加。其中海宁企业有7家,分别为上元、蒙努集团、富邦、富升、大众、瑞星和卡森,合计12人参赛。  相似文献   

19.
周玉梅 《北京皮革》2002,(18):40-40
河南省叶县是一个畜牧大县。目前全县已形成185个畜牧专业村、2.681个饲养大户,年饲养牛、羊猪分别达411万头、12975万只、10229万头。畜牧深加工项目包括牛肉加工系列、皮革加工系列和骨产品加工系列。全县有29家企业从事皮革加工,将牛皮制成皮革、皮鞋、皮件。骨产品有骨粉骨粒、骨工艺和骨蛋白等。  相似文献   

20.
伊朗制革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合资企业的出现为生产高质量的皮革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皮革制品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品种不断扩大。目前,伊朗生产的皮革制品主要有皮革日用品、皮革服装、皮鞋等,其生产量不断上升。伊朗皮革业有生产企业二百余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德黑兰、霍拉桑、哈马丹等地区。出口产品以未加工皮(原料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