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首次引入雷达图分析法对海外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进行快速评价。以雷达图分析法为原理,利用五个代表性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指标:月注采比,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老井年自然递减率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对海外典型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队。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雷达图法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得出的评价结果直观有效,对油田注水开发对策调整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油藏注水开发后期调整措施的针对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理论,结合油藏实际特征,建立了油藏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针对江汉油田注水开发油藏,并运用该体系进行注水开发单元的开发效果评价,筛选出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的单元,作为调整区块。在江汉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性强,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注水开发是各油田采取的主要开发方式之一,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主要从青海油田注水开发油田实际出发,建立了包含油藏因素、采油因素等14个方面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确定权重的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注水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状态吻合。本文所建立的注水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对指导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始终贯穿于油田注水开发的全过程。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油田潜力,研究挖潜技术,制定配套措施,开展综合调整,改善开发效果。注水指标趋势预测方法,主要分析其变化趋势是否科学合理,包括水驱特征曲线评价分析、综合含水率变化规律的评价分析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井距油藏的开发特点,以茨78块为例,从递减率、储量动用程度、注水利用率、含水上升率、水驱采收率等几个指标对水驱开发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油田历史数据进行拟合,证实了注水开发油藏常规评价的合理性,达到了科学评价小井距注水开发油藏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存水率与水驱指数评价油田注水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评价注水开发油田注水状况及注水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绘制存水率与含水率、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理论曲线 ,并与濮城西区沙二上 4- 7实际值加以对比分析 ,从而对濮城西区沙二上 4- 7油藏注水状况及注水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石油储量逐年减少,油田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特别是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问题日益突出,注水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工艺的优化,可以保障油田在开采过程中的储层能源得到有效的补充,确保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生产的需要。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要针对实际生产状况,对注水开发技术进行优化,以保证各生产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原油产量是评价油田开发水平的重要指标,要使其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对注水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以确保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油田的特点、注水开发技术的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了注水开发技术的最佳技术视角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典型的低丰度、低渗透、低压力油藏的子北油田,存在天然能量不充足、渗流阻力大、稳产难以及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等特点,认真分析超前注水机理,及在子北油田毛家河区超前注水开发科技示范区的试验,分析评价注水实施以来的初期效果,使油井保持较高压力水平,减少储层伤害等提高采收率。子北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田注水保持压力是确保油田长期稳产、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效的注水系统能够节约水资源、降低注水成本,对提高注水井储层注水效率技术的研究对油田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前人对井底完井与储层渗流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水效率评价标准,对储层注水效率提高潜力合理评价,可以为储层选择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的一些驱替剂相比,水具有来源充足、廉价、驱油的效率高的优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的油田把注水开发作为油田开发的最佳方式。可以推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注水开发仍然是油田开发的主要的方式。对于从事油田开发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研究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研究注水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注水开发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注水开发的效果,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注水开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YC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低丰度及低压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单井产能低、递减速度快及注水受效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探索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分布状况及开发潜力,开展了精细地质研究及储层测井资料归一化处理,在油区剩余油分布再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区域优势潜力资源进行滚动调控挖潜研究,结合采用有效工艺技术提出实施措施及调整部署,达到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及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了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同时结合注水开发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存水率与水驱脂数评价油田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是评价水开发油田注水状况及注水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绘制存水率与含水率,水驱九与含水率理论曲线,并与濮城西区沙二上4-7实际值加以对比分析,从而对濮城西区沙二上4-7油藏注水状况及注水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是油水同层发育的低渗透油田,常规注水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周期注水机理及适用条件的研究,针对该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提出应用周期注水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方案。实施周期注水两年来,取得了稳油控水的良好效果。说明应用周期注水可以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准确认识花土沟油田目前的注水开发效果,本文优选出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参考花土沟油田水驱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系统全面的评价出花土沟油田Ⅲ层系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樊学油田为延长亿吨级低渗特低渗整装油田,油田2006年开始注水开发后,由于热力学的不稳定性、化学不相容性,造成地面系统管线设备、油井井筒和地层结垢问题,给注水开发及生产带来极大危害。本文通过对樊学油田延长组长4+5、长8油层产出水与洛河组配伍性研究实验,对油田注水的结垢类型及趋势进行理论预测,并对混注水进行配伍性分析及垢样分析,并提出了具体防垢措施,有效控制了垢的生成,从源头上保障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油层压力控制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常需要借助注水设备将满足要求的水注入到油层中,以确保油田开发的顺利进行,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章简要介绍了石油注水开发,对其基本原则及分层注水工艺及人工注水展开了讨论,以期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进而充分发挥该项工艺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部地区已开发油田多处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为确定挖潜稳产措施,综合分析了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实例,并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法、注水砂岩油田高含水期调整方法及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方法研究,包括油田开发分析、注水驱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油田高含水期调整原则和方法等研究,该套方法已在东部地区部分油田(区块)调整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鲁克沁油田是国内超深稠油油田,由于粘度高、埋藏深,其开发难度堪称世界级难题.2003年鲁克沁油田鲁2块投入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部分井水窜严重,指进现象突出,对应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剖面及层内矛盾加剧,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针对这一矛盾,调研了国内稠油油田调剖工艺现状,首先对鲁2块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鲁2-5注水井组进行了调剖工艺研究,并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井组降液及增产效果,为油田后续开展水井调剖改善水驱效果开辟了先河,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鲁克沁油田是国内超深稠油油田,由于粘度高、埋藏深,其开发难度堪称世界级难题。2003年鲁克沁油田鲁2块投入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部分井水窜严重,指进现象突出,对应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剖面及层内矛盾加剧,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针对这一矛盾,调研了国内稠油油田调剖工艺现状,首先对鲁2块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鲁2-5注水井组进行了调剖工艺研究,并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井组降液及增产效果,为油田后续开展水井调剖改善水驱效果开辟了先河,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