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初生μ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运荣 《金属学报》1999,35(12):1243-1245
研究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初生μ相的形成条件及μ相的特征,结果表明:在碳量低于0.07%的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当难熔元素Cr,Mo,W,Nb,Hf总量超过11%超过8%,Mo/(W+Mo)(原子分数)超过0.17时会形成初生μ相,该相在高温下是不稳定的,它会转变成M6C碳化物。Mo,W,CrHf,Nb,Co是μ相形成元素,Mo在形成μ相方面作用更强,W,Cr,Hf,Nb的作用差别不明显,Co的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d-电子合金理论研究了合金系统Ni-16Cr-9A1-2W-1Mo-4Co-Ti-Ta-Nb(at.-%)的热腐蚀行为。选择了最佳成分范围内的4种成分进行单晶生长及性能评价。确定了性能匹配最佳的合金成分(at.-%)为:Ni-16Cr-9A1-2W-1Mo-4Co-3.125Ti-0.875Ta。完成了整个合金设计过程.该合金抗热腐蚀能力达到或超过IN738LC,使用温度比IN738LC高70-90℃,其持久强度达到CMSX-2的水平,试验证明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可以用于研制开发高性能抗热腐蚀单晶镍基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3.
根据d-电子合金理论研究了合金系统Ni-16Cr-9A1-2W-1Mo-4Co-Ti-Ta-Nb(at.-%)的热腐蚀行为。选择了最佳成分范围内的4种成分进行单晶生长及性能评价。确定了性能匹配最佳的合金成分(at.-%)为:Ni-16Cr-9A1-2W-1Mo-4Co-3.125Ti-0.875Ta。完成了整个合金设计过程.该合金抗热腐蚀能力达到或超过IN738LC,使用温度比IN738LC高70-90℃,其持久强度达到CMSX-2的水平,试验证明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可以用于研制开发高性能抗热腐蚀单晶镍基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4.
下表列出了日本高频钢业公司新近开发的几个超合金的牌号和主要化学成分、特性和用途。铁基超合金KTA825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蚀性,用于化工装置、耐海水螺栓、螺钉等。镍基超合金KTA600是高温强度和耐蚀性优良的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热交换器和化工装置上的螺栓。含Co很高的钴基超合金KTA816,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适用于加热炉等高温气氛中使用的螺栓、螺钉等。Monel合金系的KTA—K500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高于Monel400合金的强度,特别对碱性盐的耐蚀性极佳,适合用于耐海水机器。高强度的恒…  相似文献   

5.
采用透射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碳化物电解萃取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Cr12MoVNbNB耐热钢高温长期时效条件下Cr_(23)C_6的析出部位与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r_(23)C_6相约占该钢全部强化相的64%,是主要强化相。Cr_(23)C_6在奥氏体晶界和板条马氏板条界及板条群界析出、由长条状变为球状或块状的过程受Cr元素体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6.
《金属间化合物与超合金》(EUROMAT 99Voume 10)是由德国材料公司(DGM)出版发行的一本英文论文集,其编辑是D.G.Marris等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信息研究所已收藏此书,其分类编号为TG13 E8280。 在此书中发表的论文包括:在等温和热循环条件下的高温氧化和氮化模式、INCONEL,725合金的裂纹生长和高温热稳定性、镍基超合金在电场内的γ相沉积、粉末冶金新超合金高温用途的开发、第二相析出对镍基超合金单晶强度的影响、两种γ-TiAl薄板合金内的疲劳裂纹扩展、Fe-Al-Mo三元合金的成分、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在金属表面上激光…  相似文献   

7.
超硬质相在高温磨损中的行为及抗磨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高温硬度、高温磨损试验,研究了铁基Cr-Mo-W-V-Nb系高温耐磨料磨损等离子弧粉末堆焊合金,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镍基和然基等离子弧堆焊合金。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合金元素及其硬质相在高温磨损中的行为及堆焊合金抗磨性。即Cr7C3「(Cr,Fe)7C3」、CreC「(Cr,Fe)3C」、WC、W2C、NbC、Vc硬质相对堆焊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硬质相的形态、数据和大小不同对堆  相似文献   

8.
刘伟平  庄鸿寿 《金属学报》1995,31(24):539-544
本文提出一种不含Si的镍基Ni-Cr-Co-B高温钎料.对一系列Ni-Cr-Co-B钎料的熔化特性、钎焊工艺性能、钎料组织以及钎焊接头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接头韧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标准镍基钎料BNi-1a和BNi-5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i-Cr-Co-B钎料钎焊的高温合金接头的高温性能和韧性均超过标准镍基钎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气体透平机、喷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及效率,要求开发高温下具有高强度及抗氧化性的Ni基超合金。当Ni基超合金中添加过量的Re,W,Mo等强化元素时,在高温环境下就析出拓朴密堆积相(TCP相),反而使高温强度显著下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添加铂族元素能够抑制TCP相的析出,因此含有铂族元素的第4代Ni基超合金可以添加比第3代Ni基合金更多的强化元素,实现抑制TCP相的析出,使合金具有优异高温强度,但这种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GH984耐高温腐蚀管材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王淑荷,杜秀魁,许惠珍,郭建亭,胡秋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Fe-Ni-Cr基高温管材合金,主要用作舰船锅炉过热器。它是靠加入Mo、Cr等元素实现固溶强化,靠加入Al、Ti、Nb和C等元素实...  相似文献   

