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尽快扼制事故发生和阻止事故进一步蔓延,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处理过程中要求应急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所有应急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安排,对无法扑救的火灾要及时报警,以减少事故损失,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尽力保护火灾周围的机、电、仪等设施不受损害,在处理可燃性物质泄漏事故时,泄漏点周围要设置可靠的警戒区,区域内严禁产生静电火花、电器火花、明火等火源,严禁使用非防爆用具,严禁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进入有毒场所作业,必须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避免人员伤亡,进入酸碱作业场所作业,必须佩戴适宜的酸碱防护用品,避免人员灼伤,眼睛受到酸碱液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上下活动眼球,保证冲洗干净,严重时及时就医,操作人员衣物、身体受到酸碱液及毒物的污染时,将污染衣物迅速除去,浸到身体上时,要及时淋浴,人员中毒失去知觉时,若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切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联系急救中心,并向车间汇报。管线、设备发生泄漏时要准确判断出物料来源和去向,立即切断临近的阀门。如作用不大应考虑阀门不严或另有原因,继续向上游查找处理,液化烃气体发生泄漏时虽然关闭了阀门,但因物料不断汽化使得泄漏不能短时停止,可以利用就近的低压火炬管网进行卸压,酸碱因具有强腐蚀性尤其是酸易发生酸灼伤,所以操作中当发生危险时,必须果断停止输送。  相似文献   

2.
2013年发生两次严重的氨泄漏事故,在原因上都属于热氨融霜操作不当,因液锤破坏了管路的封头,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本文先从原理上介绍热氨融霜的过程,并对液爆和液锤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防止液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以氨为工质的制冷系统中,氨压缩机房和设备间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并不多见,冷库和冷风机房漏氨更是少见。笔者却遇到了空调冷风机房漏氨,而漏氨的原因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4.
一起氨制冷系统冰堵事故的处理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立荣 《制冷》1996,(3):82-82
一起氨制冷系统冰堵事故的处理及教训深圳冷冻公司邱立荣一、事故的产生1994年11月2日,本公司五千吨冷库发生了一起氨制冷系统入水,造成低温库冰堵的严重事故。事故的原因是这样的:当天早上,机房操作工在处理氨泵不上液的过程中,误认为是泵体上有气体,随即错...  相似文献   

5.
一、涉氨制冷企业火灾、泄氨事故多发1.涉氨制冷企业火灾、泄氨事故多发近五年来,涉氨制冷企业火灾、泄氨事故多发,每年都发生十多起,并造成人员伤亡。现已上报的有七十多起。从而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我有幸受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的委派参与吉林长春宝源丰禽类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任专家组成员及上海翁牌冷藏“8.3l”重大氨泄漏事故调查,任国家安委会挂牌督办小组的专家,两次事故的调查认定,均是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6.
6月3日6点06分,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21人不幸遇难,70多人受伤。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吉林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已经批复结案,事故原因是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从而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进一步加大了火势。  相似文献   

7.
李敏  张伟 《冷藏技术》2009,(3):34-36
文中对食品冷库氨制冷机房氨气泄漏自动报警进行了探讨。为设计人员设计漏氨自动报警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也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些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晶晶 《制冷》2014,(2):74-78
受去年接连发生的多起制冷企业氨泄漏事故影响,人们开始对氨作为制冷剂的安全性产生严重质疑,并积极寻求替代制冷剂。文中对几起氨泄漏事故原因、相关制度以及各制冷剂特性进行分析,提出氨事故主要原因大都在于人为因素,目前最成熟和最经济的制冷剂仍是氨,而CO2制冷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殷刚 《冷藏技术》2014,(3):51-54
引言 冷藏(冷冻)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其冷藏(冷冻)设备(设施)存在着爆炸、中毒、火灾、冻伤等危险,还可能出现超压、液击、液爆、氨泄漏等各种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一、事故的发生:我市某冷库陡用 S8AV——125型氨制冷压缩两台。自一九八五年五月投产以来,一发现其中有一台氨机耗油量一直甚大。根据该机使用技术规范要求,每小时最大的耗油量为180克左右,而这台氨压缩机每小时的耗油量都在3公斤以上,远远超过了许可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公司组织的一次由消防、安监、医院等多部门联合,针对冷库“氨泄漏事故”启动“应急预案”的综合模拟演习,详细记录了“应急预案”启动及实施的全过程,旨在为涉氨企业发生“氨泄漏”事故时,如何按“应急预案”实施抢险,防止次生事故的扩展,提出可行性探讨。同时,演习中采用的消防器材、设施和步骤,可望对涉氨企业的安全防范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氨制冷压缩机低压吸气管道破裂后氨制冷剂泄漏的场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不同气流组织下事故通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气流组织下的事故通风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侧墙排风口上沿距顶在0~0.2 m范围内对污染物排除几乎没有影响.在氨制冷机房两端有门,中部有上、下两排窗的情况下,对于通风120 s...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氨制冷系统安全体系内容,分析了现有体系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以自动化监测及处置技术为前提,根据机房、管路特点应用红外、压力流量、光栅测温等不同的泄漏监测手段对泄漏段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应急处置系统,可以将泄漏范围限定为某一段管路或设备;回收管路可以泄漏段内即将泄漏出来的氨进行回收,减小泄漏量;应急处置装置可以对泄漏到空气中的氨进行吸收消纳及销毁,降低泄漏危害。  相似文献   

14.
某海上平台316L不锈钢液控管线发生泄漏,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并结合不锈钢液控管线的实际工况,分析管线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该不锈钢液控管线发生泄漏是表面受损和环境介质共同作用所致;在管线安装过程中,其与相邻管线或设备之间发生摩擦,管线外表面钝化膜破损,在含卤族元素的海洋大气...  相似文献   

15.
<正>1992年4月27日,我厂氧气站两套50m3/h空分设备(简称1# 、2# 机,其中2# 机安装后正在试车)的分馏塔、纯化器,发生一起严重的进水事故,现介绍如下。一、事故过程发生事故的当天,正在运行的配1#机的2-1.67/150型氧压机,一级活塞的钢纸处发生严重泄漏,1# 机因此而被迫停车(这时正在试车的2# 机因故没有开车)。当检修完氧压机后,发现1#制氧机组的分子筛电加热炉(该加热炉自制,采用电阻丝加热)两端法兰处往外滴水,氧气站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6.
在机械液压系统中,泄漏是普遍存在的故障现象,几乎所有的液压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发生泄漏现象,液压系统一旦泄漏或泄漏严重将会引起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无法保证正常的传动比。液压油泄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产甚至产生无法估计的严重后果。因此,对液压系统的泄漏,必须加以控制。下面针对一些影响机械液压系统泄漏的因素,简单分析其泄漏原因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气液混输管道的泄漏检测问题是油气混输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段塞流是常见流型,同时也是研究难度最大的流型。为研究气液混输管道段塞流型下泄漏声波信号产生的机理,基于Fluent动网格以及UDF模拟泄漏发生的全过程,从气动声学与涡声理论出发分析泄漏全过程的流场、涡量以及声压变化,并与试验采集的声波信号与模拟信号进行类比,得到泄漏过程声波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输管道段塞流泄漏后声波幅值增大,泄漏声源以偶极子声源为主;管道持续泄漏时,声源声压幅值随气塞与液塞交替到达泄漏口而呈周期性脉动;气液混输管道泄漏声压与总压波动趋势一致,可通过测量流体压力波动的方式获得泄漏声源产生的声波波动。泄漏孔径、气液流量是段塞流型下气液混输管道声波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动网格仿真模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可用于研究气液混输管道段塞流泄漏声波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低压系统大量进氨液的事故案例分析,说明了提高操作者的素质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冷库安全运行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何平 《冷藏技术》2007,(1):50-50,49
随着我国食品制冷企业的快速发展,氨作为制冷剂,工作压力适中,传热性能好,流动阻力小,吸水性强,价格低廉,被广泛地应用在大中型冷库的制冷装置中。但是,氨具有毒性,并伴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冷库建造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扩大,大部分冷库正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和居民区内,对于这些制冷企业来讲,制冷设备老化,制冷管道锈蚀严重,有些企业操作人员配置不合理,职工职业技能下降,一旦发生氨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氨气的泄漏与扩散必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将严重损害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运行的故障及其他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为加强我站内部安全管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环境,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县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站自身实际情况,就可能发生的气瓶、充装设备、槽车卸液、贮罐根部阀门泄漏等突发事件(事故)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