11.
郭建亭  崔传勇 《金属学报》2000,36(11):1139-1143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HIP)后的NiAl-28Cr-5.5Mo-0.5Hf定向凝固合金微观组织与结构。该合金主要是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聚集在相界处的Heusler相组成。通过对该合金高温拉伸实验发现:合金的韧脆转变温度(BDTT)与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韧脆转变温度提高50K。断口形貌观察发现:BDTT以下,该合金以β相的解理和β/Cr(Mo)的相剥  相似文献   

12.
高温长期时效12%Cr钢中Cr23C6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碳化物电解萃取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Cr12MoVNbNB耐热钢高温长期时效条件下Cr23C6的析出部位与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r23C6相约占该钢全部强化相的64%,是主要强化相,Cr23C6在奥氏体晶界和板条马氏体条界及板条群界析出,由长条状变为球状或块状的过程受Cr元素体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张济山  村田纯教 《金属学报》1994,30(2):A070-A078
根据d-电子合金理论研究了合金系统Ni-16Cr-9Al-2W-1Mo-4Co-Ti-Ta-Nb(at.-%)的热腐蚀行为。选择了最佳成分范围内的4种成分进行单晶生长及性能评价。确定了性能匹配最佳的合金成分(at.-%)为:Ni-16Cr-9Al-2W-1Mo-4Co-3.125Ti-0.875Ta。完成了整个合金设计过程。该合金抗热腐蚀能力达到或超过IN738LC,使用温度比IN738LC高70  相似文献   

14.
Ti和Al对X30K15M3合金的相成分和磁性的影响含Cr29%~31%、Co14%~16%、MoZ.5%~3.5%、余为Fe的Fe—Co—Cr—Mo系高矫顽力合金具有相当高的从,经过单级等温热磁处理后从>56kA加,经过两级等温热磁处理后从>6驰A...  相似文献   

15.
沙玉辉  张静华 《金属学报》1999,35(5):495-498
本文考察了镍基高温合金(γ+γ’)单晶压缩屈服行为的温度,取向和应速率依赖性。结果表明,γ+γ’合金临界分解切应力的温度依赖性主要由γ’相的APB能和γ’相的CRSS的温度依赖性共同决定,而取向依赖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则由γ’相决定。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截面蠕变试样,在1100℃、43~96 MPa条件下进行200 h蠕变中断实验,利用SEM和TEM观察了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利用同步辐射高能XRD和EPMA分析了高温低应力条件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蠕变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应力的增大,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γ′相体积分数降低,筏化程度增大且筏排厚度下降,同时,γ相通道宽度逐渐增大,而γ/γ’两相界面位错网间距逐渐减小。固溶强化元素Re、Mo和Cr等在γ相中的富集导致γ/γ’两相错配度绝对值增大。蠕变过程中γ’相体积分数降低和γ’相筏排厚度减小显著降低了合金的强度。另外,位错在γ′相溶解所导致的弯曲相界处的塞积,使位错易于切入γ′相,也是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室温硬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考察了镍基高温合金(γ+γ)单晶压缩屈服行为的温度、取向和应变速率依赖性、结果表明,γ+γ合金临界分解切应力(CRSS)的温度依赖性主要由γ’相的APB能和γ’相的CRSS的温度依赖性共同决定,而取向依赖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则由γ相决定.γ+γ’合金与γ’单相CRSS的温度依赖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是由根本不同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不同钒,碳含量高速钢的凝固组织及相组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着色金相法详细研究了Fe-5Cr-5Mo-T2-V-C系合金中V和以C量对凝固过程中结晶相的种类和结晶温度的影响,得到了合金万分与凝固组织的关系,建立了(Fe-5Cr-5Mo-5W-2C)-V和(Fe-5Cr-5Mo-5W-3V)-C的准二元相图,以及(Fe-5Cr-5Mo-5W)-V-C合金的液相面投影图。  相似文献   

19.
少量的Hf(0.5%)加入到定向凝固的NiAl-Cr(Mo)合金中,会产生Heusler相Ni2AlHf,该相呈网状分布在NiAl/Cr(Mo)相界面区域.Ni2AlHf与NiAl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但有时也发现二者存在立方-立方取向关系:[111]NiAl[111]H,(101)NiAl//(202)H,并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照片分析了二者界面的精细结构由于定向凝固过程中,Si元素进入到合金中,所以在此合金中发现了G-相Ni16Hf6Si7.细小弥散的Ni16Hf6Si7相呈立方体形状,与Ni2AlHf相相伴分布在NiAl/Cr(Mo)相界面附近同时讨论TNiAl/Ni2AlHf及NiAl/Ni16Hf6Si7的界面能量,Ni16Hf6Si7相在NiAl中析出的惯习面和Ni2AlHf相及Ni16Hf6Si7相分布形态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沉淀相尺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Ni_3Al(γ')沉淀相尺寸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而言,材料的屈服来源于位错以Orowan机制绕过沉淀相,而Orowan应力与沉淀相间距有关。根据这一机理,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引入一个本构方程以表征沉淀相尺寸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屈服强度的影响。采用该本构模型,分别计算了在[001]以及[111]2个取向下,含有尺寸为0.2~2.5μm沉淀相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屈服强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表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沉淀相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